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专家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增长,带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做好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衔接,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强产业支撑,是推动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乃至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内在要求。新时期壮大我省农村集体经济,有必要先厘清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的深层逻辑,为进一步促进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产权明晰是前提
现代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前提是产权明晰。科斯理论指出,“没有产权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农村集体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实现保值、增值都需要参与市场交易,而交易的前提是产权边界的界定。“一种权利的调整会比其他安排产生更多的产值。”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清、归属不明,这种情况下,“谈判成本可能因很多人很难达一个共同满意的协议而很高,即便所有人之间的协议能够达成,我们还必须考虑监察协议的成本,这些成本也可能很大。”这一方面导致集体资产和农户利益严重脱节,农户集体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集体资产闲置甚至流失,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了资源和资产的浪费。而“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导引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将外部各种成本内部化,大大提高组织效率。河南省已于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中认定集体成员身份,同时摸清家底,并通过资产折股量化确定集体成员相应成员权,从顶层设计上解决了产权归属问题,明晰了集体和成员的产权关系,界定了集体成员的权利和义务,重构了集体产权约束制度,提高了农村集体组织效率,为下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集体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制度激励是保障
产权明晰仅仅是组织效率提高必要因素之一,组织效率还受到参与者能力和积极性、项目类型、社会发展状况等各种因素影响。而激发参与者能动性需要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个体的选择是一个稳定集合,且有着稳定的预期,从而产生相应的刺激和激励。按照国家和省委相关政策要求,河南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始终坚持“还权于民”的改革思想,赋予集体成员对集体经营性资产的占有、收益、有偿退让、担保和抵押六大股份权能,保障农户基本权益,激发农户主人翁意识,农户不但积极参与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各项活动,而且表现出对改善农村基础公共服务及生活环境的极大热情和主动性。但也应该看到,经济运行会产生交易成本,而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权界定具有渐进性和相对性,河南省仍有一部分农村集体财产价值没有完全明晰,这就产生了公共领域。对于公共领域,个体可能通过竞争使得租值耗尽,也可能通过寻租等获得收益。这种寻租会刺激个体利用非生产方式寻求特殊分配权,最终也使得租值耗尽。实行制度正向激励,保证个体行为符合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这是集体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和动力源泉。
三、拓宽市场是根本
明晰产权和制度激励并不能自动解决当前河南省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空壳化”化问题,农村集体经济增长还需要市场手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管采用什么模式发展集体经济,根本上都要通过为社会提供产品或者服务获得集体收益,实现经济增长。资源的有效配置一定程度上确保最大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但并不能保证经济的增长。从供需角度看,当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确定时,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就是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而价格的增加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增加需求,增加需求使得需求曲线右移,市场价格上升;二是降低供给,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左移,市场价格上升。在当前国家政策形势下,增加需求显然是更合理有效的方法。增加需求就要拓宽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边界,扩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服务半径。河南省各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产业选择上要充分调研市场,针对当前消费者需求变化,多层次、全方位满足市场需求。尤其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价值,挖掘农村空间资源,满足人们更高层次需求。在农业生产上,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增加其智能化、智慧化,扩大服务群体。在产品价格上,要熟悉市场供需状况及发展趋势,特殊产品有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
四、产业融合是途径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和产业发展画等号、同思考。目前,河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选择上多以农业生产为基础,而通过农业初级产品拓宽市场需求越来越有限,且收益偏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产品作为中间产品的需求,无疑是拓宽市场需求的有效且可持续的重要方法,收益也会显著增加。当前河南省各地农村实施的三产融合发展正是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产品需求的有效途径。让农户参与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突破微笑曲线中端的低层思维,真正享受到产业链两端带来的高收益。在产业融合中还要注重农业的重要作用,这是农村集体经济壮大过程中产业选择和产业链条发展的边界。当前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农业+加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通过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二是农业+服务业,开发农业旅游资源,办农家乐、休闲农场,发挥农业的多动能价值,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三是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综合了上述两种模式。这三种模式都取得了较大成绩,繁荣了农业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但在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增长,除依据已有的三产融合外,还要加快产业融合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注重品牌建设,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扩大服务对象,获得范围经济。
五、特色发展是关键
拓宽市场需求使得产品或服务价格上涨,必然会导致更多的要素流入该行业,随之产品或服务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在新的供求均衡下,市场价格下降,收益减少。而要维持较高收益,一是靠行政手段,限制要素流入,形成行政上的垄断;二是依靠自然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并不断创新,形成自然垄断。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前者长期来看行不通,后者才是维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河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增长,要差异化发展,依据区域禀赋特点,挖掘地方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保证供给的特色性,这是集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从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看,无一不是根据区域特点,找准市场定位,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获得产品或服务定价权,从而带来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南省农村地域广阔,各地拥有不同的文化禀赋、地理特色、自然资源等,发展特色产业,关键要培育和引进懂农业、爱农业、懂技术、会创新的新型经营主体,而且伴随新型经营主体的还有资本、现代技术、企业家才能等,这些要素集聚到特色农业产业上并发展壮大,形成市场势力。而凭市场势力获得相应利润,河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增长才更有持续性。(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吴珍彩)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