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显著标志。12月4日,“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在京开幕,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国际组织的500余名嘉宾线上线下共论民主制度的多样化实践,共话如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倡导“德先生”“赛先生”的新文化运动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民主这一庄严承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民主。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面对黄炎培提出的兴勃亡忽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毛泽东同志郑重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回顾历史,从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到陕甘宁边区“三三制”参议会,从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满足人民意愿,不断探索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全面总结中国民主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实现对人民民主制度的重大创新。100年来,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和治理机制,覆盖国家治理的各环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区别于西方形形色色资产阶级民主的显著特征。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民主的实现形式是多样的。各国民主的发展都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民主的多样性本身就是民主价值的内在要求。“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民主新路,一种区别于西方民主模式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被写进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可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好的民主制度,应凝聚社会共识,而不是造成社会撕裂和冲突;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不是导致社会阶层和利益固化;应保持社会稳定有序,而不是带来混乱和动荡;应让社会充满向美向善向上的正能量,而不是充斥假恶丑的负能量。在中国,一方面,国家各项制度都是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构建的,国家治理体系都是围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运转的。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讲民主,中国有自信、有底气。反观长期以“民主领袖”“民主灯塔”自诩的美国,国会暴乱、种族歧视、疫情失控、贫富分化等民主实践乱象丛生。东西方对比,无疑向世界证明了一个道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模式,各国完全可以按照本国国情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全人类共同价值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维护,也需要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人类对民主的探索和实践永无止境。坚定不移走符合国情的民主发展之路,是中国民主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中国坚决主张既不输入模式也不输出模式。只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民主道路,坚持和平发展,维护公平正义,拓展民主自由,提升人民幸福,才能汇聚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但是长期以来,美国以世界“民主领袖”“民主灯塔”自居,对他国指手画脚,甚至打着民主的旗号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发动对外战争,引发地区动荡和人道主义灾难。最近,美国一手组织操弄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将世界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划入“民主阵营”,将另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归入“非民主阵营”,这种做法有违民主本义,也必将遭到世界所有正义力量的批判和抵制。就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美国不是按照是否符合标准来邀请参会方的,而是按照自己的政治偏好和利益考量来拉帮结伙。
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人类民主事业的真正阻碍,不是民主模式的差异,而是对他国民主探索的傲慢、偏见和敌视,是把本国民主模式强加于人的“唯我独尊”。只有尊重不同国家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才能成就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和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
(作者:轩传树,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