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凝聚起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进行了深刻阐释,号召全党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河南作为有着光荣历史的红色热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的新征程中,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用活用足丰富红色资源,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对精神谱系的丰富和定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情总结: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我们党历来重视精神的力量,并在斗争和实践中淬炼形成了无比厚重的精神积淀。在2021年2月20号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概念。伟大建党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开篇,也是贯穿精神谱系的一条红线、主线。这个伟大源头的提出和阐发,表明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对自身精神发展史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精神谱系越是丰富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根”“魂”“源”的本质,就越鲜明和突出;反过来,也正是因为有着深厚强健的“根”“魂”“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才能在历史行进中枝繁叶茂、日益茁壮。从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生发开来的精神谱系,目前不完全统计已有逾百种,这是一个何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精神宝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中央发布了第一批45种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今后,中央还会适时分批陆续发布。纵观人类政党史,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哪一个政党,能有如此丰富激昂的精神世界。这些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党拥有强大精神优势、思想优势、道德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始终信仰坚定、始终本色不改、始终情系人民的生动写照。
人的需求在很多方面都表现为边际效应递减,但精神不是,甚至恰恰相反,精神富矿的现实作用必然是边际效应递增的。作家陈忠实曾讲过这样一句话: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读。为什么?因为吃饭穿衣都是物质需求,它符合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而读书是精神需求,它不但不合边际效应递减,恰恰相反,它的边际效应是递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正是这样一个历史验证:我们越是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就越是能催生出更多的精神需求,从而在行动中激荡出更惊人的精神力量,并最终在实践中升华诞生更多新的精神。过去一百年,党的辉煌历史验证了这一点;接下来,我们党要续写下一个百年、乃至千年辉煌,仍然离不开这一点。
二、中原大地在传承弘扬中积淀形成精神高地
河南地处中原,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很多时期亦是民族精神的高地。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100年来,河南这片红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光荣的土地,见证了很多彪炳史册的历史时刻,上演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诞生了多种体现红色血脉的崇高精神。正是这些精神,鼓舞起了亿万中原儿女,乃至更多华夏儿女的满腔热血和高昂斗志,成就了不同寻常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我们党浴血缔造共和国的28年中,中原儿女舍生忘死、慷慨赴国,演绎了一幕又一幕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1923年爆发的以郑州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书写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辉煌篇章;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新县,作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先后孕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走出了43位开国将军;被称为“小延安”的中原局旧址确山竹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原革命根据地中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原儿女以战天斗地的大无畏气概投身建设,唱响了一曲又一曲气吞山河的壮丽赞歌。林县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历经十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被惊叹为“世界第八奇迹”;共产党员焦裕禄无私奉献、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称颂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济源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在一没专家、二没材料、三没机械设备的情况下,数万人用镢头、铁锹和箩筐,一点点驯服蟒河,一度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原儿女意气风发、满怀豪情,展现了一幅又一幅奋进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从“守好一库碧水”的南水北调精神,到“护佑一方百姓”的任长霞精神;从层出不穷的“商丘好人现象”“濮阳好人现象”“周口好人现象”等,到遍地开花的“新乡先进群体”;从官方举办的“感动中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国好人榜,到民间发起的“天天正能量”评选活动,河南几乎都是最凸显的元素,河南人几乎都是最闪亮的星群……
历史越理越清,精神越擦越明。从二七精神、大别山精神,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一路走来,这些红色精神血脉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新时代散发出更为夺目的色彩,为亿万中原儿女奋力建设现代化河南,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三、以红色血脉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
由伟大建党精神不断生发开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已经深深扎根中原大地,并正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它生机盎然、活力无限,就像一座无穷无尽的宝库,用好这座宝库,就能更好凝聚起一亿中原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高涨热情,从而给我们带来前进道路上绵延不绝、战胜一切的磅礴力量。
一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之基。只有持续夯实这个基础,党的事业才能在不断发展中繁衍生息、行稳致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始终以最新、最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结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我们必须时刻对标对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及时学、全面学、系统学,努力深学、细照、笃行,吃透精神实质,把握实践要求,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让这一科学理论在指导现代化河南建设中焕发实践伟力、结出累累硕果。
二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充分展现责任担当。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回顾百年光辉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使命不移的责任担当精神,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就是最大的责任担当。当前,河南发展到了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关键时期,省十一次党代会以前瞻30年的视野,为河南未来发展做了科学擘画,描绘了美好蓝图,只要亿万中原儿女都能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跑好自己的接力棒,苦干实干、争先出彩,永不懈怠、一往无前,河南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三要不断增强斗争意识,努力提升斗争本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意志体现。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不怕流血、勇于牺牲的斗争精神,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和平建设年代同样需要,甚至在和平年代,斗争会表现得更隐蔽、更复杂、更尖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在打虎拍蝇、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了一场又一场同过去斗争形势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取得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今天的河南正处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有时还会遭遇疫情防控、抗洪抢险等困难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昂扬斗志,大力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涉险滩、攻难关、啃硬骨头,积极防范化解风险,战胜艰难险阻,推动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四要不断厚植为民情怀,牢牢恪守人民至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追求。对党忠诚与不负人民是一致的,因为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实事发力,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高。接下来,还要以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紧抓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放,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过上高品质生活。
每一个时代的人民,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今天的河南人,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正阔步迈向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新征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而不懈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我们坚信,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原儿女,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我们坚信,只要一亿中原儿女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感召下,自信担当、攻坚克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适应形势、挖掘潜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任何美好的未来都会在我们的手里一步步变为现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徐幼萍)
编辑:Wei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