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效能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6-20 13:54

  流动党员是新形势下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流动党员由于其覆盖面广、流动性强等群体特征,一直以来都是基层党建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新兴业态的迅速崛起,可以预见,今后城乡、跨区域人口流动会日趋频繁,流动党员群体规模也会日益扩大。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效能有助于更好发挥流动党员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中的先锋作用,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做好党员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注重发挥党员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制度框架,明晰管理责任

  2006年中组部曾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但历经社会变迁部分规定已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关于如何开展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政策与规定主要散见于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2020)、《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2021)等在内的党内法规制度条例中,但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责任划分、管理内容、实施保障等方面内容较为缺乏,特别是管理责任划分仍不甚明晰,亟待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在制度补充内容中应当抓住三个重点:一是明晰流动党员的主体责任划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管党建”原则,针对农村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大中专毕业生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合理划分流动党员管理主体责任,需要纳入社区管理的纳入社区党组织,需要纳入行业协会管理的纳入行业协会党组织;二是明确流动党员双重管理机制,引导流动党员签订流入地与流出地双重管理协议,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之间建立实时联系,对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进行实时反馈;三是明确流动党员考评机制,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评内容中去,以流动党员作用发挥情况作为考评依据并制定奖惩办法。

  二、坚持“管”“服”结合,增强服务功能

  传统党建工作视域下,对党员的日常学习、组织生活等有一套明确的规定内容,但是由于流动党员的高度流动性以及其生活压力和对个人发展的高度焦虑,如果仍然照搬传统党建工作开展模式,就极易造成组织管理内容与流动党员实际需求不服,进而使其丧失参与组织生活积极性。同时,当前很多流入地党组织开展流入党员党建工作也多采用组织志愿服务、理论学习等单一模式,对劳动权益保障、子女入学、创业等急难问题缺乏有效服务资源与手段,也易使流动党员认为组织生活是一种“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参与动机。优化管理内容是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效能的核心。针对当前对流动党员管理“重管理轻服务”的情况,下一步开展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需要注意平衡好管理与服务、监督与保障关系,增强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功能。一要保障流动党员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对于那些参与党内组织生活时间成本较高的流动党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灵活组织形式、使用新技术手段、同行业集中进行等手段照顾流动党员实际情况;二要保障流动党员的正当政治权益,企业、楼宇商圈、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应当注重在组织生活中维护好流动党员的正当权利,吸收外来党员参加所在街道的党员代表会议,通过会前征求收集意见、会中审议报告、会后评议监督等工作,增强外来流动党员参与流入地党内事务的意愿,在参与的同时培养其归属感、责任感;三要对流动党员进行关怀帮助,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桥梁,帮助协助流动党员解决一些诸如劳动权益保障、子女外地就学、老人异地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寓管理与服务关怀之中,使流动党员自愿自觉接受党组织管理。

  三、运用新兴技术,创新管理手段

  就目前来看,实现流动党员有效管理覆盖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办法是让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接受组织管理。然而这种情况过于理想,也与现实情况相左,对城市中流动党员进行摸底、排查无疑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与时间。创新管理手段是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效能的重要引擎。在当前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积极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将智慧党建平台与传统党建约束相结合创新管理手段无疑能够节省大量成本,提升效能。首先,要积极开发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各地方应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同时,可以采用流动党员党员证与身份证相捆绑的方式,对流动党员身份进行快速识别、快速录入、快速划归管理辖区。其次,要不断完善党员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当前很多地方已经在尝试利用互联网手段强化党建工作管理,但在平台功能设置、内容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缺陷,下一步工作中,各地可以在已有智慧党建信息平台基础上,将流动党员管理纳入平台管理,并通过完善平台建设实现流动党员网上远程学习教育、网上党费实时缴纳、网上组织关系快速转接等功能。最后,要不断拓展线上线下有机互动平台。智慧党建手段的大量应用,绝不是对线下活动的彻底抛弃,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应当采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模式保证工作质量。可以通过在平台中设置“志愿服务”、“紧急召唤”等功能,使流动党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参加线下活动,同时采用线下活动参与积分制管理办法,对表现突出的流动党员给予奖励和荣誉,提高流动党员参加线下活动积极性,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作用。

  四、强化支持保障,完善退出机制

  由于流动党员的党费并不交纳到流入地,流入地基层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群体中开展党建活动,其产生的活动经费等需要基层党组织额外支付,实际对流入地党支部造成额外负担。同时,确实存在一些流动党员长期不发挥作用甚至起负面作用的情况,但由于种种考虑并没有及时作出组织处理,继而影响了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强化支持保障是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效能的持续动力。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注重在补充管理保障手段的同时做好党员的“新陈代谢”,把好“出口关”,切实维护党组织权威:一要明确流动党员保障机制,上级党委可根据社区流动党员聚集情况合理划拨活动经费,为一些流动党员管理负担较重的社区、商圈党组织合理减轻经费负担;二要明确流动党员退出机制,对于流动党员中那些不能严格遵守党规党纪,不交党费不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甚至不服从组织管理、负面影响较大的流动党员,应当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警告处分直至勒令退党除名,较真碰硬维护好党组织权威。

  (作者:李中阳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