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赋予党的群众路线新高度

来源:人民论坛网
时间:2022-02-09 15:56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伟大成就的过程中,群众路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赋予党的群众路线新高度,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党的群众路线新视野,以人民为中心赋予党的群众路线新内涵。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群众路线的贯彻面临一些新情势、新挑战,需要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作出与时俱进的应对。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赋予党的群众路线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是立足于现代化的具体实现形式,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的新概括。从内在规定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包含了现代化各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同时又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其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并明确要求“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这一论述阐明了群众路线和国家治理之间的密切关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最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吸纳政治参与,凝聚改革共识,是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和关键机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提出,要求我们必须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审视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问题,赋予了党的群众路线以新的历史高度。

  在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通过党组织对社会的再嵌入、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群众路线的制度保障等新思路新举措,多管齐下、协同治理,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守正创新。

  要强调组织嵌入。针对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党组织在部分“两新组织”的形式脱嵌,以及部分单位市场化转型后出现的实质脱嵌,要从形式上的组织全覆盖和实质上的活动全覆盖两个方面入手,着力推动党组织对相关经济社会组织的再嵌入,在此基础上实现党对整个社会的再组织化,为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在组织全覆盖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实现党组织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嵌入;在活动全覆盖方面,要创新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使党组织真正聚焦群众需求开展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需要指出的是,在党组织嵌入的同时,还必须着眼于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大力培育和带动相关社会组织的发展,避免单位制社会转型之后整个社会陷入原子化状态。

  要突出政治功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新时代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此前强调“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做法。从内涵上看,服务型党组织更加强调党组织对民生需求等方面的回应,而突出政治功能则意味着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对群众的政治引领作用,强调党组织作为先锋队必须带领群众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群众中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当然,由于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外,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强调党组织的服务导向并不存在实质性矛盾,相反,党组织要获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必须充分发挥其服务群众的功能,并且要立足这一基本定位,在扎实服务群众中更加充分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引领群众的政治功能。

  要强化制度保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局限在党的作风建设范围内,被作为一种领导作风或者工作作风来看待,这使得群众路线的贯彻情况一定程度上受制于领导的看法和注意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从顶层设计上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化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立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需要,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要求和实现方式上升为具有约束力的党内法规制度规范和国家法律制度安排,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主体地位,从制度上规范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防范党脱离群众的危险。(作者:张洪松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成都市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副主任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