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重塑区域发展新格局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1-21 08:44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作出推进郑州都市圈提质扩容、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等决策部署,重塑了我省区域发展格局。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对我省区域发展战略和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是把握新发展格局挖掘我省城镇化建设潜力和发展动能作出的战略考量,为我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认真贯彻。

  一、充分认识重塑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意义

  我省要在“双循环”中成为中高端、关键环,必须遵循规律、把握趋势。此次党代会报告洞察区域发展新趋势,基于我省发展实际,顺势而为对全省发展格局作出调整,对加快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一)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大要求的创造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并指出有条件的中西部省份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特别是,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提出了“打好新型城镇化这张牌”“县域治理‘三起来’”等重大要求,为我省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三五”期间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68个百分点、迈过了55%大关,但较全国平均水平低846个百分点,仍处于较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和系统思维,作出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加快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的安排。这一系列牵引性、变革性、针对性的战略举措,必将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坚实支撑,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河南落地生根提供坚强保障。

  (二)这是顺应产业和人口转移趋势的客观需要。随着新兴技术突破变革、流通体系加快完善、平台经济加速兴起,产业和人口版图加速向大城市及周边地区布局,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在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支点、门户和载体作用日益凸显。我国24个千万人口级都市圈,以占全国67%的土地集聚了约三分之一的常住人口,创造了超过一半的生产总值。我省郑州发展势头强劲,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显著,从“六普”到“七普”郑州常住人口增加397万,占全省总增量的74%,郑州及周边开封、许昌、新乡、焦作一体化态势明显,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占全省比例分别为38%和32%,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等与郑州的产业、交通等联系也日益密切,以上9市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分别达到全省的60%和47%,规模体量优势突出。顺应这一趋势,本次党代会报告立足进一步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引领作用,将豫中地区的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纳入了郑州都市圈范围,推动郑州与周边城市“1+8”融合发展,有利于在更大范围统筹资源要素,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图1 2020年国内部分都市圈生产总值对比因南京都市圈包括了安徽省的芜湖、马鞍山、宣城等市,不再测算都市圈面积、人口、GDP占全省比重。

  图2 2020年国内部分都市圈常住人口对比

  (三)这是构建多极支撑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的迫切需要。国内外发达地区发展动力多极化态势明显,比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的纽约和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国内江苏的南京和苏州、无锡、徐州,浙江的杭州和宁波、温州,均形成了多中心的发展格局,有力促进了区域整体发展效能提升。中部地区的湖北、山西等省份也在着力培育多个副中心城市,特别是湖北副中心城市宜昌、襄阳经济总量均在4200亿元以上,超过我省南阳、逼近洛阳。河南作为生产总值超5万亿元的经济大省,有条件、有必要在做强做优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同时,建设多个副中心。洛阳是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与济源、三门峡联动发展持续推进,对全省发展的增长极作用初步显现;南阳地处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交汇处,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生态本底等优势明显,常住人口、生产总值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3位,郑万高铁、宁西铁路和规划的南信合高铁、呼南高铁等战略通道交会,唐白河航运工程建成后将实现“通江达海”,与成渝双城经济圈、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地历史渊源紧密、合作空间广阔,具备打造省域副中心的现实基础。本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动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向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迈进,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有利于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形成“一主两副”三极支撑、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四)这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东部、中部、西部各板块内部和有的省份内部发展分化现象明显。我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数量均居全国第2位,转型发展压力大。大别山、太行山革命老区面积范围广、人口规模大、发展基础弱,涉及我省34个县(市、区),大多位于省际边界地区。这些都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必须统筹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发挥副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等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豫西、豫南、豫东和豫北四大板块城市组团式、特色化发展,推动省际交界地区由区划边缘向区域枢纽、开放前沿转变。这有利于深化与国内其他优势地区对接联动,“西进”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南联”密切与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联系,“东引”构建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北通”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南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外大循环战略链接提供坚实支撑。

   二、准确把握重塑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内涵要求

  重塑区域发展新格局关键在于坚持龙头带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统筹好“起高峰”和“成高原”,夯实基石、树牢顶梁柱、架起横梁,构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大厦。

  (一)县域经济是基石。我省县域改革发展起步较早,取得了重要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推动县域经济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底盘。2020年,我省县域行政区划面积、常住人口、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的85%、70%和613%,全国百强县占七席、中部地区第一,但还存在城镇化水平低、产业基础薄弱、体制机制不活、城乡发展差距大等突出问题,这些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难点也是突破点。新发展格局下的县域经济是以统一市场为背景,在细分市场中瞄准产业链、供应链的某一环,持续培育壮大规模体量的新型经济模式。必须充分认识到县域活则省域活、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稳则省域稳,加快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着眼“双循环”构建现代产业分工体系,深化放权赋能改革,打造一批经济强县,再现当年“十八罗汉闹中原”的生动局面。

  (二)中心城市是顶梁柱。当前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本质上是城市之间的竞争,中心城市正在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从全国看,2020年23个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城市,集聚了全国22%的人口、贡献全国38%的GDP,资源要素集聚和规模体量效应突出;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西快东慢,郑州、武汉、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增速领先,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从我省看,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以“米”字形高铁为骨架的城镇发展密集带,中心城市总体实力较强,2020年有9个城市进入全国生产总值百强、有10个城市进入常住人口规模前100名,数量均居中部地区第一位。但城市发展层次水平不高、中心城区带动能力弱等问题较为突出,进入全国生产总值百强的9个城市中有5个集中在后22名,省辖市中心城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39%,周口中心城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的10%左右(未将淮阳纳入),郑州中心城区面积仅列全省第10位,发展空间制约明显。必须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优化行政区划设置,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增强城区外溢型经济发展能力,推动全省中心城市高峰迭起、群峰竞秀。

  图3 全省各省辖市中心城区生产总值占比情况考虑到2020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图中采用2019年GDP数据。

  (三)区域联动是横梁。随着高速铁路网、通信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为区域间互联互通和联动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进入新发展阶段,提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效能、释放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关键在于强化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牵引的联动发展,重点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处理好市与县之间的关系,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和县域发展的融合度。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发展带动能力显著,整体上呈现“市强县也强”的发展规律,比如,上海周边涌现出了昆山、张家港等一批明星县(市),我省进入全国百强的7个县(市)中有6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个县(市)中有4个位于郑州周边。必须坚持把中心城市带动和县域经济支撑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做强中心城区的同时,推动县域深度融入中心城市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打造“火车头+动车组”强劲持久的动力系统。另一方面,处理好市与市之间的关系,着力增强中心城市之间发展的协同度。主要是以郑州都市圈和豫西、豫南、豫东、豫北四区协同建设为抓手,围绕破解资源要素流动行政壁垒制约,建立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科创共育同强、产业协作同兴、基础设施互联同网、公共服务互惠同享,强化城市间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培育各具特色的发展引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三、全面落实重塑区域发展新格局决策部署

  切实把省委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务实行动,以重塑区域发展新格局开创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两个确保”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一)围绕龙头引领,加大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力度。坚持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强化科技创新、枢纽开放、教育文化、金融服务等功能,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着力打造创新、先进制造业、开放、人才“四个高地”,努力在国家中心城市序列中提质进位。推进郑州都市圈提质扩容,制定新一轮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快郑开同城化和兰考融入进程,做强郑汴许核心,高水平建设郑开科创走廊等都市圈重点产业带,统筹推进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强化基础设施体系高效联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动“1+8”市融合发展。

  (二)围绕区域联动,强化副中心城市建设和区域协同发展。推进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向万亿级迈进,强化创新和产业双轮驱动,培育壮大文旅文创支柱产业,打造智能农机、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完善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的规划和政策体系,抓好南阳机场迁建等重大事项,加快张仲景国医大学、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精密制造、生物医药等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提升城市规模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做强市本级经济,优化各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设置,推动各类国家、省级开发区和功能区整合提质。完善协同区联动发展机制,加强跨市域交通对接、功能衔接和产业链接,提升豫南、豫西、豫东和豫北四大板块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

  (三)围绕筑牢底盘,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整合完善开发区体系,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改进考核评价,培育壮大1到2个主导产业。推进县城提质扩容,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培育发展一批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推动符合条件的地方撤县设市、撤县(市)设区。培育发展一批镇区常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中心镇,引导农民就地城镇化。深化放权赋能改革,赋予县(市)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面推行省财政直管县改革,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四)围绕韧性宜居,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以打造数字孪生城市为引领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拓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智能化创新应用。树立紧凑城市理念,强化规划协同,优化空间结构,塑造特色风貌,合理设置开发强度,主动为未来城市发展留足空间。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支持郑州等创建国家和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重大项目,争取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加强城市“里子工程”“避险工程”建设,开展城市生命线补短板工程,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全面排查整治燃气设施安全隐患,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和区域应急联动机制。

  (五)围绕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打开“城门”、放开“乡门”,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和覆盖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科技成果入乡转化,促进“人、地、钱、技”在城乡双向流动。持续深化许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探索,选择鹤壁、济源等具有良好改革基础的市县设立一批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作者何雄系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