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河南现代化建设之路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两个确保”的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的新征程。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离不开文化的强力支撑,文化繁荣兴盛是河南实现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河南实现现代化的保证。
一、河南具有实现现代化的文化优势
(一)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为河南实现现代化提供充足自信
在全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讲到文化自信,河南最有底气,最应感到自豪。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是世界华人宗祖之根、华夏历史文明之源,中国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统一国家的建立,都与河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河南是全国文物大省,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群、中国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仅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就有六处。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了一半。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兵圣”姜子牙、“医圣”张仲景、“木圣”张衡、“字圣”许慎、“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河南拥有的历史文化名人不计其数、灿若星河。“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在河南,每一寸土地都经历文化浸润,每一座城市都闪耀着智慧光芒。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铸就了河南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五千年中国史,长达三千年,河南是中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长期居于领先地位。“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勤劳智慧的河南人民过去能够创造物阜民丰、繁荣昌盛的荣景,将来也一定可以实现中原崛起、伟大复兴的梦想。
(二)培根铸魂的红色文化为河南实现现代化提供磅礴伟力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指出,“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河南是红色文化沃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1年以来,在党的领导之下,在长期的革命过程当中,河南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逐渐形成了以二七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伟大革命精神,在中原大地上竖起一座座丰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的奋斗目标固然美好,让人向往。但这个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甚至是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惊涛骇浪,这就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团结鼓舞河南人民英勇斗争。理想坚定、不怕牺牲、勇担使命,在中原大地上孕育产生的伟大革命精神,深深扎根于河南人民心中,成为河南人的精神图腾。这种精神鼓舞河南人民斗志、坚定河南人民信心,极大地激发了中原儿女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活力四射的现代文化为河南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十八大以来,河南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展现出活力四射的状态。《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兰陵王入阵曲》,河南卫视创新文化表达形式,用现代科学技术展示传统文化之美,火爆荧屏。《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盛世隋唐·千年龙门》、《大宋·东京梦华》等,郑州、洛阳、开封等地倾力打造“沉浸式”演艺项目,丰富游客体验,吸引国内外大批观众。考古盲盒、“仕女乐队”面包镜、“妇好鸮尊”书签、“贾湖骨笛”冰箱贴,河南博物院开发近1600款精美文创产品,受到年轻人追捧,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截至2020年年底,河南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为2897家,资产总计3309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326亿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上升,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旅文创产业,文旅融合发展上升为河南发展的重大战略。展望未来,文化在服务我省重大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成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发挥文化优势实现河南现代化的路径
(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实际上,河南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已经积累起了比较好的经验,河南卫视、河南博物院在这方面的探索就很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河南形象。要坚持这种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持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河南元素,戏剧、功夫、字画、诗词、美食、医药、古迹等,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包装,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宣传“大美河南”,展示中原魅力。
(二)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
持续打造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品牌,提升河南旅游影响力。坚持“快进慢游深体验”,以旅游环线建设为牵引,整合串联优质资源,建设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讲好红色故事为导向,重点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和红色研学基地。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建设一批全国重要的康养基地。发展工艺美术产业、精品演艺、沉浸式体验消费,注重创意创新,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总之,通过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全链条经济业态,实现各产业相互促进,推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
(三)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现代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支撑。近些年,河南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整体实力依然不强,与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从财政、税收、科技、金融、土地、消费引领等方面持续为文化产业发展释放政策红利。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升我省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使知名企业更大更强,同时又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要大力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数字商品,最大程度挖掘文化的经济价值,增进民生福祉。
建设现代化河南,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现代化将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河南是文化大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资源丰富。要充分发挥好这种优势,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河南现代化建设之路,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作者:李伟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020BKS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