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河南营商环境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4-20 12:47

  作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放管服”改革对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改革决策部署,河南省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与联通、推动商事和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政务服务供给,改革成效比较明显。但从企业群众的需求看,河南“放管服”改革依然存在简政放权的不到位、不对路、接不住;监管的合规不足、衔接不畅、力量薄弱;服务的便利不够、供给不足、品质欠佳等不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河南必须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期在常态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危机中寻求破局机会,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一要不断革新观念,坚定人民中心理念,做好改革的统筹与协同。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必须坚定人民中心理念,以人民的根本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市场活力、社会创造力,推进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人民中心理念,要具体分析好人民群众的各方面利益,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协调好具体利益诉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此为其一。其二要着眼统筹与协同。碎片式、单兵推进的改革,因统筹协同配套不足,改革成效受影响。为避免“放管服”改革频繁出现互为前置的现象,要强调改革的整体性、统筹性、协同性,加强改革系统集成,针对改革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全面把握体制、机制及其利益关系的关联性,强化顶层设计,从关键环节处着手,推动关联领域间改革的统筹与协调。贯彻系统观念,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辩证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要有创新意识,能从地方率先突破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推动。

  二要有刀刃向内的决心,破除利益藩篱。首先要有破除利益藩篱的信心决心。利益藩篱,本质上是公权异化的表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河南深化改革的底气,在区域间竞争更加激烈的状况下,河南也有决心集中精力破除发展瓶颈,昂扬斗志,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中原崛起。其次要有强烈的使命担当。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也是河南人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敢于担当,善于履职、勇担使命,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就要敢于担当,能直面难题顽疾,不躲不绕不拖,敢于碰硬,敢作敢为,把重任扛下来,当改革触及利益藩篱时,能把小利益放在一边,把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以钉钉子精神,落实落细改革主体责任。表现在“放管服”改革上,就是以政府自身革命,拿出具体可行且有效的措施,使改革有成效,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激发市场与社会活力。

  三要以专业为导向,提升服务能力。首先要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者的专业化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公共管理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如大数据的分析与使用、如监督管理技能等,确保工作人员能紧跟技术的变革、发展与运用,提高服务效能。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执行能力的培训。采用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将服务能力提升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通过演练、“干中学”的方式来解决。其次要加大技术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重塑政府服务体系、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带来了契机,提升服务能力,基础建设和技术投入要跟得上。在地方经济增速与发展的过程中,以大数据为新兴主导力量的数字经济建设是构建地方产业新优势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加大技术投入,努力补齐发展的短板,推动河南数字经济发展。再次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促进共建共治共享。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随着我国社会复杂程度和事物处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为避免“市场失灵”“政府缺位”,要重构伙伴关系,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改变行业协会和商会的行政化倾向,并通过信息公开、资质审查和执法监察来规范监管。

  四要以问题为导向理顺体制机制。切实从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破除改革过程中的各类“梗阻”,以创新突破引领改革纵深推进。首先要明确职能边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明确和理顺部门间的职责分工,以规范化为导向调整职能或整合分散的管理职能,提高“事”与“权”的匹配性,做到“以事确权”“权责匹配”,提高权力配置效率,建设责任型政府、透明政府。其次要深化配套改革。政府行政体系是一个有机体,只有配套改革跟得上,系统中变革的部分才能得到其他关联部分的支持而非牵扯,改革才能逐步向预期目标靠近。深化配套改革,不仅在权力配置、权责划分上,也在执行环节、沟通协调机制上,当然也要更加关注政府与社会关系领域的改革配套。再次要创新改革举措。一方面要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的同步进行,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允许人民群众“参与菜单设计”“点菜”,改变政府部门的“端菜”方式,建设“回应型”体制机制,使地方政府在其决策和治理中能更好包容多元利益表达和诉求,以良好的互动关系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另一方面,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推进细节衔接,立破并举,创新便民利企服务方式,以“人民评价”促进“人民满意”创新监管。

  五要增强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环境。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加快法治政府建设,首先要增强法治观念,奉行良法之治。在行政立法上,要严格立法程序,强调民主化、科学化,公开而广泛地征求意见建议。各级政府要坚持用法治思维来思考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依法行政。在履职尽责的过程中,可根据《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稳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向下延伸,为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将法治作为其履职尽责的准则。其次要完善法制建设,做好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放”的空间越发有限,而要提升“管”与“服”的空间,必须加强政府规制的法治化建设。当法律法规不适应时代需求、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时,就应该或修改、或废止、或新立。为此,要不断清理相关法律规章,通过备案监督制度机制,做好法律审查工作。

  (作者:丁琼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营商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2021JC16阶段性成果)


编辑:王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