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地域模式探析

来源:区域经济评论
时间:2022-02-25 10:50

  摘要:在连续对河南11个省辖市超过30个县(市)现场调研和对上海、重庆等5个省(市)调研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河南乡村产业振兴的平原农区确保粮食安全模式、丘陵山区全域旅游模式等10种地域模式。根据对10种乡村产业振兴地域模式发展特征的研究,可以发现,河南乡村产业振兴地域模式丰富多彩,乡村产业振兴地域模式必须因地制宜,乡村产业振兴地域模式运行一定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则,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乡村产业振兴对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意义重大,乡村产业振兴一定要加强基层组织领导。

   关键词: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地域模式;河南

   一、引言

  根据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经济改革促进与能力加强项目(TCC6)“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探索与政策支持研究”(B06-2019)子课题研究的需要,笔者参与的课题组从2020年5月初开始,想方设法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主要以现场综合调研的方法,夜以继日奔赴南阳、驻马店、新乡、洛阳、信阳、濮阳、焦作、商丘、鹤壁、安阳、济源等11个省辖市超过30个县(市)深入基层调研,还先后到上海、重庆、江苏、湖北、山东等省(市)进行了针对性调研,学习与吸取到来自生产一线的海量新信息,开阔了研究视野,进一步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重大战略意义。

  所谓地域模式,在本研究中是指在县(市)、乡(镇)、村等行政区域之内形成的有一定代表性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这种逻辑推理,乡村产业振兴的地域模式,就是在县(市)、乡(镇)、村等行政区域之内乡村产业发展与较快提升当地百姓收入水平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

  二、河南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地域模式

  对调研了解的乡村产业振兴的各种发展模式进行整理、筛选与归纳,笔者认为河南乡村产业振兴的地域模式主要有以下10种类型。

   1.平原农区确保粮食安全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河南等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对全国的影响举足轻重。“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必须确保粮食生产规模。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对河南确保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大胆实践,探索出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平原农区粮食安全供给模式。

  河南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天下粮仓”。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与加工,始终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积极作为。2020年,河南省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粮食总产量1365.16亿斤,比上年增长1.9%,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2%,确实不负重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平原农区,大部分县(市)均不负众望,以新方法努力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

  河南永城地处豫东平原,常住人口为12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15万人,耕地面积为206万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达320万亩,素有“豫东明珠、中原粮仓”美称。近些年,永城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39.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7.9%,落实“藏粮于地”的要求。引进农业高新科技,推广农业集成技术,落实“藏粮于技”的策略。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科学管理,把粮食生产做成了精细化的产业,既保障了粮食稳产高产,又促进了粮食生产与加工的高质量、高效益、绿色化发展。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13.7亿公斤,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3.0%以上,创历史新高。同时,围绕“豫东大粮仓转型升级豫东大厨房”“从田间到餐桌”小麦全产业链紧密衔接工程,企业经营实现了优势面粉加工向主食加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等的延伸拓展,初步形成了“种植—面粉—面制品”产业链,从“面粉城”成功转向“食品城”,过去的粮食生产转变成现在的粮食产业,经济社会效益大幅度提升。

  豫北的延津县常住人口为45.7万人,土地面积为886平方千米,地处黄河岸边的华北大平原,粮食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多年来,在优质粮食生产方面大胆探索、系统运作,按照粮食生产产业化的方向,闯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小麦经济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现种植优质小麦面积100万亩,小麦品质各项指标媲美加麦和美麦。其中,建成强筋小麦生产基地50万亩,被国家质检总

  局确定为“全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牌创建示范区”。依托优质小麦资源优势,形成了以小麦食品加工为主业的产业聚集区,园区入驻食品加工企业48家,并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小麦全产业链产销衔接试点县”“国家优势制种基地县”等,在以小麦生产与加工为支撑的乡村产业振兴中日益展现出勃勃生机。

  地处豫北平原的滑县也是闻名全国的粮食生产大县,是河南粮食生产第一县。2020年,小麦种植面积为181万亩,平均亩产达555.8公斤,比上年增长3.3%,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有四个:一是粮食生产条件优越。这些粮食生产大县,均地处华北大平原,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热条件适宜,当地老百姓有比较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积累,善于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当地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在当地的常年工作安排中,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供给放在特别突出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持续给力,稳定扩大高标准农田面积,为“藏粮于地”奠定了基础。三是在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方面下硬功夫。发挥当地农业基础好的传统优势,做好先进技术引进推广工作,落实国家“藏粮于技”的要求。四是延伸产业链条。从过去生产粮食,到后来的粮食初加工,以及近几年大规模的食品加工和网络销售,形成“粮食生产+粮食加工+食品生产+网络销售”的越来越丰富的产业链条,推动粮食生产产业化,提升粮食产业的整体效益。

   2.丘陵山区全域旅游模式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生产要素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有机整合,集中力量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调研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为推进旅游业改革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全域旅游”,并成为两会热词,引起全社会重视。河南中西部地区主要是丘陵山区,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条件。近些年,经过各地积极探索,初步在部分县(市)形成了比较切实可行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河南利用大别山区、伏牛山区、太行山区的地理资源优势,抓住全民休闲旅游热潮兴起的历史机遇,在一部分丘陵山区县(市)探索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视察调研的新县,地处河南南端大别山腹地,是鄂豫两省接合部,总面积为161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29.1万人。该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也是国家生态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重点县。近年来,新县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依托丰富的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资源,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工作思路,树牢“旅游兴县、旅游富民”发展理念,认真做好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打造旅游强县富民大产业,走出了一条以文旅融合引领全域旅游、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域旅游的“新县模式”。2019年,全县一共接待游客100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7亿元。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县调研考察时指出,新县“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对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栾川县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总面积为24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35.4万人,森林覆盖率为82.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10天以上,是生态旅游和矿产资源大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该县把全域旅游作为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努力将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实现了城市乡村景区化、景区发展全域化、旅居福地品质化,初步构建了游“奇境栾川”、品“栾川味道”、住“栾川山居”、购“栾川印象”的全域旅游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绿色发展新路子。2016年,国家旅游局将栾川模式总结为“全域景区发展型”,在全国推广。2018年,重渡沟带贫模式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2019年,栾川县旅游产业扶贫的做法入选全国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当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63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6.3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16.5%,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果用年接待游客人次与当地常住人口之比作为县域全域旅游接待指数的话,2019年栾川县全域旅游接待指数达46.2,居全省第一位。2020年7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文章《生态饭才是长久饭》,对栾川围绕生态保护发展乡村旅游、带领群众精准脱贫的典型案例点赞。

  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有五个:第一,突出丘陵山区优美生态环境优势。在自然资源上,丘陵山区有大山大岭河流等秘境,适合于春季观花、夏季度假、秋季看红叶、冬季观冰挂的游客需求。第二,挖掘丘陵山区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积淀。融汇大量的传统文化故事,有引人入胜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有吸引城市居民的乡愁记忆等场景。第三,强化全域旅游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县委书记是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的作用,强化对全域旅游建设工作的总体设计和组织推动,最大限度地形成工作合力。第四,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域旅游。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参与到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并从中广泛受益。第五,做优旅游项目。重视全域旅游的宣传,做优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业态,做强品牌,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向金山银山转化,造福当地老百姓。

   3.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乡村是我国“三农”工作的基础,也是基层政权的重要驻地。如果村一级的组织没有经济基础作支撑,就很难长期维护我们的基层政权。所以,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对巩固和提升基层治理至关重要。

  近些年,河南全省按照中共中央四中全会精神要求,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在选准德才兼备的基层带头人的基础上,以各式各样结合当地实际的方法,积极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新乡县地处豫北平原,常住人口为34.8万人,县域面积为393平方千米,为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新乡县注重党建引领,坚持做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有机融合,实现法治乡村、德治乡村、平安乡村有效治理。因为基层组织健全,在基层带头人的带领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出了符合当地需要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新乡县围绕“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促进融合发展”的思路,持续壮大支柱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201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45元,位居全省前列。全县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1%,达到富裕水平。

  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在村领导班子带领下,把一个位于太行山区原来只有595口人、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省级贫困村,发展成11800人入住、2019年人均年收入近两万元的新型农村社区。他们重点抓好三大举措:一是选好带头人。2005年4月,在老支书裴清泽和党员群众的再三邀请下,裴春亮以94%的得票率,当选裴寨村村委会主任。2010年,他又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二是集中力量解决村民住房和用水难题。2005年,裴春亮个人捐资3000万元,带领乡亲们苦干3年半,挖平荒山,不占一亩耕地,建成160套上下两层、每套200平方米的连体别墅楼。2008年冬至,全村153户居民欢天喜地搬进了两层小洋楼。三是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村已发展高效农业1500多亩,结合当地石材资源丰富的特点创建了以水泥为主导产业的春江集团,还发展了红薯产业,创建国家4A级宝泉旅游风景区,建设服装产业园,发展农村电商,共带动周边群众50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如今的裴寨村,在乡村振兴中声名远扬,当地群众都以自己是裴寨人为荣,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该模式主要特征有三个:第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当地有比较强的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让乡村治理“活起来”,对乡村全面振兴影响非常大。第二,选拔好德才兼备、有家国情怀的基层组织带头人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第三,做大做强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长远大计。乡村振兴涉及方方面面,但是乡村产业振兴是头等大事,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直接抓手。

  4.特色种养加产业链延伸模式

  河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在过去粮食资源短缺年代,各地基本上全力以赴发展种植业。伴随着农产品供给形势的好转,在种植业基础上,发展养殖业成为河南很多县(市)的自然选择。进而,依托养殖业发展加工业和服务业,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为乡村产业振兴开拓出新的路径。

  作为农业农村资源丰富的大省,河南各地在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养殖业,在城镇化工业化浪潮推动下,又延伸产业链,发展基于当地养殖业基础的加工业,从而形成了很多地方种养加产业链延伸模式,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

  地处豫南的泌阳县常住人口为67.4万人,总面积为2335平方千米,属浅山丘陵区,境内伏牛山与大别山交汇,长江与淮河分流,总体呈“五山一水四分田”格局,属于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畜牧业发展的县域。当地历来重视畜牧业发展。从1986年开始,由祁兴磊带领的科研团队先后历时21年,于2007年培育成功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该牛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耐粗饲、易育肥、肉用性能好、肉质细嫩、遗传性能稳定等优良特性。当地立足于该品种原产地与对全套技术掌控完整的优势,把夏南牛饲养、加工做成了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标志性产业。通过提升种群品质、扩大种群规模、做大做强产业龙头——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打造知名品牌,当地建成高质量夏南牛饲养加工产业集群。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联结种、养、加工等相关企业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2300多家共谋发展,有2万余户近10万人围绕恒都肉牛产业上、中、下游从业,带动农民种植业年增收3亿元以上,加工业年增值10亿元以上,冷储、运输、物流、科技、餐饮、服务等行业年收入5亿多元,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9年,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产值达4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6亿元,带动夏南牛产业集群实现年产值达120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肉牛养殖、加工基地。

  确山县常住人口为40.3万人,总面积为1650平方千米,属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气候的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地处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全县耕地面积99.84万亩,有86万亩荒山牧坡,90多万亩林间隙地和20多万亩宜牧草场,年产牧草可达20多万吨,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畜牧业发展。确山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加快恢复生猪生产,预计2021年底生猪生产基本恢复正常;扩大肉牛生产规模,2020年年底,肉牛存栏9.45万头,出栏6.65万头;做大羊产业,持续提升北羊中育南运养羊基地的地位,平均每年从北方调运、经过短期育肥再销售到广东等南方市场的羊达到100万只以上,高峰年份达到200万只;建设肉鸽之乡,年出栏60万只以上的优质肉鸽,是豫南“肉鸽之乡”;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建成生猪和肉牛屠宰加工基地。畜牧业着力扩基础、育龙头、补链条、保安全,全县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确山县已经成为全国畜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肉牛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县、全国肉羊集散地,畜牧业发展成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柱。

  该模式最突出的特色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当地种植业发展基础上,立足于地方性特殊地理资源条件,进一步发展养殖业,形成比较明显的畜牧业发展优势,持续延伸产业链,发展成为畜牧产品加工基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成为根深蒂固的乡村骨干产业基地,为提升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提供了就地就业和创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5.地方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加工模式

  河南地处中原,各地农业资源丰富多彩,地方性特色农产品有较好的发展基础。近些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少地方集中力量,开展地方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加工,形成了一批在市场上有重要影响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各地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或者产业技术优势,集中力量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集群,形成了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加工模式,成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途径。

  西峡县地处豫西南伏牛山腹地,常住人口为43.0万人,土地面积为3454平方千米,是河南面积第二大县,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经过持续多年的探索,该县在香菇产业生产加工方面逐步走出了前沿化科研、生态化栽培、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监管、多元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信息化提升、国际化发展和相关产业协同提升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全县有近20万人从事香菇种植、加工和购销,农民纯收入的60%来自香菇产业,香菇年总产量突破20万吨。香菇种植业效益稳定在30亿元左右,与香菇加工、销售等相关的产业综合效益达到200亿元以上。2020年1月1日,“西峡香菇铁海快线(中欧)专列”正式开通,实现了对俄罗斯等欧洲市场的产地直供。目前,西峡县香菇自营出口企业达到100多家,产品远销俄罗斯、法国、德国、美国、韩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国家20多个。西峡县香菇自营出口额2005年不足350万美元,2019年达到13.4亿美元,累计出口额达到66亿美元,占全国香菇出口额的3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香菇出口第一县。

  地处豫东北平原的清丰县常住人口为62.8万人,土地面积为828平方千米。近些年,清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经过实践探索,初步梳理出“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发展思路,着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强县富民之路,成为平原地区很有特色的、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蘑菇生产加工大县。目前,该县蘑菇种植呈规模化态势。全县种植面积达1700万平方米,年产蘑菇3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25亿元。蘑菇加工实现工厂化。先后培育龙丰实业、瑞丰农业等“丰”字头工厂化生产企业14家,工厂化日产鲜菇300吨,成为河南最大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2020年,“清丰食用菌”作为全省遴选的特色农产品,在全省推广。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尹弘等省领导对“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该模式一是农业气息比较浓,围绕地方特色农产品作大文章。二是科技创新支撑力量比较强,围绕主导产业扎扎实实做好科技创新,形成了当地独特的产业技术优势,培育了特殊行业的大规模人才队伍,支撑了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6.以“巧媳妇工程”为依托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在河南各地实施的“巧媳妇工程”主要是通过引导女能人创业办项目,以各类巾帼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等为平台,帮助农村贫困妇女和留守妇女等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在家门口或者在家就业脱贫,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安居就业致富的一种产业组织方式。

  近几年,河南全省各地抢抓东南沿海服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服装产业在当地集群发展,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大亮点。

  地处淮河之滨的淮滨县常住人口为57.0万人,土地面积为1209平方千米。近年来,淮滨县在上级妇联和河南省服装协会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进“巧媳妇工程”,把农村留守妇女这一庞大的群体转化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资源,让留守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该县借全国性服装产业转移大势,积极培育化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按照“全产业链专业园区”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了16个相互关联、互为配套的纺织服装“区中园”,已发展纺织服装企业142家,2019年实现产值119亿元,带动从业人员2.78万人,妇女占65%以上,成为信阳市唯一超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被中纺联授予“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称号。

  地处豫中南的西平县常住人口为68.1万人,土地面积为1089.77平方千米。2016年以来,西平县委、县政府以嫘祖服饰文化为依托,围绕“五大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西平裁缝”这个全国优秀劳务品牌的专业技能人才优势,切实做好嫘祖文化与服装产业发展的有机“嫁接联姻”,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密切合作,大力推进“巧媳妇工程”,以智能制造为导向,有力推动了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截至2020年年底,西平县产业集聚区入驻纺织服装企业已由2016年的不足20家增长为62家,服装产业工人由不足2000人增加到7000余人,年生产服装8000万件,产值达50亿元,服装产业成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支柱。

  该模式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适应全国服装产业转移的新形势。充分利用了近些年东南沿海服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成为承接服装产业转移的基地,发展比较快。二是促进了女工就地就近就业。充分发挥了河南省妇联与河南省服装协会联合推动的“巧媳妇工程”的助推作用,促进了当地女工就地就近就业,既大幅度提升了收入水平,又照顾了家庭生活,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三是服装产业发展空间比较大。该产业涉及的县市比较多,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将对全省乡村产业振兴产生深远影响,需要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继续实施‘巧媳妇工程’”。该文件的贯彻落实,将有力促进全省服装产业的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7.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建设模式

  河南因为是全球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的黄河文化主要集中区域,所以传统文化资源特别丰富。时逢太平盛世,各地抓住“盛世兴文”的机遇,在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方面大做文章,开拓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又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消费需求。

  近些年,河南各地依托当地传统文化与资源禀赋,在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创新产业形态上下功夫,全省涌现出一批越来越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小镇,帮助当地居民大幅度增加了收入,打开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门路。

  魏家坡村,又名卫坡,位于河南孟津县朝阳镇境内,坐拥北邙福地,南依洛阳,北靠孟津,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等荣誉称号。村内保存有比较完整的清代顺治年间卫氏先祖卫天禄及其后人修建的集祠堂、私塾、绣楼、南北老宅于一体的官宦家族宅院,是经典的传统文化积淀丰厚的小镇,也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家坡村是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其主要吸引点:一是清代古民居建筑群。魏氏古民居占地面积为42000平方米,由天井窑院、簸箕窑院、靠山窑院、南北祠堂、私塾、三进院、五进院、车马院、逃生通道、望台、望楼组成,古民居共有厅、堂、楼、廊567间,窑洞76孔,有“民间故宫’之称。二是魏家名人故事。魏家曾经出过4名诰命夫人,29位七品以上官员,其家传、家教、家风、家规等都成为很多游客关注的热点。三是魏紫牡丹的诞生地。魏家培育出名扬天下的魏紫牡丹,被誉为牡丹之后,它花朵硕大丰满,花瓣重叠,高耸紧凑,花形直立,状如皇冠。四是特色演艺沉浸式实景演绎魏坡谣。每天安排有多场演出,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五是特色美食街。本地特色美食店有60家,非遗文创产品店有7家,引进省内外知名特色业态店有30家,为旅游者提供丰富多彩的传统美食餐饮体验。近些年,魏家坡村在科学合理保护文物古迹的基础上,引进外来资本第一期投入5.7亿元,开发形成颇有影响的特色文化小镇,逐步铸就了“古民居建筑群+魏家名人故事+魏紫牡丹+现代资本运作+特色小吃+官方大型活动”的开发模式,由传统文化村落晋级为乡村旅游热点,甚至成为网红打卡地。

  获嘉县同盟古镇·袁家村文旅小镇位于获嘉县亢村镇府庄村,是一个由投资方河南袁家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的、以传统建筑文化+同盟文化主题公园+民宿体验+特色小吃+文旅活动等为支撑的文旅小镇项目,目标是逐步打造一个活态中原古村落建筑博物馆。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2000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游客接待量6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约30亿元,带动周边就业人口约1万人。一期工程是袁家村核心体验区和同盟文化主题公园,占地270亩,已于2019年9月建成并投入运行,成为当地农民就业、提高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因为距离省会郑州距离较近,吸引郑州大量年轻人晚上或者周末前往体验,很快就成为一个新的网红打卡地。

  该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大打文化牌。在传统文化上做文章,让参与者能够记得住乡愁,唤醒愿意多次到访的意识。二是不忘吃的硬道理。以传统特色小吃为卖点,既吸引游客全家出动,共享美食美味,营造家庭和谐的“家和万事兴”的和谐氛围,也保障项目运行的资金流支撑,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三是有足够的资本支撑。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工商资本进入乡村产业振兴的各个领域,是乡村产业振兴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现代经济学问题,也是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资源活起来的一大秘诀。

   8.普惠金融试验发展模式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于社会发展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较低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一般情况下,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2016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下,河南通过探索普惠金融扶持小微企业和贫困户发展的方式,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初步显示出现代金融的独特魅力。

  2016年,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河南提出把普惠金融作为全省金融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探索普惠金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代表性较强的国家级贫困县——兰考县作为试点,制定了普惠金融试点方案。当年12月,兰考普惠金融试验区方案获国务院审批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等8部委联合印发,兰考普惠金融试验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河南也因此实现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零的突破。

  兰考县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立足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普惠金融的特殊性,稳妥有效地推进各种普惠金融改革创新措施,将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有机融合,推动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协同发展,解决了农村金融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信用体系不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索出了以数字普惠金融为核心的“一平台四体系”兰考模式。其中,“一平台”是指打造普惠金融数字服务平台,推动解决普惠金融服务的“低效率、高成本、风控难”等问题。“四体系”一是指建设普惠授信模式体系,针对一些农民信用记录空白及有效抵押担保资源匮乏的实际,变革传统小额信贷的“信用+信贷”流程,创新推出了“信贷+信用”普惠授信模式,推动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问题;二是建设乡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让金融服务深入基层,推动解决金融机构下乡成本高、基层服务人员不足问题;三是建设“信用信贷相长”体系,开展信用信贷相长行动,实施相应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旨在促进信用信贷的相互促进,引导农户增强守信诚信意识,不断提升农村的信用环境建设水平,推动解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难、信用环境差等问题;四是建设“四位一体”“分段分担”的信贷风险防控体系,除了出资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周转还贷金之外,还探索了“银行、政府、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四位一体的分担机制,系统性推动了银行贷款中风险分担权责利不对等问题的解决。在普惠金融试点力量推动下,兰考县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步伐,于2017年2月率先实现脱贫摘帽,普惠金融指数实现了大幅度跃升,在全省县(市)的排名由2015年的第22位升至2017年的第1位,并保持至今,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兰考普惠金融模式在全省22个试点县(市、区)进行复制推广,均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也引起全国各地普遍重视,展示出现代金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该模式主要特征有四个:第一,普惠金融补齐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现代金融短板。第二,数字化智能化为普惠金融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第三,普惠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不断创新的政策支持。第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要防止普惠金融试行过程中局部的风险逐步演化为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

   9.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电商,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热门领域,在全球发展迅速。我国大中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普及特别快,对提升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起到了特别大的作用。广大农村地区,居住分散,更需要电子商务这样的现代服务业进入,以利于全面提升农村地区各类资源配置效率。

  近些年,伴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普及,农村电商也迅速铺开,既促进了农特产品、特别是时令农产品的快速销售,也培育了农村创业就业的新渠道,为乡村产业振兴开辟了一条新通道。

  地处豫东平原的宁陵县常住人口为50.8万人,土地面积为798平方千米,是比较传统的农业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是远近闻名的酥梨之乡、温棚葡萄之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购物浪潮的兴起,该县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积极探索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新模式,通过电商人才培训、质量保障与追溯体系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建立等多种举措,推动产业与电子商务、追溯体系建设融合发展,联合相关科技公司积极探索“电商+追溯”扶贫新模式,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2017年,宁陵县被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到2019年,产业园入驻优质企业65家,成功孵化企业50多家,带动从业人员1300余人,电商交易额达3.8亿多元,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绩效考评中,宁陵县成绩位居全省第一。通过发展农村电商,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鲁山县地处河南中南部的伏牛山东麓,县域面积为2432.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78万人。近几年,鲁山县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构建农村电商生态链,通过“电商人才培育+电商企业+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参与网上销售自产的各种农产品,成效明显。2020年上半年,全县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3.3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7000余万元,电商服务已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共有40多万当地农村群众受益。

  农村电商发展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发展比较快。很多县市农村电商销售额近几年平均增速均在30%以上,2020年增长速度高达50%以上。第二,农村电商对盘活农产品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农村电商发展管理中存在着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的短板。比较突出的是各地快递业务体系建设不均衡,直接影响农村电商均衡化推进。

  10.乡村土地资源盘活模式

  乡村地区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拥有比较丰富的土地资源。按照经济学原理上最为经典的理论体系,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所以,乡村土地资源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市场化利用历来都是乡村振兴研究的重中之重。

  各地积极探索土地资源盘活的具体方式,已经显示出提升当地群众或集体收入的比较重要的作用。

  在耕地资源盘活方面,南阳宛城区近几年提出并探索的“准股田制”土地托管经营模式显示出比较好的实际效益。宛城区总人口为6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42万人。现有耕地69.7万亩,2019年粮食总产量8.16亿斤,土地流转面积2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0.8%。其中,河南文景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探索推进农业“准股田制”土地托管经营模式,已实现规模经营2万多亩,大幅度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有力地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该公司坚持“让农民增收、让农业增值、让农村增色”的新理念,以“股田制”土地托管新模式为主体,以农业综合管理及金融服务为两翼,大力整合相关产业资源,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共同体。其运行模式的核心是村民将农地经营权委托给村集体,村委会(合作社)再流转给企业,农民1亩1股,企业以自己的经营资本和田间管理等占另一半的股份,保底收益为略高于当地耕地平均租金的定额,折算成市场价下的大宗作物产量(200公斤小麦+200公斤玉米,首轮合同为期3年);分红方法为企业与农民各占一半。在效益上,小麦产量600—650公斤/亩,约合1400元;玉米600公斤/亩,约合1200元,两项合计共收入2600元,扣除地租1000元以及农资、浇水等支出约400元,亩均净收益约1200元。按照农民、企业各一半进行分红,则企业亩均净利润达600元,农民则相当于收入1600元/亩,远远高于农民分散种植收益,显示出比较好的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的前景。

  新郑城关乡结合当地实际,探索盘活乡村土地资源的新途径,成效显著。该乡以盘活乡村土地资源的思路,着力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2020年,该乡累计摸排出能够有效利用的闲置资源162处、土地278亩。在此基础上,将闲置资源优先用于村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这些昔日无人问津的“五闲资源”,如今成了群众流连忘返的好去处。该乡聘请专业团队编制村庄规划,高标准实施“五小项目”建设(打造小讲堂14个、小书屋8个、小广场18个、小游园35个、小舞台8个),实施“修百里路、亮千盏灯、暖万民心”惠民工程,修建乡村道路和宅前道路86千米,安装路灯2630盏,做到一张蓝图谋划好、量力而行实施好,空间落到规划上、项目落在土地上,深受群众欢迎。

  该模式主要特点有三个:第一,土地资源盘活潜力比较大。无论是耕地资源还是乡村闲置建设用地资源,都有比较大的盘活空间。第二,基层组织的领导能力成为盘活土地资源的关键。只有乡村基层组织健全,基层干部领导能力比较强,才能有效推动该项工作。第三,进一步认识土地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非常重要。其实,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基本命题,也是创造财富的有效途径。如何结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从基层做起,探索更多新的方法,盘活乡村土地资源、推进乡村建设、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

   三、结论与启示

  笔者通过本次的调研和归纳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和启示。

  1.河南乡村产业振兴地域模式丰富多彩

  河南地处中原,山河壮丽,人文荟萃,乡村产业振兴路子宽广,产业振兴模式丰富多彩。上文所梳理出来的10种乡村产业振兴的地域模式,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发展模式涉及很多县(市)、乡(镇)、村等基层地域的实践探索,是基层干部与当地群众认真探索、大胆创新的结果,已经或正在显示出促进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值得继续关注,对相关地区也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2.乡村产业振兴地域模式必须因地制宜

  新县、栾川县、林州市等之所以能够形成比较好的丘陵山区全域旅游模式,新乡县、永城市、滑县等能够在平原农区确保粮食安全供给方面闯出新路,确山县、泌阳县等结合当地畜牧业发展条件优越的优势形成特色种养加产业链发展模式等,都是立足于当地实际,脚踏实地探索出来的,乡村产业振兴地域模式符合当地发展需要。而与此同时,在基层调研时经常看到或听到的情况是不少地方在学习借鉴外地乡村产业振兴做法的过程中,贪大求洋味道较重,不切实际的想法较多,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给予及时指导与引导。只有切合当地实际的路子,才会走起来踏踏实实,能为当地的长远发展创造实际效益。

  3.乡村产业振兴地域模式运行一定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则

  乡村产业振兴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具有可持续性。从调研所了解到的各种地域模式来分析,只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各种地域模式都具有较好的发展活力。当然,这些乡村产业振兴的地域模式在进一步实施与推进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有些甚至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深入的探索实践中逐步予以解决和完善。

  4.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

  与过去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基础相比,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人力资本、目标任务、运行机制和主要制约因素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产品产业链比较短、农牧产品深加工不足、乡村产业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低、乡村产品国际化渠道不畅是普遍现象,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在基层调研时看到,发展活力充沛的乡村企业,均在创新创意创造方面做得比较充分,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或保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条件,在研发投入方面持续发力,在吸引人才方面大刀阔斧,敢于出真招。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是乡村产业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5.乡村产业振兴对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意义重大

  尽管各地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但只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挥当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就能够稳定扩大农民在当地的创业就业机会,而有了稳定的就业机会,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就有了稳定的保障。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作为“五大振兴”之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是解决乡村内生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前提。所以,乡村产业振兴意义重大,是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直接推动力量。

  6.乡村产业振兴一定要加强基层组织领导

  在基层调研时,感受最为深刻的道理就是,只要县(市)委、县(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上,充分发挥好“一线总指挥”的作用,把更多资源向“三农”投入,让更多生产要素向乡村集聚,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推动乡村振兴,就能够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有些地方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思路至今不明确,更没有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关键就是因为当地领导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视不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N].新华每日电讯,2020-12-30.

  [2]申延平.“中原粮仓”扛稳粮食安全重任[J].农村工作通讯,2020(4).

  [3]张占仓.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河南推进的重点[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

  [4]完世伟.创新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中州学刊,2019(9).

  [5]李国祥.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N].河南日报,2020-11-25.

  [6]魏后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1-24.

  [7]李国英.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城乡共建共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0-21.

  [8]韩长赋.铸就新时代“三农”发展新辉煌[N].人民日报,2020-10-20.

  [9]安晓明.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取向、实践问题与应对[J].西部论坛,2020(6).

  [10]陈明星.“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及其应对[J].中州学刊,2020(4).

  [11]张占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乡村振兴[J].中国国情国力,2018(5).

  【作者:张占仓,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 本文系基金项目: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经济改革促进与能力加强项目(TCC6)“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探索与政策支持研究”(B06-2019)项目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