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逻辑构成与时代价值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3-22 09: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论述了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奋斗精神”,在建党百年“七一”重要讲话上又系统阐述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建党精神”、“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一系列阐述,共同构成了一个渊源清晰、阶段分明、体系完整的精神谱系。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逻辑构成及其内涵

  建党精神是红船精神的延伸和提升,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曾强调,“红船精神”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他还强调,“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用32个字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清晰展示了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整体上,习近平总书记重塑“伟大建党精神”,就是在理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基础上,要求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弘扬先进性,永葆纯洁性,永远走在时代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意志和力量。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精神是建党精神的第一次传承和实践。新民主主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武装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以只有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坚定信念,把党和军队打造成有理想、有信仰、有方向的强大力量。自此以后,不管是大革命后的白色恐怖,土地革命时期的极端艰苦,以及长征、抗战时期的极度险恶,全党、全军始终不忘初心,保持着积极乐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及“西柏坡精神”等等,这些闪耀于历史的革命精神,是我党对建党精神的第一次传承和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的“奋斗精神”是我党对建党精神的再一次发扬和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继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武装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用理想信念的力量,战胜了一个个的艰难险阻,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知识分子甘愿放弃国外优厚的物质条件,突破重重险阻,在一无所有基础上为我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殚精竭虑;全国人民满怀热情,在西方认为不可能的时候,建成大庆油田、宝成、成昆铁路等项目。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下,全国人民为国家建设争分夺秒,不断改革创新。面对1998年大洪水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全军和全国人民展现出了不怕牺牲、顾全大局的精神内核。这一系列闪耀着人类奋斗光辉的伟大创举中,伴随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涅槃重生的进程,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彪炳史册的奋斗精神谱系,续写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谱系。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和建设史,越来越突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优势,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出了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深厚文化底蕴。而习近平总书记所萃取和总结的伟大精神,则是这些优势和底蕴的核心和精华所在。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一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斗争过程中诞生的,并反过来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探索精神、革命精神和创新精神。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也曾诞生了一批英雄人物和革命事迹,但鉴于缺乏理论升华和萃取,缺乏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进一步融合和运用,在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歪曲下,逐步销声匿迹。而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和萃取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伟大成就的根本所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体现的斗争精神、建设精神、奋斗精神则是革命斗争力量的源泉,具有鲜明的理论继承性、中国特色性和发展延续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和萃取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结合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历史性飞跃。

  (二)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凝聚了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和萃取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发展,又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创新性转化。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以来的成就构成和深刻内涵,并深刻揭示了精神体系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透过这些饱含着内在基因元素、文化传承实践的伟大精神,中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国人民,都可以清晰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文明因素,看到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模式的内在文明逻辑。精神孕育于文明,精神也展示了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光芒。中国共产党一系列闪光的精神谱系不仅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廓清了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的谱系路径。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谱系从形成的理论渊源来看,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实践源头看,则发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文明源头则可追溯于中华民族5000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从发展生成逻辑来看,具有开天辟地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毛泽东思想时代、真理至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代、锐意进取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三个阶段的历史谱系。这些脉络清晰,纵横分明的理论脉络,给我们清晰勾画出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路径。

  (四)发挥和展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激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和萃取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不断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来源于实践、形成于时代,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光芒,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体系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指导着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工程。

  (五)巩固了我党的意识形态阵地,彰显了伟大精神铸魂育人的关键性作用。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要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必须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必须巩固好意识形态主阵地。传承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寄予青年”。青年一代要做到堪当大任,就必须“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精神谱系。进入新时代,我们顺利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目标,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此同时,新时代的改革攻坚、社会转型、经济的减速提质、国际格局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都让我们这个时代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意识形态风险和挑战。各级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传承、阐述和继承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谭笑风  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本文系“2021年度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部校共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1ZDXM001)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