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万物皆媒:大力提升河南黄河文化传播力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6-24 16:35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2022年6月20日《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出台,为进一步落实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提供指引和保障。万物皆媒视域下,应重视黄河文化自身具有的媒介属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不仅能够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对于增强河南文化软实力也具有重要意义。万物皆媒,一是万物皆为人所用之媒,二是物我同源,突破物我二元对立思维,发觉万物皆具有相通的媒介属性,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一、河南黄河文化传播力现状概述

  传播力一般被解释为大众媒介的实力及其搜集信息、报道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在媒介化社会中,传播需求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多样化、传播方式的数字化、内容生产的社会化,使得大众媒介不再是传播力实施的唯一主体。万物皆媒视域下,我们应从更广阔的范围来理解媒介与传播力。

  目前,河南黄河文化传播力的现有研究尚存不足。关于河南黄河文化的现有研究,已从不同角度对黄河文化进行论述,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路径和意义,“根与魂”的关系、沿黄文化区划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沿黄区域协调发展、“黄帝文化、黄河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黄河文化的“河南禀赋”等,这些研究对黄河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现有研究对河南黄河文化传播力的关注不足。仅有的少数几篇探讨黄河文化创新传播策略的文章,更多关注的是单一媒体传播力量在推动河南黄河文化传播力中的作用和意义。万物皆媒视角下讨论提升黄河文化传播力的有效路径,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传播思维的局限,进而创新传播思维,更好地弘扬黄河文化。

  二、提升河南黄河文化传播力的必要性

  提升传播力是促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正向循环的动力。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看似是一条线性思维,其实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谈到“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被列为国家战略重要部分。对黄河文化进行保护,使得传承有了载体和内容,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才有进一步弘扬的可能性,而弘扬又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提升黄河文化的传播力,可以促进保护、传承、弘扬的正向循环,助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的高质量发展。

  提升传播力是媒介化社会的内在要求。学者彭兰定义万物皆媒为人体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各个物体都可以被媒介化,使得媒介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生产和发布的平台,社会中的每一个物品都可以成为媒介。当下媒介化社会中,深入思考万物皆媒,有助于重新审视“媒介”的范围和物我的关系。万物皆媒视域下,一人一物、一花一草都可以作为媒介进行传播。提升传播力成为媒介化社会万物皆媒的内在要求。

  三、提升河南黄河文化传播力的路径

  从主体层面来讲,万物皆媒意味着媒介范围不再局限于媒体组织本身,传播主体多样化,物我边界消融;从传播方式来讲,传播渠道和平台多样化,回归到万物同源中本就存在的媒介本质。进一步思考万物皆媒,可以打破媒介作为被人使用的物的被动地位,不再局限于媒介的“物用性”,进而回归到物人本源的媒介本质。

  (一)打造生态环境的传播力

  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的载体。黄河生态系统是黄河文化遗产得以发源、发展、传承的基础保障。借助生态环境自身的媒介属性,将散落的黄河保护区和生态园区连接成生态文明廊道,打破单一散落的格局,形成系统的廊道生态区。可以将三门峡天鹅湿地公园、小浪底水库、郑州黄河湿地、开封黄河流域等地区打造成生态文明廊道,并与其他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提升生态文明的传播力,重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重视生态系统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高质量黄河生态文明走廊,让生态环境成为文化、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动力。

  (二)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播力

  视河南黄河文化遗产为媒介,应注重黄河文化遗产符号化、观念化、生活化的传播力量。流传至今的三皇五帝神话故事塑造了黄河文化的始祖记忆;裴李岗文化的发现说明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已经发展出比较稳定的农业文化;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代表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龙山文化考古发现文字、青铜器,标志着文明时代的到来。最古老的文字安阳甲骨文、古都洛阳的河图洛书、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河南黄河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真可谓“随手一摸便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踏便是秦砖汉瓦”!可以说河南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魂”。万物皆媒视域下,应积极打造郑汴洛三大古都联动的黄河文化活动景观,将“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为适宜于当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产品。如开发当下流行于青年群体的剧本杀实景游戏、吸引亲子游群体的科普知识类旅游线路等,丰富的黄河文化遗产都可以成为其文化内核,加速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适应性,使河南黄河的文化遗产融合发展,传递与时俱进的黄河文化观念,保证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活态传承,提升黄河文化遗产的传播力。

  (三)挖掘以食为媒的传播力

  美食,一种具备形式和意义的物,具有媒介属性。以食为媒,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传播策略。河南豫菜逐渐从借助其他媒介呈现自己,转向凸显自己的媒介属性。豫菜,讲究的是五味调和,这跟河南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也体现了包容中庸的特色。水灾、疫情期间,一句句“胡辣汤加油!”是各地网友对河南美食的认知。河南烩面、洛阳水席、逍遥镇胡辣汤、糖醋软熘鲤鱼焙面等已经成为河南饮食的代表和符号。重视美食的媒介属性,一要重视美食作为物的媒介性;二要重视美食制作技艺,美食和技艺是美食遗产一体两面,前者是物质载体,后者是技能,两者互相共生,相互成就;三要创新包装设计,河南人实在,注重“实惠”和“分量”,但是年青一代更讲究“颜值”和“格调”,要对河南美食进行创新包装设计,使其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审美;四要创新发展,河南美食很多具有官府菜的特点,注重宴席上的程序和仪式,不适应当下快节奏生活和“外卖”点餐方式,要对河南美食进行创新发展,探索出适合当下社会生活方式的新豫菜。以食为媒,要重视食物本身的传播力,也要重视食物背后拥有的共同精神信仰、价值观念与生活理念,更要重视河南美食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使河南美食具有烟火气和生命力。

  (四)人人皆为传播者

  自媒体时代,人人可以成为传播者,把流动的人作为媒介,拓展了传统的媒介思维。首先,借助历史文化名人弘扬优秀文化,历史上河南人才济济,发明家张衡、医学家张仲景、文学家刘禹锡、韩愈、诗人李商隐、画圣吴道子不胜枚举;近现代人才辈出,抗日英雄杨靖宇、爱国将领吉鸿昌、哲学家冯友兰、当代毕升王永民、著名记者穆青、艺术家常香玉、乒乓女将邓亚萍等,梳理名人事迹,树立榜样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其次,大力吸引普通群众参与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的各个过程,使优秀的黄河文化深入人心,激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再次,提高民众整体素质,挣脱河南人污名化的桎梏。把人视为媒介,回归到物我同源逻辑中,借助人本身自带的媒介属性,讲好黄河文化,全发面的提升黄河文化遗产的传播力。

  (五)数字技术赋能传播力

  数字时代,媒介化社会已然到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全媒体发展包括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这会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提升黄河文化遗产传播力应充分注意到数字技术对传播能力的赋能,利用算法引流、热点话题、短视频传播等,多渠道多平台弘扬黄河文化。意外艺术创始人意公子制作的短视频《再赴河南只为见证一场麦子的丰收》和《河南卫视做对了什么》在互联网上获得广泛好评,正是顺应了媒介化社会的传播方式。万物皆媒,也是媒融万物。黄河文化传播应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变革,运用数字传播手段,以创新推进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新的生命力。(作者:郭晨  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