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难点与突破点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21-12-02 08:17

  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两大基本空间或区域单元,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近日,先后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要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促进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

  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内部缺乏绿色发展的协调机制。城市群内生态环境、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住房体系等缺乏一体化规划,城市与农村农业之间的边界管控协调缺失。比如,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以上城市,不仅城市间的能耗、水资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绿色发展落差,而且总体绿色发展水平与世界级城市群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协同发展仍旧面临着一系列的体制机制障碍。

  县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其规模布局、密度强度、绿色建筑和基础设施规范、人居环境质量等存在短板。县城建设与既有自然条件的融合不够,“大城市化”建设特征明显。县城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如何在逐步还清绿色建设历史欠账的同时形成着眼于新发展阶段的绿色发展机制,是县城完成自身历史使命面临的重要挑战。

  持续分散化的特征导致乡村绿色建设的成本高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困难。特别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畜禽养殖粪污等集中化处理,以及水、电、气、厕配套附属设施建设障碍重重,防灾减灾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城乡之间绿色发展水平存在“落差”。直接表现为绿色建设投入的长期差距效应,实际上是城乡经济发展长期“鸿沟”的内生结果。改革开放前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服务城市,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竞争导向,都在不断强化着农村绿色建设投入与回报之间的非对称性,不断迟滞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剧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

  绿色发展引领城乡建设的突破点

  以城市群为基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组团式”美丽城市新体系。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城市群。因此,既坚持各城市之间绿色发展的一般性要求,实施共同性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和优化城市功能,推进生态修复,增强应急能力,创建绿色社区;又基于城市群整体视角,充分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和特色,统筹包括重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住房、区域生态网络及绿道体系等在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与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重大风险防控能力的有机匹配、与城市群人口及产业结构的有机融合。

  打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体系。当前,缺乏持续性投入是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等一系列问题探索县域乡村发展新路径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既是从传承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留住乡音、乡韵、乡愁、乡情、乡风、乡貌出发,适应农村居民生活居住的分散性特征,提高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发展新型节能农房,完善水电气厕配套附属设施,保护塑造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环境,延续乡村历史文脉;又适应农村转移人口不断集聚的内在规律,以县城为重心,统筹县城与中心镇、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从而打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体系。

  强化科技支撑,全面发展绿色建筑和基础设施。建筑和基础设施是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无论是新建城市建筑和农房,还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要以构建市场化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智慧化建设水平为抓手,大力发展高品质绿色建筑,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广泛应用可再生能源,实施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服务模式。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更新改造、体系化建设为契机,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的绿色化、智能化、协同化、建档制度化及安全水平,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全面培育绿色生活理念、文化和方式,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城市建设不只是供给侧的事情,需求侧或消费端的理念、文化和方式同样具有导向意义。全社会关于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的选择、各类垃圾的绿色化处置、绿色出行的普及等都构成了城市建设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有效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文化的重要体现。因而,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等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健全保护传承体系,实施绿色化改造、维护修缮与合理利用机制。

  健全推动城市建设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评价体系。一要建立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规划统筹管理机制,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实施不走样、不变形。二要建立健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体检评估结果,接受全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三要建立健全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依法履责、相互协调,各类组织和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体制机制。(樊继达 刘靖)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