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专家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1-11-15 09:24

  中共河南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加快“国人厨房”向“世人餐桌”迈进。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农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态势。但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及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河南农业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支撑不坚实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是如期实现“两个确保”目标,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重要举措。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让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更加闪亮

  土地是粮食的命根子,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必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抓手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一是突出抓好耕地保护。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两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集中力量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形成一批“一季亩均千斤、两季亩均吨粮”的口粮田。探索建立“田长制”,县 (市)委书记为“总田长”,乡镇、村、组主要负责同志为所辖区域“田长”,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责任。探索建立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使用者+第三方”验收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并增设管护专项资金,明确管护主体和管护内容、责任,加强工程后期管护。二是打好种业“翻身仗”。整合我省农业创新资源,加快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攻关、良种繁育提升和龙头种企培育四大工程,重点围绕小麦、玉米、花生、食用菌等优势农作物,选育高产稳产、多抗广适、优质高效新品;强力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高质量建设平原新区种业产业园,把平原新区打造成“中原农谷”核心区和全国育种、制种、供种新高地。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形成现代种业发展的龙头力量,加快培育和孵化一大批“专精特新”创新型生物育种中小企业,推动河南省种业做大做强。三是保护好种粮抓粮积极性。进一步构筑种粮补贴、信贷保障、保险支持“三位一体”政策体系,坚持并完善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生产者补贴政策,稳定和强化种粮农民补贴;取消粮食主产区农业政策性保险地方配套,降低农民保费负担,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覆盖范围,推动由保产量向保收入转变;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产粮大市、大县按粮食产量和调出量予以奖励;大力支持产粮大市、大县发展食品精深加工业,推动粮食产业“三链同构”,提升种粮效益,让种粮抓粮财政有收入、经济有发展,愿意多种粮。

  聚焦“三链同构”、“农食融合”,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省委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当前,我省农业生产效率低,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农村土地产出率仅相当于广东的45%、江苏的63%、山东78%;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精深加工仅占全部农产品加工的20%,农产品及其副产物综合加工利用率只有40%,需要推进“三链同构”“农食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一是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布局。以县级区域为重点,明确特色优势产业类型、发展方向和空间载体,因地制宜规划布局畜牧、蔬菜、林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我省小麦、玉米、花生、林果、食用菌等优势特色品种集中连片发展,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优势产业向产业园区集聚,打造一批小众类、中高端、精致化的乡村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和园区。二是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充分利用我省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打造肉牛、生猪、小麦、花生、林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全国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以点带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围绕做强肉制品、做优面制品、做精油脂制品、做大乳制品、做特果蔬制品等,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农村延伸,在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巩固提升小麦等口粮加工,加快发展玉米综合利用加工和果菜茶菌等产品的功能营养成分开发提取等,推进小麦、玉米、果蔬茶等加工均衡发展。三是丰富业态拓展农业价值和功能。依托永城、延津、平舆、温县、正阳、西峡等县生产优势,打造面粉、芝麻、山药、花生、中医药等专业特色小城镇,推进产城融合;以“旅游+”、“生态+”为主要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林业、康养等的深度融合,培育发展农业新业态,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民族特点的特色村镇,推动农业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促进农业业态和功能融合。开展寻找农村“好匠人”行动,发掘一批农村匠人、剪纸工、年画工等能工巧匠,创响一批“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土字号”“乡字号”品牌,并把中原文化和河南故事融入其中,做到“卖产品卖文化、吃产品吃故事”,提高我省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围绕“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实现途径。近年来,河南把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培育新型农村服务主体,作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机遇的重要措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较大成效。但随着农业分散经营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农村50、60后农民逐渐老去和年轻人外出务工,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将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将成为一个需要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查,摸清底数,建档立卡,实时动态掌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营情况,及时清理整顿“空壳社”。借鉴安阳县“户改场、场入社、社联企、企接市”经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构建 “1+3”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面开展10个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工作,建立试点工作机制,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完善试点方案,发展壮大集体合作社,使合作社成为优化种养结构、推广先进技术、创建农产品品牌、共同开拓市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动能;强化金融服务,可采取贴息、担保费补助、设立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信和融资能力,破解融资难题。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充分利用省市县农广校系统、农业职业院校专业化师资和体制化配置优势,打造知名专家、学院教师、“田秀才”三支师资队伍,运用固定课堂、田间课堂、空中课堂“三种课堂”教学,聚合政府、院校、社会“三方资源”,对农民实施“分类培育”,采取“菜单式”培训、“模块化”教学,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打造“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农人”。二是大力发展农业托管服务。研究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大力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大田托管”“农业共营制”等托管形式,探索发展全程托管、单环节托管、土地股份合作等多元化托管模式,推动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专业化、智能化的“耕、种、管、收、烘、工、销”全产业链条。加快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托管服务向农资、科技、金融、烘干储藏等服务环节延伸。整合农资、农机、土地等资源,建立为农业服务大平台。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乡镇建立农技站,在行政村建立科技驿站,在自然村建立“专家小院”,大力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农状元、乡创客,为托管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抓住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施新基建带来的重要机遇,在农村地区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重点抓好“乡村物流、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以及与新技术相结合的乡村快递网点等配套设施建设,使基础设施服务网络逐渐覆盖全域,实现普惠共享,城乡一体,推动“全光网河南”全面升级、4G网络覆盖面、在5G农地区村应用。要加快推进农村大数据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及数字标准体系等软基础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畅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市场信息渠道,消除农村“信息孤岛”,引导农民以市场信息引导生产,规避市场风险。(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贺卫华)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