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启程
以系统而深刻的思维及思维成果看,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轻而易得的,必然要经历一个从生发、萌动到行进、达成的过程,必然要历经一番艰辛、考验甚至煎熬、折磨的淬炼。也正因如此,思想才让人倍感珍贵,思想才愈显其不俗与非凡。考察思想一路成长的旅途,无疑应当从其最初的启程着手,看看思想是从哪儿、由何处开始的。
查看一种事物(包括观念存在)的情态出现及境况演变,人们常常在原因与结果的关联中去寻找,这是应当的、必须的。但其中有两点应予注意:一是直线式、对应式地探求,即由甲到乙,判定是甲导致了乙。这种线性思维方式固然有其适用范围与对象,但若作为一个公式套用到复杂的现实过程中,却难免有机械主义、形而上学之弊。二是因实际情况的复杂与丰富,将思维延展开来、呈扇形发散,罗列出事物由来的一系列原因,且又不分主次、不能抓住要领。这种扩展性思维看似全面,却也可能让事物的出处淹没于一片繁茂芜杂之中。这两点,对于我们把握思想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给予一种方法上的启示。
思想何以肇端、缘何起始?已有的基本论断,如“实践决定认识”“观念反映现实”“主观来自客观”等,已经揭示出它的主线端倪,让我们已见其大体眉目。这虽然能够给予我们以方向性判断、底线性认知,给予我们以唯物主义的正确立场,但却仍只是一种总体性把握,是一种原则性的方法遵循。要探究更为具体的机理与路径,我们的思考还必须往深里走、向细致去,由以发现那影响思想之启程、对思想的生成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因素。这方面的影响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往往是多因素的集合,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现实需要构成思想启程的基础性条件。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是在不断克服阻力、解决问题、寻求方向和动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同时又是不断提出需要、不断满足需要、不断生发出新的满足的过程。现实需要成为社会活动的推动力,同时也成为人类思维的推动力。“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在讲到科学的发展顺序时说,是游牧和农业种植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是城市建筑业和手工业的需要产生了力学,是这一切加上航海和战争的需要产生了数学并促进了数学的发展。需要在科学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印证着它对思想的引导作用。站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看,思想关注什么、瞩目什么,都是由现实生活、历史实践及其需要所决定的。
其次,时代之问成为思想启程的针对性议题。如果说现实需要尚是思想启程的大背景的话,那么,由现实需要进一步凝练、聚焦而提出的时代之问,则是思想在启程之时的关注重点。时代之问是现实需要凝结而成的议题、是时代发出的最强音、是时代最真切的呼唤。时代之问牵引思想的注意力,思想的触角必然要向其聚拢。资本家与劳工群众的对立何以发生又将走向何处,最终以怎样的方式去解决?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的近代中国如何救亡图存,怎样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类似的时代之问,催生了思想上的纷争与探求,辨析着思想的真伪与效能,也孕育造就出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伟大思想。时代之问生发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与人类实践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探究并回答时代之问,恰是思想的职责与使命。
再次,社会关注、公众期待与舆论营造出的氛围,亦是思想启程不可或缺的促进因素。真正服务人民大众、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不是隔绝于社会、封闭在书斋里的闭门造车;它与社会关注、公众期待与舆论营造出的氛围密切相关,既深受激励并借以成势,又备受瞩目并引领走向。社会对现实需要的关注,公众对时代之问得以解答的期待,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心理声援,凝聚起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其中,先行者的奉献、亲历者的付出、探索者的查究弥足珍贵,给予思想启程以观念上的扶助及路径上的勘探。借助社会的关注与公众的期待,思想的出发颇多庄重与严肃;站在前人和同时代人已有的实践探寻和观念共识的基地上,思想的起点愈见其坚固而扎实。人类思想史的发展是这样,解答时代之问的历程也大抵如此。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即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唯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创立。”“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依据上述前提条件和基础准备,思想应在启程之际。“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实际上,静态的基础条件与动态的历史过程之别,仅在理念上进行梳理时尚可清晰辨认,真正见于现实境况那儿却几近浑然一体,于实际进展途中亦是水乳交融。当我们论及现实需要、时代之问及社会关注与公众期待的时候,思想的种子已植入其中,思想的萌动已悄然生发。只不过,这颗思想的种子与它的萌芽生成,还需要一个关键性的要素为之注入生命活力,为之激活发育成长的内在基因。这个关键性的要素,就是思想的主体、思想的创立者,就是主体自身的执着坚韧、积极探索与勇毅前行。
人是万物的灵长。设若离开了人,哪有思想的产生与存在,即便再充足的基础条件和再急迫的现实需要,也都将荡然无存、化为乌有。思想本身呈显出鲜明的主体性,尤需我们充分关注主体本身,充分重视主体的作为与主体在主观上的努力。这不是唯心主义,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强调的。思想于启程之际,主体探索者的自觉、主动,主体创立者的抱负、意志,都是不可或缺的。主体具有的职责意识与担当精神,主体自身的坚韧特性与顽强意志,主体持有的执着热爱与奉献追求,对于思想的启程至为关键,对于思想的建构具有决定性意义。孔于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科学是要求人们为它贡献毕生的。就是有两次生命也不够用。科学需要人的高度紧张性和巨大的热情。希望大家在工作和探索中都能热情澎湃。”历史上每一位有影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无一不是怀着对真理的热烈追求,无一不呈显出对科学探索的专心倾力。思想主体的责任感和能动性,是思想启程的根本要素,是思想建构的核心所依。思想的启程,是思想者的出发;思想的建构,是思想者的创造。
启程,亦作起程,意为动身远行。思想的成长是一次长途跋涉的旅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好第一步最为重要。思想在启程之际,带上了现实需要的嘱托,牢记着时代之问的期待,在社会公众的守望中,踏上了一条注定是要费尽心血的艰辛之路。这是一条通向真理的路,是一条通向信念的路。唯有矢志不渝、锲而不舍,思想才能走进更为广阔的天地。(商志晓)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