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五手棋” ,促进河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4-19 15:26

  作为“制造工业里的皇冠”,装备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按照河南“十大战略”的要求和安排,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创新驱动摆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下好造生态、强根基、延链条、用数智、优环境的五手棋,才能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更加有力的产业支撑。

  一、头部企业引领是河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铁装备、郑煤机、中信重工、许继电气等河南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创新求索,开发出了盾构机、采煤液压支架、整车涂装成套设备、智慧变电站等一批先进装备,斩获了国家制造业领域最高奖项,撑起了河南装备制造业的万亿产值。一方面,斩获国家最高奖项。自2007年第一届中国工业大奖评选以来,中信重工、宇通客车、中铁装备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许继集团、森源集团、天瑞集团、洛阳栾川钼业集团等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河南省矿山起重机公司获得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2021年,中铁装备凭借“同心圆”质量管理模式荣获中国质量领域最高奖——中国质量奖,成为全国制造业第11家、中国隧道掘进机行业首家、河南省首家荣获该奖项的企业。另一方面,入选国家试点示范。郑煤机、河南矿山起重机运营的起重机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等入选国家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中信重工的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离散型重型装备智能工厂,以及长垣市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机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河南)有限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起重装备产业集群试点示范入选2021年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中铁装备、中信重工等入选2020年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郑煤机首套成套智能化工作面推广及应用”入选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2020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二、创新驱动不足是河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难点

  天瑞集团、安阳钢铁、宇通集团、洛阳栾川钼业、济源钢铁、明泰铝业等都是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企业。宇通集团、卫华集团、济源钢铁、明泰铝业等装备制造企业2020年的研发费用均超过了5亿元,宇通集团更是以19.13亿元的研发费用位居河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首。但从整体研发投入强度来看,2020年河南省仅为1.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0%,也低于湖北的2.31%、安徽的2.28%、湖南的2.15%,甚至低于江西的1.68%。2020年,河南省研发投入强度在全国排第18位、在中部排第5位,居全国第二方阵偏后位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显示,从综合指标排名来看,河南在全国排名第14位,落后于湖北的第7位、安徽的第8位,位于全国中游的位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显示,河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分值为57.58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2.44分,排在全国第19位,较上一年倒退了2个名次,属于全国第二梯队偏后位置;而湖北69.33分、安徽66.66分、湖南65.35分,均高于60分、进入全国前15名。

  河南创新综合实力不强和自身拥有的大学、科研院所、创新驱动的龙头企业相对较少有很大的关系,更与高端技术人才的支撑能力不足有关。尤其在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研发投入规模和占比仍相对较低,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关键材料及零部件缺乏,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亟待健全,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其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强。同时,虽然近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不断提升,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装备制造业发展仍面临着劳动力数量优势和成本优势在逐步减弱、高端技术人才缺口较大等突出问题。

  三、突出创新驱动是河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也是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重要支撑。在“十大战略”的指引下,河南必须积极探索以增强满足内需能力为主线,同时提升国际大循环地位的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造生态,完善科技和产业创新体系

  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打造高水平产业和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财政科技投入体系,撬动社会资本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技术源的培育,推动跨组织的研发平台的优化整合,做强做优一批“高、精、尖、特”创新载体,促进高新技术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集成和应用,构建技术研发与市场化结合的良好生态。从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放宽贷款融资条件、实行利率优惠、实施贷款贴息等方面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支持力度。

  (二)强根基,夯实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积极发展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有效地缩短河南与先进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差距。一是强化工业互联网作为关键新型基础设施的作用,把工业互联网作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建设可靠、灵活、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二是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工业互联网对数据采集精度、传输速度、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的较高要求,形成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的装备制造业数字化支持。三是加快建设覆盖装备制造业重点行业、优势集群的“1+N+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做强做优基础性通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做专做精特色性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以平台为载体、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协同配套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生态格局。

  (三)延链条,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

  大力开展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服务型制造、数字化管理等,推动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走向纵深,实现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协同创新场景发展的转变。抢抓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龙头企业调整国内产业布局机遇,坚持外引内联,推动战略合作,形成一批行业优势企业,做优做强一批“专精特新”配套企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体系。重点发展智能成套装备、机器人等优势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助力高端装备建设智能制造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发挥行业联盟和各级政府的作用,构建上下游产业链结合、产学研融有机结合的智能装备制造生态系统。

  (四)用数智,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

  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组建面向特定行业或领域的智能制造服务商联合体,量身定制开发低侵入、全流程、轻量化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整体数字化转型。设立智能装备制造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链新模式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场景示范工程。每年选树10家智能装备制造标杆企业,实施“1+N”提升带动行动,促进智能制造示范试点经验推广。

  (五)优环境,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一是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清理各类前置审批和事中事后管理事项,破除各类显性、隐性准入障碍,制定企业准入的负面清单。二是打破制约产品和要素供给的地域分割、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等,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的各种做法和规定,实现产品和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三是着力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把握对外开放这个重要环节,继续畅通开放通道,以“空中丝绸之路”为引领强化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协同”;继续做强平台载体,发挥自贸试验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五区”联动叠加优势。

  【作者:刘晓慧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两个确保”下河南省制造业优势再造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222400410361)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