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军:加快补齐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短板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6-23 15:33

  编者按

  2022年6月17日,由河南省社科联主办的“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理论研讨会在郑州举办。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梁红军作《加快补齐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短板》的主题发言,发言系统阐述了河南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客观差距、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对于河南在新发展阶段提高创新能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河网学术中原予以刊发,以下为发言全文: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变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围绕中国为什么要创新、创新依靠谁、创新为了谁、如何实现创新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深入学习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加快补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层面短板,是贯彻落实河南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遵循。

   一、正视我省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客观差距

  随着科技创新广度加大、深度加深、速度加快和精度加强,科技创新成为国内外各主要经济体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战场。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的重大奋斗目标。对标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要求,河南组建高规格科技创新委员会,坚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对接、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两头抓,强化“起高峰、夯高原、补洼地”导向,加快推进郑州城市群融入国家区域科技创新布局,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高标准组建嵩山、黄河、神农种业、龙门等省级实验室平台,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步伐,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重塑,增强科技硬实力和经济创新力,致力于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全面开启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新征程。

  正视发展客观差距,是我们勇担历史使命、坚定创新自信的前提。目前国家创新高地的总体战略布局是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性科技创新中心,怀柔、张江、深圳、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都、重庆、武汉、西安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河南省的郑州市还没有被纳入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体系。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就应该有相匹配的国家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一流创新平台。国家实验室是代表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目前已经全国建成5家(其中北京2家,合肥、兰州、沈阳各1家),批准筹建6家(其中北京3家,合肥、武汉、青岛各1家),河南为0。国家大科学装置已建在建33家、正在论证9家,河南为0。中国科学院共有11个分院、114家独立单位,河南为0。河南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6家,在549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占比2.9%,25名在豫工作两院院士在全国占比1%,20名国家杰青在全国占比0.3%,8387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32万家中占比2.6%。

  在中部六省区中,目前河南总体科技创新实力并不靠前。截止2020年,河南研发经费支出为901.3亿元投入强度(RD/GDP)1.64%,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但与全国平均2.4%相比位居第18、中部第5位,全省财政科技支出254.3亿元,位居全国第9、中部第3位,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3.37%,远低于先进省市水平。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608.9亿元,位居全国第16、中部第4位。河南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56所,在全国2756所中数量仅次于江苏、广东,总数排名全国第3位,但是普通本、专科高校分别是57所、99所,相应在全国排名第9、第1位,本、专科高校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办学质量方面,河南历史上“985”高校为0、曾有“211”大学1所,在全国147所“双一流”高校中,河南现有“双一流”高校2所,“双一流”高校数量在全国排名第17、中部第4位。正视河南科技创新工作短板差距,必须用非常之功、下非常之力,持续增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同时,更应立足客观实际,实事求是,锚定目标,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推进。

  二、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

  “创新”(innovation)最早源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著作。熊彼特将创新聚焦于经济领域,认为创新是成功实现了商业化的发明,企业家是执行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金融是创新赖以开展的重要条件,社会对创新工作的最大支持,就是确保投身创新活动企业家的合理收益能够得到最大化确保。一般而言,创新由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组成。科学创新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为什么等认识层面难题,技术创新侧重于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等实践层面难题,而制度创新则致力于从社会层面探索如何对科学创新、技术创新进行激励,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功能。抓创新要精准施策,就是要针对认识、实践和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创新难题,制订既相通又差异化的政策措施。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著作中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等四个阶段,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创新能力与水平。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包含两个方面,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的发展驱动力是科技创新,而不是依靠传统的劳动力或资源能源驱动。另一方面,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多少高水平论文、申请多少专利,而是为了驱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创新目的在于驱动发展,那么谁来驱动创新呢?驱动创新的主体包括科学家(研发人员)、企业家和政府决策执行人员。兴趣、爱好和好奇心是驱动科学家投身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一切政策措施都应该体现在对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松绑”,充分尊重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主权,切实赋予团队领衔科学家或负责人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创新资源调动权,破除“五唯”等过度功利化风气,强化价值观塑造与评价标准改革。追逐经济利益,或者说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驱动企业家投身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创新政策必须有利于确保企业家主导创新全过程,激发企业家想创新、能创新,保证创新投入有回报。政府是科技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主体,重大科技工程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要不断厚植政府各主体的战略意志,坚定谋划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功成不必在我”,绵绵发力,久久为功。既要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紧迫感,更要正视严谨理性的基础研发与长期反复试错积累,警惕把“颠覆式创新”作为噱头,防范避免“会议造势、专家站台、领导表态、媒体宣传”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等形式主义危害,推动公众热点、产业痛点、技术难点与学术观点的融会贯通。

   三、更加重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齐头并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科技创新有赖于制度创新的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加快补齐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短板,在推动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基础上,确保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齐头并进”。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弗·培根)作为一种社会教育途径,科学普及简称科普,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社会公众接受科学知识、推广科技应用。科普既要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更要培养科学态度、普及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据中国科协2021年发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全国有10个省(市、自治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水平超过均值10.56%,河南公民科学素质水平10.17%,在全国排名第13、中部第3位。按照《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2025年“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的要求,加强科普工作,着力培育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厚植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公民科学素质沃土。

  科普工作中,“公众”包括各方面社会群体,除科研机构和部门外,政府和企业中的决策及管理者、媒体工作者、量大面广的创业者、消费者等,任何一个群体的科学素质相对落后,都将成为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短板”。针对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科普重点人群,要以科技资源科普化为抓手,分门别类针对性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尤其是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群体,着力进行科技发展趋势、科学思维和科学决策培育,涵养理性、实证、分析、开放、民主、批判等科学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领导创新发展和科学履职能力。针对青年学生和城镇劳动者大军,既要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教育,更要突出具体的创新方法和技能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报国、创新立身志向,熟练掌握传统创新技法,如归纳、演绎、类比、类推等逻辑思维和逆向构思、头脑风暴、灵感启示等非逻辑思维,灵活运用奥斯本检核表法、5W1H法和田创新十二法和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等,推动科技创新真正接地气、有成效。(作者:梁红军 系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