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河南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4-26 10:44

  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出版业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目标,为河南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方向和遵循。

  近年来,随着河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版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版产业规模不断增大,出版物品种数量稳步增长,出版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主题出版异彩纷呈,精品出版显著提升,重点项目出版硕果累累;大力发展出版新业态,融合出版取得一定成效;深入推进出版“走出去”,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豫版图书国际传播力进一步提升。全省各出版单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担当使命,为文化强省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与出版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短板。河南在全国出版业缺乏应有的地位,出版业“有盆地、多平原、少高原、缺高峰”现象突出,与河南文化大省、出版大省的地位很不匹配。在借鉴我国出版业发达省份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亟需锚定河南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和“两个确保”,通过深化改革,提升效能,促进河南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特提出如下发展路径建议。

  一、加强项目和内容建设,出版高质量文化精品

  高质量内容创作与生产是出版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十四五”期间,河南各出版单位要统一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出版精品,提升内容建设水平和服务供给能力。

  1.做优做强主题出版。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在“十四五”时期,做好主题出版,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河南省丰富的先贤文化、农耕文化、发明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围绕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河南精神内涵,出版相关优秀成果。另一方面,要积极紧贴时事,提前谋划布局,策划一批既关注当下又能引领未来的优秀主题出版物,主动关注“十四五”时期的重要活动及纪念日,如孙中山逝世10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赓续红色血脉,深挖这些重要纪念日历史价值及当代意义,创新出版形式,构建全形态出版产品,大力增强选题的原创性、思想性、可读性和前瞻性,争取在中宣部每年公布的主题出版物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在着眼全局的情况下,主题出版也要挖掘微观层面,从小处入手,小切口、大视野,打造反映河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优秀成果。

  2.打造新时代出版精品。精品出版是出版业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重要前提。出版的作品要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第一要义,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得起时间和岁月的考验,使其真正成为传世之作。一是要以满足河南人民的美好生活为追求目标,做大做强大众出版;以满足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做大做强教育出版;在省内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策划一批高质量学术著作和精品教材,争取在全国教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助力河南高校“双一流”建设。二是深耕地方出版,河南的出版机构拥有本地丰富的出版资源,要进一步发挥服务河南、服务中原的优势,对河南历史人文、自然资源、经济社会、产业布局等出版资源进行深入整理与挖掘,策划特色出版选题,打造有筋骨、有品质、有温度的精品出版物。紧紧围绕河南地域的红色、黄河、运河等文化,以及大别山、焦裕禄、红旗渠、愚公移山等精神,着力提升精品出版能力。三是深挖优秀作者资源,维护好优秀作者资源“朋友圈”。名家名作是精品出版的前提和基础,要主动挖掘和优化河南乃至全国的优秀作者,打造稳定持续的优秀作者群体。四是彰显河南出版特色,打造特色出版物。河南各出版机构出版特色鲜明,如郑州大学出版社在医学领域、超硬材料领域,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生物科学、休闲手工等领域,大象出版社在教育教材出版领域,海燕出版社在少年儿童出版领域,中原农民出版社在“三农”领域等的出版特色,都在全国有一定的显示度。需要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出版强省和文化强国服务。

  3.实施一批重大出版工程。近年来,河南省部分出版单位虽获批了一些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和工程,但在全国范围来看显示度仍然不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十四五”期间,河南出版业应努力推动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建设,利用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出版一批重要文化典籍,推出一批人文社科、科学技术、少儿读物等出版精品;依托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工程、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打造我省精品出版工程建设矩阵,在选题策划、内容创作、立项申报、编辑加工、设计排版、印前质检及项目验收等环节,进行严密论证,严把质量关,科学合理实施项目规划,以优秀出版项目带动出版人才建设和出版转型升级。

  4.优化内容出版形式。河南省主题出版物形式比较单一,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鲜有入选中宣部的重点主题出版物,反映了河南省在数字出版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仅靠传统出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取得较大突破。图书出版的内容和形式缺一不可,数字出版的内容特征相较于传统出版更加突出,存量更大,能够比传统出版提供更多的内容资源。在互联网时代,只有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才能打造更有竞争力的出版形式,提升出版价值。

  二、深化出版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要大力推进河南出版业转型升级,推动出版业创新发展,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深的出版发展新格局。

  1.深化出版转型升级。近年来,河南出版产品同质化严重、单品效益不高,过剩的低层次产能导致产品结构同质化严重,图书库存持续增长、动销率低。要改变这种局面,河南出版业要按照“上规模、调结构、促转型、树品牌”的总体要求和“做强主业、做大产业、做优企业、做好品牌,狠抓转型、融合发展、守正创新”的总体思路,持续推进出版业转型升级。河南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出版资源要素的整合,支持打造若干出版传媒集团,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和规模效应,各出版单位面向河南经济社会主战场,为河南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批量并精准的知识和信息服务。

  2.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一是要优化产能。当前社会对出版的需求转向小而精,大多数精品图书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这就要求出版单位要深化改革,改变过去以量取胜的经营模式,转而追求出版作品内容的“精良”,大力提升单品效益。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出版单位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市场意识,建设完整有效的制度体系。要强化出版供给侧改革的顶层设计,探索实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薪酬激励机制,探索出版技术创新和出版市场规律,更好提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效率。三要加强产品运营方式创新。要利用大数据思维,深入拓展“互联网+出版”行动。在选题策划过程中,主动挖掘互联网要素,根据用户需求合理确定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出版选题。在营销发行阶段,建立健全全媒体出版传播营销平台,要做到精准推送。按产品线、以项目制的方式打造出版产品,全流程管控出版过程中的定位、设计及把控。四要深化河南出版体制改革。加强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人才培养效能,加强出版管理创新。通过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加大投入,确保河南出版业进入我国出版第二方阵,争取进入第一方阵。五是印刷单位要贯彻绿色印刷理念。印刷复制单位及装帧设计单位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印刷发行、装帧设计产业升级换代。支持鼓励印刷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推进印刷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国家印刷示范企业、中小特色印刷企业辐射引领能力,进一步增强印刷复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升印刷业的管理能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严格出版导向,强化质量监管

  图书质量是图书的生命线,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图书、文化精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河南出版业要加强图书质量管理,持续提升出版内容、编校质量的高价值含量,以高质量的图书来适应出版市场的新常态。

  1.严控出版内容导向。一是严把政治导向关。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出版导向,在出版过程中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切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二是严把质量关。严格遴选作者,从源头提高出版物质量。严格流程管理,坚持重大选题备案制度、选题论证制度、三审三校制度,全流程凝聚选题、作者、编辑,坚持质量至上。

  2.抓好编校队伍建设。高素质的编校队伍是确保出版物编校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培养优秀编校人才,切实提升中原出版豫军的编校能力,同时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带动整个团队的素质提升。同时,要整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领域具有学科专业审核能力的专家学者,同时,整合省内质检专家和审读专家队伍,着力提升编校质量,确保河南各出版机构出版物编校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3.加强出版质量监管。出版主管部门要以“出版物质量管理”专项检查和“3•15”质检活动为抓手,系统开展图书、报刊编校质量和综合质量检查工作,强化出版物审读审听审看,认真做好非法和违禁出版物的鉴定工作,全面提升出版行业质量意识和出版物整体质量水平。出版单位要以此为抓手,严格质量管控,逐步树立“人人心中有质量”的河南出版行业规范。

  四、壮大数字出版规模,推动出版融合创新

  河南省要尽快出台关于融合出版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上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把融合出版作为河南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引领融合出版,建设数字和融合出版强省。

  1.优化出版顶层设计,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一是编制发展规划。通过编制河南融合出版专项规划,确立融合出版的战略目标、重点领域、空间布局、保障措施等,把融合出版作为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重心,成立专门机构,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河南融合出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融合出版重大政策和规划,确定融合出版重大事项,组织重点技术研发和重大项目的实施。适时组建河南融合出版高端智库(如河南省融合出版研究院)、产业发展联盟,加强战略合作,举办融合出版相关活动,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项目推广。三是加强政策指引。出台融合出版战略行动计划或指导意见,把融合出版作为提升河南出版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优先发展战略,并匹配一定的政策措施。全面梳理科技创新、技术研发、文化创意、大数据应用、数字经济等相关政策,编制河南融合出版扶持政策指引,把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2.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融合出版人才建设。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校培养与企业应用相融合,支持出版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开展基础人才培养,开展定向培养。支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数字出版、网络游戏、数字新技术、数字新媒体、数字经济、文化管理等专业,大力培养融合出版急需人才。二是培养和引进懂出版、通技术、精策划、善经营的融合出版复合型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和管理人才,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融合出版人才来豫工作。三是注重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行业培训,通过社会机构介入,引导企业加快培养融合人才。四是适度扩大融合出版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省内高校如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设置出版相关学科专业的高校与企业联合举办研究生教育,以开设学历专业和联合举办课程班的方式,加速融合出版人才学历层次提升和能力提升。

  3.拓展融合出版市场,打造生态骨干企业。一是推动融合出版聚集区建设。重点推动中原数字出版基地、动漫产业园、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洛阳分园区建设,整合河南现有数字出版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数字出版企业,构建出版信息数据交换中心、数字版权交易中心、数字内容生产中心等平台,打造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集创意策划、数字内容加工生产、数字出版平台运营、数字版权贸易、数字出版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合出版产业架构,形成多方合作、资源共享、资源交换的外向型融合出版公共服务平台和融合出版产业集群,建设形成国家级融合出版基地。二是大力培育融合出版企业。加大对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郑州大学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等企业的扶持,支持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融合出版龙头企业;对内容资源丰富、具备技术和相关条件的传统出版单位申请互联网出版资质给予优先支持;对导向正确、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业绩突出的非公有制融合出版企业予以重点扶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与拥有内容资源优势的国有出版企业嫁接重组,积极培育新兴市场主体;鼓励传统出版企业与新媒体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探索新型业务模式和营销模式,拓展延伸出版产业链;支持传统出版单位按照市场规则设立独立运营的融合出版企业。三是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融合出版企业。鼓励国内融合出版龙头企业入驻河南,对总部移至河南或在河南成立独立法人子公司的,在登记注册、开办运营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四是组建区域性和行业性企业集团。基于业务共性,在垂直领域组建区域性融合出版集团,以教育服务、知识服务等业态整合区域内业务趋同企业发展。鼓励以核心业务为中心,横向整合相关业务使之相互支撑的混业集团,逐步改变发展模式单一的问题。探索建立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等具有区域特色资源优势的融合出版企业。

  4.加大融合出版基础投入,推进融合出版项目建设。一是加大融合出版新基建投入。建设区域性融合出版技术研发平台,在平台上实现产品研发、用户试验、运营反馈等功能,同时聚合一批优秀研发人才服务数字出版业。建设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平台上实现内容确权、版权交易、数据交易、数据挖掘、数据重构等功能,聚合全行业数字内容资源。基于平台应用,构建行业性数字内容交互数据标准,促进行业间数据交易与共享。二是完善融合出版公共服务。完善融合出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打造研发制作、数字出版人才培训、数字出版版权交易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对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工程中的数字化项目予以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支持和鼓励出版单位、数字出版企业承担农家书屋、电子书包、全民数字阅读等数字出版公共服务项目。三是打造融合出版优质产品。鼓励企业将优质内容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着力打造以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的优质数字出版产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提高河南数字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开展跨媒体合作,推动多媒体互动出版,打造融合出版优质产品。四是推进融合出版重大项目建设。整合出版传媒企业、技术提供商、渠道运营商、终端制造商资源,积极开展大型综合性数字内容投送平台、专业数字出版物投送平台、出版物流通信息平台、数字版权保护平台、大型内容资源数据库、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工程、电子书包及配套资源数字化工程、数字教育出版工程、数字阅读工程、动漫游戏创新工程、经典优秀文化有声读物出版工程等重大项目工程建设。鼓励支持融合出版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生产,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应用。

  5.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一是推动设立河南出版融合发展投资引导资金。支持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融合出版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推广、数字内容加工和服务外包及融合出版人才引进与培养等重大项目。对公益事业型的融合出版项目采取拨款支持,对商业市场型的融合出版项目采取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予以支持。通过财政扶持,引导、鼓励、带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二是鼓励申报数字出版扶持资金。鼓励和支持数字出版企业申报国家出版基金、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项目,并按照国家和河南有关规定,为上述项目提供一定比例配套资金支持。三是支持申报高新企业。支持数字出版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和软件企业,对列入推荐名单的重点数字出版企业的申报提供指导和帮助。对认定为相关企业的在税收方面予以减免优惠。对数字出版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被认定为动漫企业的数字出版企业,可申请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有关增值税、所得税优惠政策;等等。

  五、提升出版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促进全民阅读升级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安排,以及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相关要求,河南省要加大对出版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从出版政策法律环境、窗口指导、资金投入、出版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增强出版公共服务能力,把出版公共服务的基础打牢打实。

  1.大力推进省级出版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河南省图书馆、郑州市图书馆等文化基地建设,坚持高质量、高水平运营,同时要确保河南省出版机构的版本书、样书及时上交国家版本馆,做好出版资源的保护与存档记录。立足新华书店主渠道优势,着力构建基于互联网、开放的文化旗舰店和县市区文化体验中心,实现书店图书借阅功能,扩大阅读推广服务,打造全民阅读中心、社区文化体验消费中心、家门口的“图书馆”。打造以城市文化综合体、现代复合式书店、社区书店和校园书店、基层文化服务站等特色终端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体系,打通出版上下游,实现产销合一。

  2.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河南是农业大省,但河南省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与“县县有书店、乡乡有网点、村村有书屋”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十四五”时期河南文化设施建设应是城乡公共设施建设的重点工作。河南要加大“农家书屋”图书书目推荐及投放力度,推动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以农家书屋为平台,整合资源、搭建载体,丰富内容、创新方式,推动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新兴阅读与传统阅读交融结合,阵地建设与知识服务整合优化,使农家书屋真正惠及农民。研发出版适合我省农民阅读、提高农村生产力的“三农”图书;全力提升书屋服务效能、引领乡村阅读风尚,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数字动物医院、作物医院,围绕农村现代种业、农田建设、农作物病害防治等,策划出版高质量且通俗易懂的“三农”图书,并且定期开展下乡活动。

  3.加快建设全民阅读工程。全力推行出版文化“上网下乡工程”,通过云书网电商平台和百姓文化云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升级和服务提升,实现公共文化和文艺资源更加充实丰富,文化服务范围更加深入广泛,直播、短视频、拼购、社交等互联网生产生活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实现文化服务能力更加便捷高效。通过文化长廊、文化流动服务站、图书夜市等形式,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等,提高推广覆盖面和适用性,每年评选若干省内全民阅读优秀项目,总结经验,进行全省推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工程,将阅读空间拓展至单位、职工活动室、小区、广场、公园、商场和超市等,实现“人人可读、随处可读、随时可读”的全民阅读文化氛围,切实提升出版的内在需求,提升出版内生动力。

  4.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借助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书香中原”“最美读书声”“华夏文明•老家河南”“书香家庭•悦读相伴”等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思想境界、增强群众精神力量。以“全民阅读”线上活动为抓手,巩固河南“书香中原”品牌,在新媒体平台举办“我爱看好书”“豫鉴好书”等赛事宣传活动。以这些活动及赛事为契机,在其中发掘一批高质量选题,建设重大文化设施及文化项目,建设一批真正惠及河南群众的文化设施,切实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设高质量出版豫军

  出版人才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石,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发展规划的决策部署,河南出版业要加强各级各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出版业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1.做好人才发展设计,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出版主管主办单位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列为出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出版人才培养长期规划。各出版单位要成立以书记、社长(总编辑)为组长的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管理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机制,“放活”人才管理体制,给予出版单位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克服唯资历论、唯职称论等不良用人机制,打破体制内管理人员的传统守旧思维模式。“盘活”人才集聚机制,充分发挥策划、编辑、设计、营销等各类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用活”人才开发机制,疏通人才成长通道,培养复合型人才,“激活”人才激励机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人人自我成才,人人争做贡献的自发性人才激励模式,

  2.抓好人才引进工作,建立选人用人激励机制。近年来,随着出版业竞争力度的不断加强,河南各出版单位逐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出版日益精细化的发展要求。人才队伍是“十四五”期间河南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河南各出版单位要加大优秀人才招聘和培养力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等形式引进专业素质高、能力突出的应届大学生,通过制度设计和科学服务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和忠诚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省内外优秀编辑及跨学科专家的引进,打破人才身份界限,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鼓励跨学科人才从事出版工作;加大新媒体内容生产、研发、资本运作、经营管理人才及媒体融合跨界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对特殊关键人才可以实行“一人一议”。同时,激活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将最合适的人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充分激发其工作能动性。营造“不论身份、能上能下,员工职业通道与企业愿景发展相一致”的识人用人工作氛围。

  3.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重点人才培养。对出版单位来说,一方面,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对新员工设置“师带徒”的培养模式,编辑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周期,需要出版单位将日常师带徒与集中专业培训结合起来,增加培训投入,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帮助其快速成长为业务骨干。要使更多编辑成长为“全能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文字编校能力,也要有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另一方面,要打通职称评审通道,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建立职称晋升通道,保障人才的职业通道畅通。加快培养造就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复合型出版人才队伍,加快形成让出版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的文化氛围,以人才优势赢得竞争和未来。

  “十四五”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是我国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河南出版业作为河南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过程中,河南各出版机构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精品出版、融合出版等方面的不足和短板,充分利用河南人才大省、教育大省的资源优势和出版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在主题出版、学术出版、特色出版、教育出版等领域奋发有为,切实推动河南出版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孙保营 赵常信、白利莹 系郑州大学出版社,该报告为2021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 “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河南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1JC67)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王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