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形势、新理念 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2-22 09:53

  2022年2月14日,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承载着极为关键的重要使命。在新时期背景下,要立足新形势、新需求,重点以突出“六高三新”为主攻方向、打造“五大载体”为引领、推进“六大工程”为抓手,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一)突出“六高三新”,构筑乡村振兴新格局

  一是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方式绿色化、产品品牌化方向,建设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二是确保乡村建设高水平规划,综合考虑全省村庄的多样性、区域性,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按照村庄分类,针对城郊融合类、拓展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整治改善类、搬迁撤并类村庄的不同发展特点,探索各具特色的模式路径,分类推进乡村建设。三是确保经济高能级循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现代农业总产出超万亿元;以优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培育千亿级农业全产业链经济。四是确保农户获得高成长收入,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生态经济、电商经济、文创经济、养生经济等,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增加农民创业收入。五是确保农村居民高品质生活,以打造“千村精品、万村景区”为目标,推动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农村生态宜居环境和农民社会保障,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六是确保农村高效能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联动体系,建设善治示范村,开展无案件、无诉讼、无信访“三无”村建设,深化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深入推进村务公开“阳光工程”,打造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善治乡村。七是加快形成新技术驱动,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作用,推进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提质增效,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研发高效低耗低成本、绿色生态循环新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八是加快形成新模式引领,推动农业全链条科技化改造,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组织开展“千企兴千村”“万企帮万村”行动,实现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九是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构建城乡一体、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有序自由流动。

  (二)打造“五大载体”,塑造乡村振兴新动力

  一是以中原农谷为载体,围绕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等全产业链条,以黄河为主轴,整合沿黄地区优势创新资源,打造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种质资源库、粮食加工科技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实现生物育种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和关键技术、新品种选育的重大突破。二是以洛阳现代农机装备为载体,围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发展需求,打造“互联网+共享+农业装备”产业体系,建立“企业为主体、产业联盟为依托、市场化应用为导向、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创新应用模式。三是以漯河食品产业“三链同构”为载体,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强化龙头企业和产业生态培育,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生产基地和贸易平台。四是以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载体,围绕建成“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全面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园区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升级,建设集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一体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链环环相扣的智能化园区。五是以南阳农产品出口平台为载体,围绕“引进来”与“走出去”发展战略,发挥传统农产品出口优势,按照“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打造一批具有较大规模、较高层次、较强带动能力的名牌企业和产品,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区。

  (三)推进“六大工程”,厚值乡村振兴新优势

  一是推进粮食核心竞争力提升工程,扭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防止“非农化”、“非粮化”,加快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农业供给安全实验室等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是推进农业开放发展工程,构建高水平农业开放新经济形态,加快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境外重点农业合作园区建设,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食品企业和科技研发机构,形成品牌宣传、产销衔接等项目合作。三是推进农业经营主体“雁阵”培育工程,以粮食全产业链集聚“雁阵”势能,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链主”作用,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头雁”引领、返乡创业“归雁”融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乡土雁”跟进、小农户“鸿雁”参与的关联紧密、衔接有效、耦合协同、联动发展的有机整体。四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工程,深度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推动产业创新和业态创新,培育创造新供给、引领新消费、形成新动能;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农业科技园、农民创业园建设,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载体,融合发展关联产业。五是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工程,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鼓励农村集体采取股份合作、产业联动、定向帮扶等多种形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发展。六是推进乡村营商环境优化工程,深化农业领域“放管服”改革,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市场布局,加大平台建设,引进先进要素,加强科技合作,吸引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

  (作者:刘依杭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编辑:王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