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实现文化遗产连片整体性传承利用和保护展示的基本思路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河南作为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遗产大省,全国唯一兼具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任务的省份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更应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利用文化遗产作出更大贡献。实现这一目标,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推进文化遗产的连片整体性传承利用和保护展示。
河南推进文化遗产连片整体性传承利用和保护展示是新时代做好文化遗产工作的新要求,同时也指明了新方向。在尊重历史和易于操作的原则下,以河南历史文脉为基本依据,结合当今的行政区划;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遵循,结合河南文化亮点;强化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与整体性,实现一体化发展;兼顾文化遗产传承利用与保护展示两个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历史文脉与行政区划相结合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自然条件优越,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积淀厚重,历史文脉流长,各地又独具特色。以黄河轴带为线索,以历史文脉为理路,再加之现行行政区划,勾勒出区域整体文化遗产块状连片开发布局的新图景。
郑州、开封、洛阳处全国八大古都之列,新乡、焦作、济源是古王畿之地,此六地的文化内涵丰富,文化遗产资源最为多彩,历史文脉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且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文化遗产连片整体性发展潜力最大,可作为黄河轴带保护利用核心区。以黄河轴带保护利用核心区为圆心,向四周均划定有延展区,其中: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金三角地带的三门峡是西延展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辐辏之地的商丘是东延展区,位于黄淮地区的许昌、周口、漯河是南延展区,位于豫、鲁、冀三省交汇处的濮阳是北延展区。此西、东、南、北四个延展区分布于核心展示区四周,联系紧密,其文化遗产连片整体性保护利用前景光明,融入核心区的优势明显。另外,豫北和豫南分别设定有主题文化保护利用区,其中:豫南楚汉文化集中保护利用区包括南阳、信阳、驻马店、平顶山四地;豫北商周文化集中保护利用区包括鹤壁、安阳两地。此两个主题文化保护利用区主要以文化根脉为依据,乘地理相近的东风,打造文化遗产连片整体性保护利用的特色示范区。
二、国家战略与河南亮点相结合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这也标志着黄河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从国家层面对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国家战略的提出为河南文化遗产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黄河穿越河南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郑州、新乡、安阳、开封、濮阳等地,犹如一条丝带,把仰韶文化遗址、嘉应观、殷墟、龙门石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等星罗棋布的文化遗产串联起来,共同构成了遗产群和文化带,从而使其具备了整体保护和利用的条件。长城河南段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楚长城、魏长城、赵长城,总长度449.196千米,涉及7个省辖市,相关连的文化遗产数量庞大。大运河河南段分布的遗产点有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黎阳仓遗址,遗产类型涵盖河道、码头、河堤、桥梁、仓窖、水工设施等,沿线还分布着卫辉古城、浚县古城、道口古镇、商丘古城等城镇。长征河南段是以红二十五军长征为主,以长征路线为轴,以重要历史事件为依托,再加上与其相关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保护利用展示主体。以黄河战略和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新起点,整合古代文明探源文化遗产、古代都城文化遗产、人文始祖文化遗产、姓氏根亲文化遗产、古代名人文化遗产、思想宗教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河南亮点,融入太行山、大别山、伏牛山资源,促进文化遗产的连片整体性发展,讲好河南故事,进一步提升河南特色文化遗产的辨识度。
三、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与整体性相结合
文化遗产的形成与空间分布均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在传承利用与保护展示过程中同样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叫响商朝古都·嵩山圣地郑州、宋都继往·英模开来开封、华夏之源·丝路起点洛阳、人祖二帝·文字之根安阳、鹰城古风·汝窑为魁平顶山、山水互彰·诗经华章鹤壁、共工故里·牧野之乡新乡、山水名城·太极之源焦作、中华龙乡·杂技名城濮阳、曹魏文化·钧瓷流长许昌、字圣故里·食品名城漯河、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商丘、考古圣地·黄河文化三门峡、三皇故都·道家之觞周口、天地之中·非遗之乡驻马店、豫楚之风·唐人故里信阳、汉楚神韵·东汉帝乡南阳、一山一水·愚公精神济源地域品牌。地域性不能丢,丢了就丢了灵魂。打造连片发展格局、实现整体性发展是文化遗产的大潮流。故而,地域性与整体性结合才是文化遗产发展的王道。
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与整体性结合,首先是保持文化遗产的特色,然后是按照核心带动、线性串联、区块发展、节点提升、形成合力的原则,以文化遗产高度富集区域为核心,构建“放射状+网络化+板块式”的区域发展格局。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资源核心,以资源集中地为地域核心,再整合新发现的重量级文化资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其间点缀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等,使文化遗产在空间和内容上都形成整体发展的良好局面,郑汴洛围绕“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做好世界量级的文化遗产工作,以黄河、大运河为连接线,串起龙门石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郑州商城、二里头遗址、双槐树遗址、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遗址等核心遗产,同时勾连起为数众多的其他文化遗产,在郑汴洛一体化发展中实现文化遗产点线面融合的统筹性发展,实现文化遗产发展的大跨越。
四、文化遗产传承利用与保护展示相结合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当代人的宝贵财富,针对其不可移动、不可再生的特性,保护是第一位的,要划定核心保护区,在严格保护、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梳理资源、摸清家底,厘清文化遗产的发展脉络和鲜明特色,大力挖掘和积极弘扬文化遗产蕴含的精神特质,实施好文化传承工程,在新时代使文化遗产大放异彩。做好保护与传承的前提下,适当开发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使文化遗产“活起来”“立起来”“会说话”,合理、科学地制定文旅融合发展政策,创新、务实地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文物和文化资源综合效应,实现文化遗产沿线生态、文化、经济全面发展,让文化遗产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经济增长点。
河南文化遗产的连片整体性发展就是要把传承利用和保护展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展示,在传承中利用,通过顶层设计、文旅融合、项目促进、对外交流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文化遗产携带的历史信息和价值转化,从而把河南文化遗产打造为中华历史文明传承保护区和核心展示区,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对外人文交流先导区,真正实现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和保护展示质的飞跃。
【作者:师永伟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