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明:2022及其之后,让人文回到应有的位置
编者按: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开局之年。近期,河南省社科联约请部分知名专家学者,从理论视野展望河南发展的趋势,从文化视角把握学科研究的方向,以期引导全省社科界共同奏响“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河南强音,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大河网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今天推出第七期第1篇: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宝明的文章《2022及其之后:让人文回到应有的位置》
核心提示:从事人文研究的学者的使命从来都是以关注现实、与时代同步而赢得未来。人文研究可以不是“服务区”,但一定是“加油站”。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三岔口,人文学者只有找到了人文的定位才能有更好的站位。
多年来,我和其他同仁一样在思考着人文的价值与定位,2022年也不例外。只是,我更想将这一潜在的自我揣摩明朗化。
我和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的同道们在努力打造《人文》学术集刊。尽管我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初衷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对作为“基础”的人文学科一个独立的平台和定位。一旦触及这一命题,那就离不开对人文学科之“用”与“不用”这一老生常谈问题的撕扯。
如果说人文学科是“基础”,那我可以借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来譬喻其重要性。而回到这个基础,人文学科又是以寻求意义起家的,所以要想在人文上做点“用”的文章总有点得不偿失。即是说,人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是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皓首穷文的宿命,尤其是人文读书人安身立命的命门。我曾说过人文史是在不确定性中去追寻确定性之类的话。进一步说,在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两者之间不断循环乃是常态。等稍有确定性后,新的不确定性接踵而至,如此往复,以致无穷。
这样说或许稍显抽象。换个说法,或许我们可以说,一切以“用”为名换得的交易会完全让人文变味。凡是声称自己的人文研究具有应用性、操作性、对策性的“大用”之广而告之,不是在说谎就是在买卖。其实,这样的买卖无疑是对人文学科的一种严重伤害。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文学科的“无用”是其本来面相。作为与(自然)科学“本是同根生”的孪生兄妹的人文,人文之“用”(如果有“用”的话)在很大程度是对自然学科进化与生长环境的一种折射。没有人文学科的自在轻松的枝繁叶茂,就没有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对人文学科的“无用”的理解、认同与呵护上。只有为人文学科提供更为宽松的、不是坐而论“道”的说理环境,它才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毕竟,注释、解释与诠释这个世界才是人文正道,哪怕只有一丢丢“意义”为创制者所借鉴,都不失一次体面的生命参与和现实关照。千百年来,张横渠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之所以经久不衰,原因就在于那纸上谈“兵”背后有着浓浓的慈悲情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论社会科学“价值中立”的命题多么诱人,我一直相信:虽然不能说有人文关怀的学术都是好的,但缺乏人文关怀的学术不可能是好的学术。这种苍白和无力难以走远,也难以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坚信这一点,而且试图让更多人相信这一学术原则和信仰。
人文学科与生俱来的质的规定性还是其批判性、反思性、前瞻性。人的尊严是其捍卫的对象,从来不是工具,只是目的。因此有时候人文的面目会因为不食人间烟火而显得面目可憎。还可能因为不识时务而被人笑话为幼稚与单纯。尽管很边缘、很脆弱甚至很民间,但人文学者并不会有“螳臂”之嫌而退避。这也是人文的信仰给出的底气。
这样说会不会觉得太悲观?如果是这样,那一定是误解太深:从事人文学研究的学者的使命从来都是以关注现实、与时代同步而赢得未来。人文研究可以不是“服务区”,但一定是“加油站”。
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三岔口,人文学者只有找到了人文的定位才能有更好的站位。
2022年,在中原大地,我们一起说“中”。
(作者:张宝明 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