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优势再造战略 推动中原更加出彩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1-12-31 15:54

  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要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这为建设现代化河南绘就了蓝图、规划了路径、明确了任务。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是全面实施“十大战略”之一,也是我省立足省情,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双循环格局,实现“两个确保”,推动中原更加出彩的重要抓手。我省要积极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供需协同优势转变,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转变,推动“四条丝路”优势向开放高地优势转变,主动融入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在新发展格局中成为关键环、中高端。

  一、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我省位于占据“中部之中”“黄河之中”,区位优势明显,郑州是可以直达内地30个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城市;我省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优势明显:米字型高铁网基本建成通车,郑州为中心的4小时高铁圈、1.5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100公里,规模总量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我省物流业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多式联运、高效集疏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形成,建立全国现代流通中心优势明显。推动我省实现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是巩固我省交通区位优势的必然要求,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两个确保”、推动中原更加出彩的重要抓手。

  要充分发挥我省区位交通优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互联网+流通”的现代化流通体系,不断提升商品和生产要素流通效率,促进区域内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打造形成枢纽经济优势:一方面要夯实“硬基础”,加强现代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枢纽网络和枢纽节点。要完善枢纽网络布局,推进航空交通网、铁路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和轨道交通网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断推进“四网”融合,建立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网络;要完善枢纽节点布局,做好航空港、铁路港和公路港建设,加强“港站”联动,进而优化机场站、高铁站和客运站等功能。另一方面要优化“软环境”,加快现代流通相关体制机制和数字化建设,着力优化枢纽经济发展环境。一是要围绕系统规划、资源整合、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式转变等,加强政策引导,出台发展枢纽经济的指导意见,为发展枢纽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竞争政策作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获得要素资源、市场准入和产权保护,塑造市场化、法治化、平等化营商环境,保障各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三是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和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稳定市场交易预期,降低流通环节中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枢纽经济良性循环;四是要加快数字流通体系建设,打通流通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畅通“微循环”,实现枢纽经济数字化。

  二、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供需协同优势转变

  我省拥有超过1亿人口,6500多万劳动人口,2000多万中等收入群体,760多万户市场主体,每年有超过百万普通高校中职毕业生;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每年还有150多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内需市场广阔、规模优势明显,这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内在韧性所在。但是目前我省还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基础薄弱、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经济主体投资积极性不高、中高端供给不足等问题,这严重影响我省内需规模优势发挥,进而影响我省高质量发展。

  要实现“两个确保”目标,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内需主引擎作用,把实现供需协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供需协同优势转变。第一,要继续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一是要继续巩固和保持我省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加快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促进居民消费信心不断增强,促进消费环境持续改善;二是要增加居民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这样才能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激发低收入群体和重点群体消费潜力,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三是要创新和发展消费方式,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线上团购、云旅游等线上新型消费方式,加快培育新消费增长点;四是要通过完善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等,来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升级。第二,要扩大有效投资来带动内需扩大。一方面要坚持规划引导。根据我省资源禀赋、技术基础和市场前景等,加快出台新基建发展相关规划,指导我省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加有效投资,避免出现重复建设、高端产业低端发展等问题。另一方面坚持重点引领。要以“两新一重”为重点扩大有效投资,加快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高速铁路、黄河生态廊道等项目建设,补齐通讯、交通、生态等领域短板。第三,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原则,推进我省经济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中高端供给能力,着力解决我省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平衡矛盾,实现供需协同发展,打造供需协同新优势。

  三、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转变

  我省产业基础优势显著,是新兴的工业大省,工业门类比较健全,正处于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由于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我省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更加凸显,这给我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严峻挑战。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转变是实现我省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基石,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更是我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新科技革命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着力解决我省产业发展存在的重大短板问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动形成产业链供应链新优势。第一,要坚持创新引领。要围绕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结合我省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创新发展,着重解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卡脖子”技术,补齐产业创新不足的短板,坚决打赢科技创新攻坚战;要发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创新的积极性,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第二,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要顺应新技术革命发展趋势,围绕5G、人工智能、现代生物、高端装备和健康医疗等产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新兴产业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产业变革潮流。第三,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并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要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促进农村剩余人口就地转移就业,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推动“四条丝路”优势向开放高地优势转变

  我省是内陆省份,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在实现对接和融入“外循环”战略中,我省抢抓机遇,以观念创新、体制改革和规则接轨为抓手,重点在融入“一带一路”上下功夫,促进形成了 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路”优势。然而,目前我省还存在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较低,对外贸易集中度偏高,双向投资严重失衡等问题,造成开放高地优势不明显。

  要继续发挥“四条丝路”优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继续推动“四条丝路”优势向开放高地优势转变,以高质量的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发挥空中丝绸之路优势,加快本土航空公司培育力度和郑州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规划空中丝路综合试验区建设,用好第五航权,增强空中丝绸之路带动力。第二,要发挥陆上丝绸之路优势,以陆上丝绸之路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中欧班列(郑州)+”为载体,加快“一主两翼”体系构建,提升国际铁路货运能力,提升陆上丝绸之路竞争力。第三,要发挥网上丝绸之路优势,以跨境电商为突破口,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络贸易合作,实现跨境电商贸易稳定增长,提升网上丝绸之路发展辐射力。第四,要发挥网上丝绸之路优势,完善内河水运体系建设,推进河海联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内河水运通道建设,拓展我省通江达海能力,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影响力。总之,要通过政策互通、设施联通、服务联动和信息共享等方式,优化对外开放的营商环境,推进四条“丝绸之路”融合发展,打造形成开放高地新优势。(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仲德涛)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