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6-28 16:35

  摘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是我国基层治理的独特优势,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要求,既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又有利于创新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基层治理的实际效能。探索一条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整合路径,需要从多维度、多主体进行研究,实现党组织、社区组织、居民群体的三方良性互动,既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与社区组织的管理服务作用,又要激活居民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实现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的耦合性衔接。

  关键词: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多元协同;复合模式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受基层治理水平的影响。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实现人民与党政、社会与党政双向互动的重要桥梁。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社区组织成为了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物资配给等工作的主要“抓手”,成为了上传下达、贯彻防控规定的关键“枢纽”。但是基层党组与社区组织之间整合能力不足、党社共治权责落实制度不完善、基层智慧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常存,党组织必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政社上下贯通的治理格局。为此,本文结合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具体要求,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创新发展复合模式。

  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时代需求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引领社区共治作为一种新型治理范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的实践方向,为基层治理迈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逻辑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曾强调,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要明确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应该将社区党建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将党建引领作为核心原则贯彻遵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也总结了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社区治理与实现社会共治的一系列经验。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在国家政策话语体系中的频次与日俱增,如何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使公众参与同协商民主有序运作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为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笔者从文献中总结出学界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方面的研究重心:一是党领导建设与社区自治的耦合性研究,二是党建引领社区共治的具体内容与作用机制研究,三是党组织与社区治理有机衔接的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在以上三种研究中,笔者更偏向于第三种研究,这将有效地纾解基层治理失序问题,促进基层资源整合优化,实现“党社一体”协调发展。

  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困境

  (一)社区治理受“行政化”影响大

  居委会虽然被赋予“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合法地位,但是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行政化色彩浓厚。居委会的职责发生偏离,奔波于应对各种上级检查、绩效考核等,这既没有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也没有发挥居委会管理与服务的职能,甚至会消磨群众对基层治理的信心。居委会在这种压力型体制中扭曲发展,与政府形成了上下级关系。这种异化关系使居委会在治理中日趋边缘化,一是在服务上,居委会、居民、物业公司三方关系中,由于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更加优质全面,抵消了居委会部分服务职能的发挥,居委会发挥的作用日渐弱化。二是居委会长期处于行政化的困境中消解群众的信任,出现脱离群众的倾向。长此以往,基层治理困境愈演愈烈,难以真正实现社会良治。

  (二)党组引领社区理念上共识不足

  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理念主要依赖价值传递的路径实现,即党组织将价值理念传递给政府、市场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潮流百花齐放,尤其是在熟人型社会向陌生化、碎片化、社会成员匿名化的社区社会转型过程中,基本的社会价值共识尚未形成,这直接导致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党政主体之间价值理念的差异化。如何从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理念出发凝聚社会共识,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基本需要,有效构建起党、政、市、社、民等多元主体共治模式,改变党政与社区力量悬殊问题,这需要执政党在多元价值碰撞之间寻找到一个终极共识。

  (三)“条”“块”力量统筹不协调

  条块关系是中国政府组织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一项重大难题,只有充分发挥条块统合作用,才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同样地,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条”与“块”依旧发挥重要作用。党建引领社区建设中的人员配置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基层社区治理效果的好坏,在实际街区治理中,人浮于事、不同组织各自为战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产生叠床架屋的现象。党社关系界限模糊、工作职能不明确,使得党社各部门在面临不同维度、不同方面的事务时,常常因缺乏沟通互动、主体协作较弱而导致办事低效。因此,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多部门统筹协调、联动协作,形成合力切实解决社区治理过程中的“疑难杂症”。

  (四)党建与治理业务嵌入性不够高

  在基层党建大趋势下,社区治理的业务与党建业务之间的嵌入性还不够。随着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的瓦解,社区内部日益呈现出流动性强、个体异质性高、认同差异性大的零散化、破碎化状态。基层党组织若想介入社区进行协调治理,应分别利用好价值、人员、行动这几个要素,完成基层社区治理资源的整合,推动社区治理实现自主性发展,达到“再组织化”的治理水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党建业务更多侧重于思想动员、组织引领,而社区治理业务更多侧重于惠民服务、便民管理,只有二者有效地衔接,才能实现理论指引与实践行动的有机统一。

  三、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路径探索

  (一)实施“去行政化”改革,整合资源促进党社共治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引领不能被“异化”成领导,适当进行“去行政化”改革,消除“晋升锦标赛”负面效应。为此,党组必须慎重用权,以柔性政策比如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社区党员等来实现和谐共治。正视“管理”与“领导”的关系,发挥好党组织的价值导向作用,避免类似于“一刀切”、“包办一切”等做法。处理好党建与社区共治的关系,党组织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性与积极性,与基层社区建立一种互构共生的关系。

  (二)发挥党建价值作用引领,凝聚基层治理价值共识

  价值共识在党建引领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由于基层社会治理牵涉多重主体的价值理念,如何协调好这些价值理念之间的关系,需要党建引领作为纽带进行斡旋。为此,基层党组织要充分挖掘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价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中的主流地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朝着大众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组织通过在基层社区中寻求“最大公约数”来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人民至上”的治理理念,从而形成多元治理主体间良性互动的关系。

  (三)优化“条”“块”关系,实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近年来,“条”“块”关系成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的热点,条块关系对基层治理的成效影响重大。基层治理实践的重点在于基层社区如何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困境上寻找突破口,即在行政机制与社会机制之间寻求平衡点,建立一种新型制度框架。为此,在“条”方面,上下级党组与上下级政府之间要形成双向、开放、协商、合作的机制,加强党、政、社之间的联结,创新党建引领下市政社合作机制与联系群众的方式。在“块”方面,党政、社区各部门要切实遵循社会治理逻辑和规律,建立互信、互动、理解、信任的友好关系,避免党组织建设的虚化与党组织领导的行政化。

  (四)探索“嵌入式协同”治理,提高党社联动共治水平

  “嵌入式协同”治理模式是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实践探索。政党意图柔性地“嵌入”基层社会组织,获得社会组织的认可,就必须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的需求开展党建与服务工作,在服务的过程中向社会组织展示党组织不可或缺的作用,促进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和扩张。为此,党组织要激发社区居民参与自治的活力,必须建构起“一核多元”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一是利用社区党员间的身份认同建立互信共识,寻求共同的社区归属感;二是利用情感动员群众参与自治,发挥中国传统社会人情与伦理的互动作用,在群体情绪中建立共同行动的逻辑;三是利用社会公共空间增强个体间的联系,社区公共空间是党组织、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现实活动场所。

  四、总结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复合实践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创新基层治理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统合各方力量,形成党社协同治理格局。然而,要破除实践困境,必须推进党建由“行政化”向“社会化”转变,发挥党组织价值引领作用,重新调整“条块”关系,探求“嵌入式协同”治理新方式,整合社会治理要素,并将社会组织引导至国家政策倡导的路径中,最终使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的实际治理效能。

  (作者: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于梦珂)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