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需要把握的几对重要关系
我们党历来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坚持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概括总结了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议》的说明中指出:“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对重要关系。
党与人民的关系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这两个“坚持”突出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鲜明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内在逻辑。
代表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判断一个政党性质的重要标志。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往往局限于其“部分”的性质而关注局部和短期利益,无法也无力顾全整体和长远利益。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唯物史观,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深刻原理,紧紧依靠人民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历史伟业。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强调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是共产党人必须采用的工作方法,确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确立了永不褪色的群众路线。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拯救每一个生命作为重中之重,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2020年发布《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显示,在其所研究的2003至2016年,中国民众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持续提升,高达93.1%,反映了人民对党的高度认可。
面向未来,我们要把人民立场、群众观点融入血脉,确保党和人民始终融为一体,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为了人民是宗旨、依靠人民是关键,多解群众疾苦、多听群众诉求、多察工作短板、多说党的政策、多做思想工作,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这两个“坚持”蕴含着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体现了党善于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了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我们党早期曾经历过两次重大挫折——大革命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究其根源,在于固守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本本”,不深入了解中国情况,形成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为害不浅。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实际之“的”,走自己的路。党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指导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对比鲜明的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前,苏共理论建设不但日趋僵化,还严重脱离实际。而东欧各国共产党不但存在同样问题,还对苏联有严重依赖心理。于是,他们有的走上了封闭僵化的老路,有的走上了改旗易帜的邪路。可见,不立足于本国实践进行理论探索与创新,就无法找到符合自己国家实际的正确道路。
面向未来,我们要充分认识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推动理论和实践在循环互动中发展前进。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这两个“坚持”体现了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有占世界约18.6%的人口,中国发展是全世界最大的稳定器,中国如果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对世界将是灾难性的。中国道路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是幸福之路、复兴之路。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把握“两个大局”,沉着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回头浪”,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并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世界的东方巍然屹立,是全球重要安全稳定因素。正如《决议》指出的,“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平发展,统筹国际和国内、发展和安全,积极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扩大合作、增强共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世界实现更高质量的互利共赢。
斗争与团结的关系
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这两个“坚持”蕴含着斗争和团结的辩证关系,体现出我们党善于团结最大多数,找“最大公约数”、画“最大同心圆”。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在艰苦斗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的,从来不怕斗争、不怕牺牲。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180多年近代史、100多年党的奋斗史、70多年新中国史、40多年改革开放史中,深刻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打铁必须自身硬”等道理,善于运用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凝聚起共同奋斗的最大力量。中国承诺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我们是世界大国中唯一没有通过战争、殖民等手段实现自身持续快速发展的国家。广阔的地球完全可以容纳各国共同发展,不应成为某一国霸权横行的天下。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总有一些国家和势力受利益左右和偏见影响,视中国为敌人和威胁,千方百计阻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斗争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随时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斗争和团结统一起来,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汇聚起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磅礴伟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
坚持自我革命,坚持开拓创新,这两个“坚持”蕴含着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
自我革命解决党永不僵化、永葆生机活力的问题;社会革命解决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好适应生产力的问题。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给出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党历百年而弥坚的奥秘所在。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是伟大社会革命第一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拓创新“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党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完善和发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都贯穿着开拓创新的主线。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把执政为民打造成“接力赛”而不是“拳击赛”,一个接一个制定“五年规划”并按期完成。现在,我们进入了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既善于改造客观世界,也善于改造主观世界。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保持战略定力,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守正创新精神健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作者:朱松华,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团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