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提升对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水平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2-11 14:51

  引言

  为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亟需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在支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后疫情时代,加大金融对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有助于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中国2020年首次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国家持续加大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布局力度,加快我国迈向生态文明的步伐,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方针政策。河南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应积极响应国家碳减排号召,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全力发展绿色金融,加速实现产业基础合理化、高级化、绿色化。

  结合河南省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产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发展现状,挖掘影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的因素,梳理、扩展和丰富现有金融支持理论,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农业、绿色发展产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构建河南省“产业+金融”协同发展新格局。

  一、河南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

  (1)农业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

  由于河南省农村地区发展、教育水平落后等多种原因,河南省支持农业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和保险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整体稳定,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在河南省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中,农商银行网点数量高达5068个,网点遍布全省的各个村镇。从保险市场来看,河南省农业保险市场总体发展较快,从2014年到2018年仅4年间,农业保险深度就增长了3.7倍,保险密度增长了4.48倍,增长速度较快。2013年河南省颁布《农业保险工作方案》对补贴险种、保险费率、补贴方式进行了调整,即使在短期内使农业保险深度出现了明显波动,但合理的调整有效促进了后期河南农业升级、产业兴旺及健康发展。2015年,中原农业保险公司成立,并且该省《2016年农业保险工作方案》颁布,使得2014年回落的两项指标被迅速拉回,此后便涨势迅猛。由此可见,河南省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与经营主体带动、及时政策调控是分不开的。

  (2)绿色产业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

  绿色信贷在河南省金融支持绿色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河南省一直加大对清洁能源、低碳生产技术的贷款投放,着力于循环经济、环保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省内的兴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并将绿色信贷纳入到循环授信贷款业务中。

  绿色债券近年来得到初步发展,且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河南省在2017年开始首次发行绿色债券,发债规模逐年上升,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发债类别包括金融债、企业债及公司债,金融债发行数量相对较多且更多选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发债主体有城市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股份有限公司,如中原银行、兴业银行、郑州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在这些银行中发行规模最大的是郑州银行,累计发行绿色债券规模达到250亿元,其次是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发行规模为120亿元。

  (3)科创、小微企业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

  2021年,国务院先后部署《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等政策,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河南省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初步构建。河南省以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平台服务为主线,逐步建立起了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为支撑的科技金融投融资体系,为有着不同融资需求、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科创、小微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从结构上来看,金融业发展呈现出以间接金融为主的特征,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的规模占比仍然较低。近几年的河南省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可以看出,企业融资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平均达90%;而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的规模占比仍然较低,近5年平均仅占8.92%。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持续增长,2020年为16219.7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占总负债的比重也较为稳定,2020年最高为17.34%,表明近几年在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小微企业信贷余额稳定增长。

  二、河南省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问题分析

  (1)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涉农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单一且趋同,缺少针对重点领域和特殊主体的信贷渠道,农业科技投入以及水利基建设施等方面的金融产品不多,不能满足市场主体的多样化融资需求。由于农业经营者缺少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农村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农户资信证明力度不足,导致中长期大额信贷服务支持力度不足,农村贷款不良率偏高。而且由于农村金融收益低,金融机构服务意愿和效率低下,审批程序耗时耗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同时,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的重要责任,农业保险覆盖面窄、保额小且分散、产品种类单一,无法满足高风险特征的农业保险需求;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够健全,不能有效分散农业风险。同时农民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程度认识不足,缴保费意愿极低,以及小农户分散经营的特征都提高了农业保险的运营成本。

  (2)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河南省绿色金融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是绿色金融的实施主体单一,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缺乏其它多元主体例如保险、基金、期货等相关金融机构的参与,其间未能形成有效沟通机制以及互联共建合力。二是绿色金融的实施手段单一,以信贷为主,绿色债券发行目前尚处于试探阶段,碳交易、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证券发展更加缓慢,且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发展路径,融资的成本较高,针对性的融资工具及手段缺乏,未形成扶持绿色金融发展的市场合力。另一方面,发展绿色金融的意识薄弱,绿色投资与消费意识有待提升。河南省农村地区居多,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远低于一线城市及发达地区,加之对于绿色金融及普及宣传力度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渠道去了解绿色金融产业,在消费过程中也很难考虑是否绿色、是否节能环保,导致绿色金融在推进过程中出现多重困难。

  (3)金融支持科创、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河南省科创、小微企业起步较晚,经济实力偏弱,主要表现规模变小,其资本实力不足、缺乏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才,以及创新能力不足三个方面。资金实力不足直接导致其经营不畅,无法持久,是造成省内科创、小微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另外,省内大部分科创、小微企业的管理人员基本是技术或操作人员出身,缺乏管理意识,无法对企业实现科学管理,也是造成河南省科创、小微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偏低的另一主要原因。省内科创、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在其进行技术改造、创新高科技产品,及人才招揽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其自身创新能力较低,对高技术人员的补充能力也较低,直接导致了我省科创、小微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的结果,严重阻碍着科创、小微企业的发展。在三个问题中,资金实力不足,又是造成其业务拓展能力弱、招揽人才能力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低的主要原因。

  三、河南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支持提升路径

  第一,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厘清职责权利和发展定位,提供差异化、特色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应提升服务效率,建立专门服务乡村振兴的部门,开展创新线上业务,高效满足分散性强的农村主体的融资需求,增强涉农信贷的针对性和可得性。积极提升保险在农业中的地位,创新保险产品,支持新型农业保险发展。同时,要防范潜在重大风险发生,推进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的建立,完善风险评估和缓释体系,优化风控流程。

  第二,建立绿色发展创新基金,创设碳减排投资支持税制,减轻企业绿色生产设施投资税负,并积极尝试创新研发税制改革,加快推进低碳转型融资支持、绿色发展融资支持,充分发挥省内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风控优势和专业引导能力,实施强制性绿色保险政策,开展强制责任保险试点,联合环保部门发展绿色保险业务,提高企业环保意识。此外,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上,可尝试建立碳交易市场,促进优化碳资源的合理配置,刺激绿色经济加快发展。

  第三,鼓励科创、小微企业大力创新,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化解小微企业、科创企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监管、司法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开发多维度创新体系,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发展的特点,建立差异化的金融支持体系,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专门风险控制和考核激励体系,开展融资服务创新,鼓励保险机构为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保障,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推动金融机构的产品服务创新,推出适应小微企业及科创类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的金融产品,将金融产品服务融入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阶段。

  【作者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方磊 吕慧婕 陈悦   本文系2021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编号:2021JC32)部分研究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