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端发力推动调水工程高质量发展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22-01-26 09:16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系统总结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的总体要求。据不完全统计,1949—2019年我国已建、在建、拟建不同规模的调水工程共计400余项,设计年引水量总计约1700亿立方米,调水工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部分调水工程存在调水区和受水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制约了工程后续高质量发展。
  调水区和受水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调水区和受水区犹如调水工程之两翼,二者以水为纽带相互影响,如不能统筹谋划、相互协调、协同推进,可能产生调水区生态环境恶化、受水区产业结构固化而用水强度增长的不利局面,背离调水工程建设初衷。
  其一,调水区保护与发展矛盾有待化解。对于调水区来说,水资源调出可能引起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变化。一方面,水资源外调使得涉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应降低,如何维持和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成为一个难题。例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虽已取得重大经济效益,但近年来每年枯水期汉江中下游水质均发生异常情况,先后出现过3次大范围较严重的水华现象,且发生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污染范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为维持供水水质,调水区传统产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可能导致当地部分居民生计受到影响。调水工程建成运营后,传统农林牧副渔业、工矿业发展受到限制,增加了招商引资难度,原住居民往往从生态保护中获益较小,难以摆脱对传统生产经营活动的生计依赖。例如,在大通河下游连城盆地和河口地区,有一批国家重大、重点企业直接从大通河取水,但由于从大通河引水的工程项目颇多,致使水量紧缺且水污染严重,当地产业发展严重受限。
  其二,受水区传统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对于受水区来说,如不能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将可能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一是部分地区用水效率有所降低。随着可用水量增加,节水的紧迫性降低,不利于激发全社会节水意识。例如,部分受水区浪费水的现象较为普遍,“关不紧的水龙头”、“漏水的马桶”、大水漫灌的农田等都造成了水资源的流失。二是传统产业结构固化。部分地区需要抓住可用水量增加的契机,坚持以水定产,进一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做到“有多少汤泡多少馍”。例如,作为诸多调水工程重要受水区的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地区之一,尽管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一直严控高耗水行业的新增产能,但截至2021年3月,京津冀地区在纺织、造纸、石油石化、钢铁、电力、化工、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仍有企业6400余家。三是缺少跨区域协调。由于缺少有力的流域/跨区域协调,部分地区间未能就跨区域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达成一致。部分调水工程的调水与发电、航运、生态用水等存在矛盾,有的工程甚至擅自改变调水功能。例如,个别地区以引黄调蓄灌溉、民生供水为名,大量引用黄河水行“人工造湖”之实,加剧水资源短缺。
  以调水工程为纽带重塑区域发展格局。新时期,要深入分析调水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十六字”治水方针,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保障民生底线、促进绿色发展,推动形成调水区与受水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布局,建设造福人民的调水工程。
  首先,建立调水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调水区应进一步转变思路,由主要提供水资源向提供优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转变。依托洁净水源、清洁空气、适宜气候等自然本底条件,建立调水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充分盘活各地水资源、提升水标准、激发水优势、开发水文化,让生态保护者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能够收获金山银山。一方面,倒逼高耗水、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能退出,为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康养开拓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缓解保护资金短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防止返贫,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打造水产业链。以供水为主线,优化发展节水、雨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生态修复、高端饮用水、水文化等产业,做好水产业的系统部署与协同发展,培育调水区绿色转型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锻造并延伸水产业链。二是建立健全调水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体系。健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价值评价机制、经营开发机制、保护补偿机制、价值实现保障机制等,构建调水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条件。三是建立调水区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降低生态产品生产、交易与消费成本。四是打造特色鲜明的水源地生态产品公用品牌。建立和规范生态产品认证评价标准,将各类生态产品纳入品牌范围,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提升生态产品溢价。
  其次,建立受水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受水区应将节水作为根本出路,要在全面加强节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前提下,加强需求侧管理,以调水工程建成通水为契机,为受水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水动能”。通过打造关键水源,为当地居民提供安全水、放心水、优质水。通过河道生态补水、河道修复,缓解因水资源过度开发而导致的生态问题,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质量;通过改变受水区供水格局,根据涉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制定以水价及税费改革为中心的经济政策框架。推进水流产权确权登记,完善水权交易制度,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加快涉水综合税费改革,涉水信贷、保险、证券等制度创新。二是进行受水区绿色转型发展战略布局,突出产业绿色化。严控产业资源环境绩效准入标准、制定水友好产业发展政策,促进节水、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以及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形成产业绿色供应链。三是完善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受水区水资源调配、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涉水执法监管的跨区域协调机制,建立优化涉水产业空间布局的引导机制,协调跨区域保护与发展的重点问题。四是建立长效的流域治理投融资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商业模式及其应用,完善费用分担机制和政府担保,探索多层次多模式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区域涉水项目第三方评估机制和程序,加强政府监管等。(张丛林 乔海娟)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