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2-06-22 10:41

  编者按

  6月15日,省委宣传部在郑州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理论研讨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高质量推进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推动河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现将会议发言内容摘编刊发。

  深刻领悟“时代精华”重大论断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重大论断,深刻领悟这一重大论断背后的道理、学理和哲理,对于进一步增强奋进新征程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意义重大。

  “时代精华”这一重大论断源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时代精华”重大论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实际上反映出了“时代精华”的形成过程,即从“文化自信”到“两个相结合”再到“时代精华”。

  “时代精华”重大论断呈现出鲜明的时代化、民族化与本土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激活了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从5000多年璀璨文明中汲取精华养分,从“民本”思想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大同”思想到“中国梦”,从“以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以及“小康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概念的提出,都是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二是创造了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相互支撑的,这使“时代精华”重大论断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深厚的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为“时代精华”重大论断提供了重要支撑。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核心承载区,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主体。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切体悟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在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上交出河南答卷。要通过“兴文化”研究工程,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彰显河南作为中华文明主根、国家历史主脉、中华民族之魂的战略地位。要向全世界讲好河南历史故事、黄河文明故事,以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时代精华”重大论断提供支撑。

   以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河南建设之路

  □省社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承哲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丰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对河南的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干。河南历史上长期处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半部中国历史在这里上演,是黄河文化的集大成之地。立足于“华夏文明主根、国家历史主脉、中华民族之魂”的地位,我省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确定为“十大战略”之一,全力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形象品牌,推动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表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河南建设之路。

  传承弘扬河南优秀传统文化,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是实施兴文化工程,突出研究,提炼文化符号。省委宣传部最近颁发了《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实施方案》,旨在系统梳理、深入挖掘河南文化底蕴,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中学习时讲话精神高度契合。我省应加大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的实施力度,为河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立足地方文化,突出市场,形成可持续发展。既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又要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紧密配合,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抓手,立足地方历史文化,培育龙头项目和知名品牌,形成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内容为王,突出创意,达成历史文化活态传承。要牢固树立创意无限、内容为王的理念,以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依靠创新和创意,借助新科技新技术,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让“古”的“今”起来、“死”的“活”起来、“高雅”的“通俗”起来,推动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实现活态传承;四是发展文化旅游,突出融合,让中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要将提升文化内涵作为景点建设的重点,把中原文化植入景点景观,融入百姓生活,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强力推进文旅和文创深度融合,推动我省文化强省建设。

  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省委党校校务委员会专职委员赵士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也是实现“两个结合”的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政治家的宽广视野、伟大理论家的创新勇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判断、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继续做到“两个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做到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创新就是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取得新的胜利。

  聚焦“化中国”的宏大主题。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聚起磅礴之力,改变中国、发展中国、强大中国。我们要用“化中国”的辉煌实践成果,向世界证明马克思主义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行!

  注重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就是“两个结合”的过程。坚持“两个结合”必须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必须一切从国情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彻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成果。

  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建伟

  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为主线,不断推动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走深走实。

  理思路。从加强文明互鉴、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文化人的高度谋篇,立足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两大战略定位,聚焦“读什么、在哪读、怎么读”核心问题,以“立起来、走起来、读起来”为目标,坚持创意引领、数字先行,坚持系统谋划、分批分期,着力讲好河南的“中国故事”,加快建设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

  立品牌。拍摄大型文化专题纪录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策划推出《河南里的“中国故事”》大型文化综艺节目,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系列文化探索纪实节目。办好第九届“博博会”、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世界古都论坛等。

  数字化。遴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百大标识项目,征集数字化展示方案。重点支持20处大遗址、博物馆等数字化展示提升。实施馆藏文物数字化工程,建设文旅文创数字藏品平台,打造“能收藏的河南故事”。

  抓创意。围绕黄帝、老子、中医药、二十四节气等20大IP,编纂出版系列丛书或数字出版物。打造国潮国风系列节目,制作一批主题文旅剧、微纪录片等。做大做强豫博文创、唐宫文创、豫游纪、黄河之礼等文创品牌。支持洛阳建设国内首家沉浸式剧本娱乐产品交易中心。

  布场景。打造郑州大都市区博物馆群落、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探索实施“策展人”制度,授权部分博物馆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研学设计、文创研发等。依托河南博物院、隋唐洛阳城等,打造研学旅行样板课程。

  展形象。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形象标识体系,在重要交通节点广泛应用推广。拍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形象宣传片,在主流媒体和媒介平台集中投放。面向海外国家和地区策划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展、书画展、功夫表演等。

  推动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融合“出圈”

   □河南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波

  河南广播电视台以“实施两大工程、推进一项改革”为突破口,构建打造传统文化IP的内容体系、产业体系、组织体系,努力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熠熠生辉。

  实施文化传播工程,丰富内容供给。坚定文化自信,持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探索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从《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到《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少林英雄》,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舞千年》,在全国乃至全球树立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帜。我们将紧扣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精心实施文化传播工程,把内容持续创新作为生命线,把中国文化多品牌战略作为支撑点,创新升级“中国节日”“中国节气”系列节目,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向高潮。

  实施文旅文创产业工程,引领文化消费。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品牌、文化资源优势,把传统文化融入时代潮流、融入现代市场,实施文旅文创产业工程,深挖“中国节日”等IP富矿,探索文化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文化更广泛地浸润人们的生活日常。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推进大象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打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载体新平台,构筑全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拓展文旅文创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唐宫文创集团,加快推进洛阳龙门主题民宿、信阳文创园等项目建设,闯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以平台思维推进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新闻立台、文化兴台、改革强台,变传统广电思维为互联网思维,坚定不移换赛道、换阵地,用移动客户端统领资源全要素,对业务布局、传播渠道、组织架构、人才结构深度重塑,推进颠覆性改革,构建以客户端为统领、以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运营部为辅助、以投融资、技术、行政服务为支撑的全新体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插上“创新传播”的翅膀。

  实施“翻译河南”工程讲好出彩故事

  □省委外办二级巡视员焦开举

  省委外办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立足中原历史文化沃土,首创实施“翻译河南”工程,打造融通中外,带有中国印记、河南元素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推出一套中外文丛书。组织编译“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把黄河文化、少林功夫、太极拳、中医、汉字、豫菜、豫剧等一大批“中国符号”纳入选题,向世界呈现一个多彩、立体、全面的河南,被中国外文局列入“中国思想文化术语多语种对外翻译标准化建设”重要项目成果。丛书是中国首个集成本地文化符号讲述中国故事的外宣产品,被中宣部定位为国家级外宣用书,被中联部用于全球党际交往赠书。

  制定一系列外译标准。牵头开展全省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规范化建设,发布《关于规范全省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的实施方案》,成立规范外语标识省市两级协调机制,配合省人大开展立法调研,组织专家研制多语种外语标识译写规范,并在全省推广使用,不断提升河南省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形象。

  开展一批国家级宣介项目。与中国外文局联合开展“河南地方特色文化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项目,为对外传播翻译工作提供术语及相关知识的数据资源服务;与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开展《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多语种系列图书项目等,展示新时代中原出彩形象。

  建立一批外译与传播研究平台。与郑州大学等12家高校共建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河南省中原文化与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等14个外译与传播研究机构。连续举办三届“全国外交话语及外事外交翻译研讨会”,首届少林功夫外译与传播国际研讨会,确立河南省在全国外交话语研究和武术文化国际传播领域的重要地位。

  锻造一支外语人才队伍。制定《河南省国际化语言能力与传播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建立“河南省高级翻译人才培养基地”“高级翻译人才库”“非通用语种人才库”等,先后举办14期全省涉外英语高级口译培训班,锻造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高素质复合型对外传播队伍。

  构建有中原特色的考古体系

   □郑州大学副校长韩国河

  结合百年来中国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河南考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摇篮。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1928年开启的安阳殷墟发掘,不仅为先秦史确立了界标,也奠定了中国考古在世界考古中的地位。

  展示了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主线。新密李家沟、新郑裴李岗遗址提供了华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和农业起源、定居出现的关键佐证。灵宝西坡、北阳平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聚落群展示了最初的国家文明形态。偃师二里头夏都、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殷墟都城、西周洛邑和东周王城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

  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核心特质。龙山时代,中原地区城址林立、文化朴实,呈现出重视生民、不尚鬼神、务实执中、兼容并蓄的特点;夏商周时期,在融汇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以宫庙建筑、公墓邦墓和发达的青铜礼乐器为代表的礼乐文明,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底色;秦汉以后形成了政治和文化多元汇聚、定于一统的国家文化,成为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核心标志。

  河南今后的考古工作,应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构建有中原特色的田野考古技术科学体系。河南有条件、也有能力广泛吸收世界考古的先进方法和技术,多学科融合,构建自身特色的考古技术体系,为“全息考古”打下坚实的科学化基础。

  围绕礼器、文字、都城和陵寝等重要遗迹遗物,重点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脉和基因。聚焦“中华文明根系研究”“黄河文化”等重大课题,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形成一批科学阐释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大考古成果。

  打造有中原特色的文物考古创意文化,展示考古服务人民生活的独特魅力。在考古发现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考古学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需要进一步发掘河南文物考古中的特色元素,打造中原特色文化创意品牌。

  持续培养具有中国根基、国际视野的考古人才。郑州大学等6所学校都有考古、文博专业和相关学位点,今后河南考古应该成为汇聚和培养一流考古人才的主阵地。

  肩负起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使命

  □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宝明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地区。

  灵宝西坡、襄汾陶寺、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以及郑州大师姑等中心性城邑,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研究的六个遗址,河南占了其中五个,可见河南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是重中之重。在中国“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以河南为都城和核心活动区域的夏商文明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

  以新密李家沟遗址为代表的李家沟文化,年代大约在距今10000年—9000年之间,是黄河中游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9000年—7000年前,到了以新郑裴李岗遗址为代表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农业有了一些初步发展。以渑池仰韶村遗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大约存在于距今7000年—5000年期间,这2000年的时间是黄河中游地区乃至整个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距今5500年—5000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阶段,河南地区则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地区。

  在距今5800年前后,以灵宝北阳平遗址群为代表的仰韶时代庙底沟文化,可以确定为文明起源阶段的核心文化。距今5400年—5100年,中原地区庙底沟文化风格的彩陶向周围的扩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和范围,成为“最初的中国”一体化进程最亮丽的符号。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河南省的考古成果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重要时空节点。

  距今4000年前后,中原各地陆续进入龙山时代晚期,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人口普遍增长,聚落规模扩大,发展出若干新的区域性中心。王城岗、瓦店、平粮台、余庄等古城或墓地体现了中华文明早期阶段的成就,是中华文明初步发展的形态。

  距今3800年前后,偃师二里头可以确定为夏王朝晚期的都城遗址。二里头代表的广域王权国家的形成,表明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趋势得以确立,中原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完成。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