我国乡村经济结构变迁的五大特征及趋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乡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我国已由“乡土中国”演变为“城乡中国”,并正在向“城市中国”演变。我国乡村经济结构变迁的特征及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所有制和产权结构:所有制结构呈现“一主多元”,土地产权结构日益复杂、细化
一是土地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从所有制结构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部分农村土地由集体所有转为国家所有。从所有制实现形式上看,通过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占有权、转让权、经营权、收益权等产权的界定、细化,农民拥有了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集体所有的土地得到了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
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获得巨大发展。乡村所有制结构呈现“一主多元”特征,其中“一主”,就是以土地公有制为主,并伴有一定的集体经济,“多元”就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赋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解放了农民,也使中国乡村个体、私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获得巨大发展。
三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继续发展。2015年我国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如今正在全面推开。借助集体产权改革,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乡村旅游型、农业产业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
四是土地产权结构日益复杂、细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由原来的“两权分离”(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演进到后来的“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实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是继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大制度创新。当前,我国农村正在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
二、市场主体和经济组织结构:日益增多、多元共存
一是从市场主体角度看。改革开放后一个最深刻的变化就是广大农民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又促进了大量新型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的形成,如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除农村内生的多种市场主体外,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还有不少投资人到农村开办工厂、经商创业,形成新的市场主体。
二是从经济组织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的经济组织不断增多,而且产权性质和经营种类多种多样,重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集体经济组织广泛存在。其次是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量涌现。第三是各种涉农工商企业在农村有一定发展。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三、产业结构:农业农村多种市场价值不断凸显,多业融合发展态势强劲
一是农业在一二三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信息化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获得长足发展。就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二三产业结构看,农业的占比下降是非常明显的。2020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是7.7∶37.8∶54.5。农业占比越低,越说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成就越大。农业占比低,并不代表农业发展水平低,相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
二是发展高科技高质量农业是必由之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依然十分重要,农业绝对不会消失。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的大国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依然任重道远。因此,确保一定的耕地数量,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质量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是农业农村多种市场经济价值不断显现,多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农业农村在提供传统的农产品同时,也具有了多种多样的市场价值和功能,诸如旅游观光功能、休闲康养功能、文体娱乐功能、农业劳动体验功能、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功能等等。多种多样显现的或潜在的市场价值必将引发农业农村多业融合的大发展。目前,这一态势已非常明显。
四、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非农就业和流动就业特征明显,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季节性打工、流动就业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农民的非农就业就更加明显。在许多农村地区,种粮收入不再是农民主要经济收入,农民的主要家庭经济收入是依靠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外出经商。总体来看,当代农民收入结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既有农业劳动收入,也有非农业劳动收入;既有经营性收入,又有工资性收入;既有劳动经营性收入,也有土地、房产等财产性收入。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农民收入不平衡问题仍然严重存在。
五、城乡经济关系结构:更加广泛而紧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关系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之间的生产力联系非常紧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推动力对农村农业发展的作用异常明显。农业农村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有赖于先进的生产工具,越来越有赖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因而与工业、与科研、与城市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二是城乡市场联系更加广泛而紧密。现在的农村再也不是过去的自给自足的、比较封闭的农村,它越来越被融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社会大生产体系之中,越来越被融入城乡一体化的大市场体系之中。农业农村产品的商品化非常明显,农村的土地市场正在发育,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用地市场正在形成,农产品向城市的供应渠道更畅通、品种更丰富。与此同时,大量在城市生产的产品及时销往农村,从日用生活用品到大型生产农具,从传统的衣食消费到使用先进的交通工具、网络信息工具如汽车、电脑、手机,乃至农村人在城镇购置商品房等等,农村成为城市产品重要销售地,乡村居民成为城市产品的重要消费群体。
三是城乡产业关联度有所提高。改革开放前,城市产业与乡村产业分割运行,市场联系不顺畅、产业关联度不高。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产业的联系得到加强,特别是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动下,城市产业迅速向乡村扩散和辐射。但从总体上看,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当处于初级阶段。城乡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合理分工、密切协作,是未来城乡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
四是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组合态势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量农村优秀青年通过高考、参军、招聘流入城市并最后在城市就业、生活;城市资本、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态势日益增强,城乡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更加畅通。随着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如对环境、健康需求的增长,随着农村土地市场的形成和开放,拥有一定自然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的乡村,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可以预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律作用下,资本、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是一种必然要求、必然趋势。
五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向着联通化、一体化的方向加快迈进,城乡之间基本实现了路、水、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拉近了城乡距离,为“三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极大便利,发挥了巨大作用。(作者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李太淼)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