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五个主要特征及趋势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1-11-22 17:14

  生产方式影响制约着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制约和影响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助推着社会结构的变迁。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我国已由“乡土社会”演进到“城乡社会”。正在向“城市社会”演进。就乡村而言,我国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及趋势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城乡空间布局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还将发生重大变化

  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改变着、重塑着城乡空间布局结构。

  一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不断优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诸多地区形成了城市圈城市群,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基本形成。

  二是城镇数量增多,县城、小城镇获得发展。城市数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93个增加到2020年的687个,建制镇数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173个增加到现在的2.1万多个。

  三是行政村数量减少。在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时间里,我国的行政村数量,由于城镇化和村庄兼并等原因,从100多万个村锐减到64万多个,每年减少1.8万个村落,每天减少约50个。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在63.89%,未来的城镇化率还要达到80%左右,因而未来的城乡空间布局结构还将发生重大变化。

  二、乡村居民居住结构变化:集中居住态势明显,高层居住有所发展

  一是砖混结构的住房非常普遍。经济富裕起来的农民对居住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破旧简陋的房子已很难见到。现在大多数农村建的房子大多都是砖混结构的二层或三层小楼。即便是过着游牧生活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其居住条件和居住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游牧民采取了定居方式。

  二是集中居住态势明显。过去农村的农民不仅居住比较分散,且往往是一户一宅一院,占地较多。伴随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依托科学技术进步,同时受土地资源硬约束,集中居住成为一些农村地区的必然选择。集中居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城镇化建设需要的集中居住。在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农村土地被征用,农民变市民,进而采取集中居住。二是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采取集中居住。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农村土地,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一些地方政府推行了产业、土地、人口“三集中”政策(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人口向城镇或新型社区集中),采取了合村并镇、合村并居建社区等措施,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三是易地搬迁采取的集中居住。

  三是高层居住相伴而生。与集中居住相伴而生的是高层居住,也即通俗而言的“农民上楼”。这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些农村被城市化,农民变市民,农民住进了城市高楼。另一种是部分新型农村社区实行了高层居住。

  三、人口和群体结构:变化巨大,区域不平衡现象突出

  一是人口结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农村人口不断减少。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为90199万人,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亿人,农村人口减少1.64亿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未来我国城镇化率还会提高到80%左右,城市与农村人口结构还会继续发生变化。其次是流动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增多、异质性增强,是当前农村人口结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农民工”是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的主体。农民工的总人数2019年有29077万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流动存在显著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虽然也有外来人口流入,但流入较少,更多的情形是本地人口流向外地,而且这些流动的人口多是青壮年。由于外流人口多且是青壮年,导致当地农村的人口结构中存在老龄人口多、留守儿童多。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明显不同的情形是,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尽管也有人口流出,去外地谋生创业,但更多的情形是外来人口的流入乃至大量流入,特别是在发达地区的城乡接合部的一些乡镇。有个别乡镇和村庄的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地人口。外来人口或在当地置业创业,或在当地就业、打工谋生,相应的问题是人口结构变的非常复杂。

  二是群体结构变化。主要表现是利益群体多样化。这在经济发达的乡村更为明显。比如,有自己耕种自家承包地的种地农民群体、有通过土地流转经营大面积农地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主群体、有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群体、有企业家和经商人群体、有就近就业的职工群体、有外出务工人员群体、有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有老年人群体等等。

  四、乡村居民生活需求结构:层次提高,城乡趋同

  一是物质生活需求更加丰富多彩。当今时代,乡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比如,电视、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品种不断增多,品质不断提高;不少农民家庭购置了小汽车,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由2013年的9.9辆,增加到2019年的24.7辆;不少农民购置有电脑,绝大多数农民都拥有手机。个别农民还在城镇购置了商品房。

  二是精神生活和健康需求提高。农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食品消费占比持续降低,居住、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消费迅速增长,整体上突破了生存型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结构转变。乡村居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大幅度增长。比如,对健康长寿、环境保护、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产权保护、社会治安、文体娱乐、休闲旅游、自由恋爱、人格尊严、公民权利等的需求日趋增多。

  三是城乡居民生活需求趋同态势明显。随着城镇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城里人”与“农村人”的身份界限越来越模糊。城乡居民生活需求趋同态势明显。比如,乡村居民对健康、环保的需求基本与城市居民同步。

  五、城乡社会关系:交往频繁,关系密切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逐步被打破,城乡之间的社会关系变化巨大。城乡关系处在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城乡社会关系变化的特征和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成为常态。其一,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镇化推进,我国已有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和户籍管理、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还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创业就业和生活。其二,农民工短期和季节性向城市流动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由于城市还不具备完全解决农民工稳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等基本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作为短期或季节性在城市打工谋生的农民工阶层还将持续存在很长时间。农民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来回流动的“两栖人”现象会持续很长时间。其三,城市人到农村创业就业或到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现象会越来越多,城乡“两栖人”现象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农业农村所具有的多种潜在市场价值使农村成为重要的投资创业热土。城里企业到农村投资创业,或农村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回乡创业,都会促使城里人向农村流动,从而使这些人变为城乡“两栖人”,而且,这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常态。

  二是城乡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有长足发展,乡村的社会生活与城市联系越来越紧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连通、社会保障贯通、公共服务互通,城乡国土规划和发展规划贯通,进程不断加快。同时得益于国家持续推进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各项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农村在义务教育、基本养老保障、基本医疗保障、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基本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获得极大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日趋缩小,城乡之间的社会生活联系变得异常密切。城乡的经济社会交往远比过去频繁、深刻,乃至姻亲关系都比过去增多。目前,城乡融合发展的态势已经有所显现,不过,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未来的城乡融合发展会向“高质化、合理化”演进。

  三是乡村文化受城市文化影响明显,城乡文化差异性越来越小。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快,乡村的家族文化、关系文化、熟人文化等受到冲击,竞争文化、法治文化、娱乐文化等在农村得到较大发展。总体而言,城乡文化的差异性越来越小,趋同性增大,城市与乡村的文化边界日趋模糊。

  (作者:李太淼,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琼,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社会学博士)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