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非遗传统文化基因 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人类创造与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河南是文化大省,不仅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全国第一,物质文化遗产异常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当丰富且品类繁多。截至2021年,河南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30个,再加上各地认定的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不计其数的没有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产资源如珍珠般散落在河南城乡山水之间,灿若繁星。《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推动文旅全域性深度融合,推行“文旅+文创”发展模式,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推进非遗旅游呈现与活化工作,利用璀璨的非遗旅游资源讲好黄河故事、中原故事,延续文化血脉、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省非遗旅游还存在着活化与呈现工作创新性不足,难以跳出历史文化“资源陷阱”,文化资源挖掘与转化不够,特色呈现不明显,产品开发程度偏低、品质不高等问题,非遗活化与呈现任重道远。
一是非遗项目存在传承后继无人的尴尬,“活下去”问题仍未有效解决。由于非遗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需求契合度不够,导致其“市场”不旺,经济收益较差,非遗传承人仅仅依靠非遗收入难以维持生活或者相对于从事其他行业生活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大多数非遗项目出现传承断代,无人接续的局面。国家虽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非遗项目在经济效益上“造血”功能不足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再像父辈们一样从事非遗传统技艺,而是选择其他行业或者外出打工。“活下去”仍然是部分非遗项目需要面对的急迫问题。
二是非遗旅游呈现与活化理论支撑不足,资源开发程度低,产品吸引力弱。人才缺乏是非遗旅游开发面临的突出问题。不仅是非遗技艺后继乏人,非遗文化挖掘、展示和演绎的人才支撑也不到位。特别是散布在偏远乡村的非遗项目,有的以特产或旅游商品的形式存在,有的以文化展演的形式存在,有的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存在,文旅融合不深入、不具体、不全面。非遗活化理论支撑不足,缺乏妥善的保护和科学的开发利用。很多非遗处于未开发或浅开发状态,缺乏必要的内涵挖掘与活化展示设计和实施,集中表现在保护不到位、传承不到位、挖掘不到位、活化与呈现也不到位,非遗与现代生活结合程度低,供给品质不足,对潜在消费群体的社会吸引力不足,与相关替代品相比竞争力弱,社会影响力小,被有些专家称为“抱着金饭碗要饭”。
三是部分非遗项目文旅融合与市场化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倾向,过度开发严重。非遗的历史风貌与传统价值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个别遗产项目或资本逐利推动或地方形象工程使然,为了一时的利益或市场的响应,过度影响市场的需求,“守正”不足,“创新”有余,失去了非遗应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功能特色,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非遗项目的“原本”与“纯真”,导致项目产品低俗化、同质化,失去了其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也失去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有些非遗在资本逐利的趋势下搞模式化开发,失去遗产的地域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有的做一些庸俗化包装,追求“高大上”的现代包装效果,失去非遗的民间性、乡土性,有的存在着“伪创新”“乱创新”,甚至盲目追求规模化生产、现代化制作和产业化运营,失去非遗的传统文化特色、传统艺术风格和传统技术要素支撑。
非遗的呈现包括文化、艺术和科学三个层面。文化层面表现为一种传统、历史风貌和历史价值等,艺术层面表现为审美性、艺术创造力、表现力等,而科学层面则表现为精湛的技术和工艺。遗产活化就是“静态”向“动态”转变,目的是使遗产被重视并重新加以利用。遗产活化在台湾最早被提及,提出者主张“整合地方文化产业资源,使文化产业化”,非遗旅游中文化遗产活化可以看作是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产品开发或旅游产业化,就是把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和科学三个层面的内涵挖掘并呈现出来,转化为旅游吸引要素,用于发展旅游。
一是让非遗走出历史,融入现代社会。非遗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需要重新回到生活中去。非遗产生于历史,是那个时期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它们穿越时空传承到今天,变成了一种高于生活的文化形态,活化与呈现的任务就是让非遗“动”起来,走出历史,重新被现代人加以利用,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与手段让非遗走进现代人的视野,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让公众看得懂,乐于欣赏或鉴赏,让非遗成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消费对象”。自称故宫“看门人”的单霁翔先生致力于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遗产重回社会生活,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质,在故宫掀起了一场文化遗产活化与展示的供给侧改革,使故宫摆脱原有的那种单一、严肃、枯燥与高冷,展示出了博物馆少有的“潮范儿”,成为大众广泛关注和津津乐道的“网红”,为文物界、文化界的同仁做出了典范。故宫不仅扩大展览范围,把更多的文物展示给公众,在环境的净化、美化、亮化上下功夫,还大力发展文创,把故宫文化元素与现代日常用品结合起来,推进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融通和融合,让文化走进百姓生活。
二是深度挖掘非遗资源内涵,立体化呈现非遗核心元素。非遗中的核心元素主要包括文化元素、工艺或技艺元素、精神元素,分别体现为历史价值、艺术或科学价值、精神价值。非遗中的历史元素,非遗发展的源流及反映的历史社会文化风貌的挖掘与展示,通过系统讲解、物件展示、场所留存、场景再现、情景演绎或者借助现代虚拟技术实现“时空穿越”,创设沉浸式体验。非遗中的技艺元素,传统的工艺、精湛的技法以及产品所呈现的文化亮点与艺术风格,无形的东西有形化,静态的东西动态化,严肃的东西活泼化,高冷的东西亲民化,用现代人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好非遗的工艺和技艺故事,要做好非遗工艺和技艺的“科普”工作,提升受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非遗中的精神元素,非遗是人们智慧结晶和创造,凝聚着艺人(匠人)们的艺术坚守与价值创造。比如浚县泥咕咕艺术大师王蓝田先生有“四不捏”,即下雨天不捏、身体有病不捏、心情不好不捏、农忙不捏,这反映的是民间艺术家对待创作的态度,类似这种的艺术追求与创作执念在很多非遗项目传承发展中都有体现,要善于把它挖掘出来,展示出来。
三是保持非遗核心元素,凝聚项目传统特色。非遗的特色在于其核心要素,鲜明的地域特色、独到的表现技巧、独有的工艺流程、精湛的艺术风格,那是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技艺的精致表达,蕴含着某些精神价值,是非遗项目发轫之基、生存之要、发展之魂,也是其历经岁月而流传下来的文化基因,是其作为民间技艺的“高贵”之处。如一些传统戏曲的经典唱法,一些手工艺品的传统制作技艺等。非遗活化与呈现一定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关注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发展,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没有创新不“活”,没有守正失“真”,要做到“体”可变,“魂”永恒。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保护的就是那些本源的东西,灵魂性的要素,要保持文化的严肃性、技艺的严谨性和传承的严密性,在开发过程中如果舍本逐末,过分地迎合商业化、资本化、产业化,或为一时之利破坏或舍弃了非遗的核心要素,使非遗面目全非、灵魂精要尽失,那非遗项目的生命力将大打折扣。不仅在非遗项目开发中需要注意保护这些核心元素,还要在活化和呈现过程中注意转化这些东西,把它们有效地展示或表达出来,让消费者感受到这种非遗的“惊艳”。人们看的不仅仅是非遗本身,还包括它代表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那种传统的历史存在和生存状态,非遗文化呈现要能达到管窥全豹的成效,所以要善于把非遗核心和关键要素有效呈现出来。
四是找到供给与需求的契合点,开拓非遗项目的文旅功能。遗产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活化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呈现。要找到传统的非遗供给与现代的消费者这种供需契合点,以适当的方式推进、宣传、设计、开发、包装,在合理保护和有效传承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引燃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赋予非遗新时代新生命,使其再被重新认识和赋予新功用的过程中焕发新活力。非遗不仅在发展文旅过程中对旅游吸引有效用,还能起到教化世人或和谐社区的作用,弘扬人间正道和培养工匠精神的作用,传达真善美、提升公众生活品味与审美情趣的作用。在实现非遗项目所在地文旅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提升非遗活化和展示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在富“口袋”的同时还要富“脑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欣赏、鉴赏或体验非遗项目的精湛与惊艳的过程中得以弘扬,成为推进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五是坚持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相结合,走“文旅+文创”发展之路。物质遗产为非物质遗产提供场所记忆与物件展示,非物质遗产为物质遗产提供演绎元素与活胎呈现,恰是完美的“舞台剧”,如果再加上体验性的元素,令游客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珠联璧合,有形的与无形的结合,静态的与动态的搭配,让旅游者觉得可看、可品、好玩,使非遗入眼、入脑、入心,以实现旅游者身游、心游、神游。比如表演类的非遗搭配古香古色的舞台,作品性的非遗展示和体验制作过程,在古建筑中展示非遗作品或者相应的制作工具、演艺道具等,让文化扑面而来,让游客走进历史。文旅连接现实和历史,让人们走进历史、走进传统、走进文化。文创让非遗更好地诠释非遗文化符号,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活”起来、俏起来、潮起来、火起来,走出历史,走出学术,走出小众,走进大众视野,“飞”入寻常百姓家。比如故宫文创开发的“藻井伞”“宫门包”“朝珠手机”等,把故宫文物造型与文化元素融合在现代日常用品、工艺品和礼品中,把故宫文化带回家,融入民众生活。
六是加强政府主导,坚持艺人主体。非遗传承人常常专业于本行当,不太可能都是多面手,手艺很精湛,传承很得力,但未必在文旅融合、非遗活化工作方面精通。文旅融合、非遗活化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广大农村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市场意识和经济行为能力普遍不强,非遗活化不仅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大多还缺乏资金支持,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开发乏力,发展方向和未来前途不明等现象。政府的介入可以有效地改变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无序”状态,让文旅融合、非遗活化有组织、有依靠、有目标、有规则。艺人是非遗项目的主体,是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载体,非遗活化的本质是非遗在现代社会中功能的再发挥、文化的再利用,关键是市场与需求的“复活”,非遗活化要让传承非遗的艺人富起来,在社会上受到重视和尊重,让非遗传承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要发挥他们在技艺传承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在文旅融合和非遗活化系统工程中准确定位他们的角色功能与贡献担当,不能让他们陷入“日常俗务”而无暇本行当的钻研与进步。
七是引入社会资本,强化理论支撑。非遗活化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更需要资金的注入,特别需要社会资本的进入。政府扶持资金进入更多的承担“输血”功能,大多数是公益性的、保障性的甚至抢救性的。由于社会资本本身的逐利性,有利于激活更多的市场要素,社会资金的进入会产生更多的“造血”元素。可以引入资本,进行商业化操作,让资本进入文保行业不是坏事,加强项目监管,杜绝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确保社会力量在文化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更好地做好非遗活化工作,发挥非遗项目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地方文旅经济发展的作用。理论支撑不足,文保意识淡薄是广大农村非遗项目面临的突出问题。非遗传承人,包括一些乡村基层干部,知道非遗是个好东西,至于好在哪里却说不上来,也知道要把这个东西传承下去,至于如何传承则缺乏思路。笔者在部分非遗项目所在的乡村调查时发现,他们已经意识到非遗的宝贵,有相当强烈的保护意识,希望把非遗传承好、展示好、利用好,同时他们很希望在非遗传承和活化的认知、理念、路径、方法等方面得到理论指导与人才支持。要大力开展理论下乡、政策下乡和人才下乡,帮助他们梳理非遗文化资源、设计活化路径,推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王勇强 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2021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特色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鹤壁市为例”(项目编号:21B790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