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专家谈】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1-11-18 09:57

  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这需要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导向,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反映着生产过程中无法被定量衡量的包括诸如:技术、制度、企业家才能、人力资本质量、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要素流动、要素组合、要素结构、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等因素的贡献,构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着力点,是“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落实“两个确保”、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引领。

  一、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机理价值。

  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源泉,一是来自资源配置状况的改善,二是源于技术进步。要充分领悟科技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内在机理,以奠定区域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基础。

  首先,要依托资源配置模式再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源于资源配置模式再造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意味着基于特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依托将更多生产要素配置到利用效率更高的领域,以改善资源配置模式,增加产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一是资源配置模式再造的作用机理在于生产点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内部向边界外部的移动。二是产业之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的配置效应发生机制,通常伴随着技术变迁,其作用程度取决于经济体的发育程度。一般而言,正处于迅速工业化的区域经济,产业间的资源配置模式改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较为明显;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区域经济,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模式改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影响相对有限。三是产业内部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的配置效应发生在企业之间,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经济体的制度状况和市场运作效率。因此,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要消除要素配置的市场扭曲,再造资源配置模式,让更多的生产要素配置到效率更高的产业或企业,促使资源组合效率逐步提升,打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配置模式空间。

  其次,要依托技术进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意味着基于既定的要素投入,依托自主研发或技术引进,依托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采用,让产出可能性曲线获得跃升,以构成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动力。一是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在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推提升。二是对于技术较为落后,离技术前沿较远的区域经济,可将技术引进作为实现技术提升、增进全要素生产率的较重要手段。三是临近技术前沿的经济体,自主研发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价值作用更为重要。四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世界前沿,从具体作用条件上看,需要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技术研发。

  二、完善发掘市场化机制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配置引领。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来,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更是得到了空前发展。大批行政审批被取消、大量产业的市场得到准入,市场运作效率得到改善,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深入完善市场化机制,明晰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源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引领功能,依托市场机制引领的市场竞争与创新竞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首先,要依托市场竞争带来的资源利用重新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要明晰企业的市场进入、退出以及生存、消亡,取决于基于市场竞争机制基础的要素组合配置效率,以改善全要素生产率为准绳。二要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助推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生存壮大、只有竞争劣势的企业萎缩消亡,导致资源配置模式再造和促进要素重新组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其次,要依托创新竞争带来的资源高效利用重新发掘全要素生产率源泉。理论研究和实践发现,创新导致的规模收益递增现象,在根本上取决于创新能力决定的生产要素等条件资源的获得优势。一要明晰创新竞争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竞争优势,不仅能够增加产出,更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市场竞争赢家。二要依托市场公平竞争的方法,助推创新竞争,鼓励获取更多更好的生产条件,以实现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和规模收益递增。

  三、挖掘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潜能

  改变过去依赖有形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必须矫正以往过多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带来的扭曲,打破体制机制壁垒,逐步消除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中的不合理成分,拆掉约束要素城乡自由流动的“玻璃门”、“旋转门”,推进生产要素自主自由有序流动,实现资源重新配置,打造国民经济的内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首先,要进一步破除城乡分割的户籍障碍。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造成劳动要素流动成本和迁徙成本高,是导致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导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成为城镇化面临的突出矛盾;附加在户籍上的隐形福利,导致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难以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难以在城镇沉淀扎根,呈现“候鸟式”就业转移,抑制创业热情,阻碍劳动资源优化配置,严重阻碍全要素生产率的稳步提升。一要疏通城乡间劳动要素流动的淤堵及梗阻。逐步探索废除户籍制中的弊端,促进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户籍制度改革红利,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二要探索完善以身份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管理制,进一步有序完善城镇落户限制,以市场机制、就业能力引导人口流动选择,赋予完善市场原则下的自由竞争与发展的权利。三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探索强化农业人口入城的诸如岗位培训、自主创业指导等生存技能培训机制,解决流动人口后顾之忧。促进劳动要素向高端生产率领域转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其次,要创新城乡土地要素正常流动的新机制。土地制度改革是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打造新一轮制度红利的关键挑战之一,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中心环节。一要探索改革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间的有效流转,提高土地供应利用效率。二要以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为突破,探索农村闲置要素的利用渠道,建立完善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退出机制。三要加快培育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健全中间组织,夯实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信息平台,提供必需的信息咨询、法律咨询、价格评估、委托交易、融投资媒介等服务,优化农业环境,拉动土地经营权需求。四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城市冗余要素向边际产出更高的农村沉淀,进而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乡村振兴。 

  再次,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一要实施优化城市化战略,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效提升市场对投资边际收益上升的预期,从结构上缓解劳动供给下降的矛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二要深化城镇化推进中的专业化分工,刺激创新并创造更多发展机会,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要以省会城市为区域城市化核心,培育发展若干区域性城市带。四要发挥省会城市中心区位的作用,辐射带动相邻地区的城市化,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吸纳人口迁徙,加快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人口集聚,构建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发动机,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四、借力国际大循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

  对外开放能够带来投资,也会在管理和技术上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随着开放的深入,与国际生产技术前沿面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导致学习、模仿和吸收的国际边际收益逐步降低。需要谦虚谨慎,深入学习更深层次的供应链、技艺、营销渠道、品牌等更细微之处的东西,打造对外开放的溢出效应,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首先,依托双向开放,拓展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新格局。一是统筹好对内对外开放,树立“省外即域外、省外即开放”的理念,既加强与海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合作,也加强与省外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互动。二是加快开放平台和通道建设,持续抓好自贸试验区、自创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平台和铁路航空口岸、铁海联运等开放通道建设,以大平台大通道带动大开放。三是积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四是加大“海外”建设力度。积极培育本土跨国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积极构建海外产能循环,总结反思适度转移富余产能和传统优势产能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位势。

  其次,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新动能。一是着力打造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创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机制,探索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吸引全球高质量外资的投资。二是积极推进海外知识循环,支持鼓励探索建立境外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和运营中心。三是深入参与国际技术循环,加强与日韩等东亚技术合作,增强产业链技术协作能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四是着力推动外贸优化升级。创新外贸发展中性政策,推进加工贸易转型,提升生产型出口企业竞争力,稳固海外标杆市场出口份额。深度参与国家进博会,积极扩大进口。五是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开放并重,积极争取服务业对外开放试点;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跨境电商平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杜明军)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