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6-30 09:19

  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李克强听取了就业形势和工作汇报。他说,民生在勤,勤就得能就业,依靠劳动创造财富。就业稳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标志。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当前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正加快落地见效,经济总体有所恢复,但恢复的基础还不稳固,稳就业任务依然繁重。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很重要的是着力以保市场主体来稳就业。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继续落实各项政策,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保民生,尽快把失业率降下来、控制住。用改革的办法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可持续。抓实抓细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服务工作,扩大面向农民工的以工代赈规模。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疫情对就业造成不利影响,河南省就业形势严峻复杂,需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各项政策细化落实,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加强援企稳岗,促进就业。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分析研判,提出了河南省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路径与对策。

  一、河南省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2018年8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问题新挑战,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被称为“六稳”;2020年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要求做好“六稳”工作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任务,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都被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在今年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6月8日,在四川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宜宾学院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并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就业优先政策,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抓好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新增技能人才240万人。针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省委书记楼阳生批示“根本的一靠发展,二靠技能”,王凯省长批示要求“要加大就业领域,加大保就业政策的落地,确保6月全省失业率下降”。

  (二)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复杂

  今年3月以来,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影响,全国就业形势严峻复杂。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6.1%,5月份虽略有下降,也还有5.9%,均高于预期控制目标。1-5月份,河南省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虽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0%,但同比下降6.9%;4月份河南省城镇调查失业率6.0%,5月份上升至6.6%,分别比全国高出0.1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调查失业率位居中部六省最高。与全国相比,河南省今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失业率高于一、三产业,受季节性用工和疫情双重因素影响,建筑业失业率最高为7.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6.9%,住宿和餐饮业为6.2%。从企业规模看,1-5月份,河南省共注销企业7.7万户,同比增长39.7%,其中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私营企业注销7.3万户,同比增长42.4%。

  (三)就业是民生之本

  稳定和扩大就业是民生之本。第一,就业是社会安定的压舱石。只有百姓安居乐业了,社会才能够稳定发展。第二,就业是家庭幸福的稳定器。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充分就业能够保证家庭的经济来源,从而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第三,就业是个人价值的转换器。一个人只有通过就业才能把个人价值发挥出来。第四,就业是发展之要。经济发展离不开就业者的劳动创造,而就业岗位增加的主要源泉也离不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河南省稳定和扩大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庞大

  今年全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600万人,是多年来最高。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创历史新高。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高校毕业生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总体较去年增长11.1万人,达81.7万人,约占全国的1/13。加上近千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总体压力较大。

  (二)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劳动者受传统观念、家庭观念、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注重体面、稳定就业,看重工作单位、性质、地域,未能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有“金饭碗、铁饭碗”的思想,造成“考编热”现象高居不下,“慢就业”“懒就业”现象突出。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报考人数近50万,创历年来新高,平均竞争比为63∶1。同时,人才高消费助推“升学热”。2021年河南省专升本报名19万人,报考与录取比达2.71∶1。

  (三)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全省劳动力就业结构性错配、隐性失业显性化,传统行业中低端就业岗位减少、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就业岗位转移流失较多。求职者更加追求公务员和国有企业等稳定性工作,加之部分求职者缺乏职业规划教育和引导,导致就业时“眼高手低”现象存在。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从业者,目前就业市场中低学历人数较多,高学历劳动者比重较低。劳动力市场中大量劳动者因缺乏技能长期无法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比较突出。

  (四)小微企业用工短缺困扰企业发展

  全省小微企业用工存在用工成本上升,“招不来、用不起、留不住”等问题,“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结构性矛盾凸显。特别是受疫情不确定性影响以及上游企业原材料大幅涨价进一步传导到下游中小微企业,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生存困难,薪资福利与求职人员预期存在差距难以长期留住人才,年轻人不愿意到小微制造业就业,青睐于物流、外卖等互联网服务行业等工作时间自由、工作环境比较好的行业。

  (五)就业面临诸多新挑战

  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减弱,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短板,规模性失业风险增大,人口流动受限,信息不对称,教育滞后,就业市场环境缺乏公平公正。餐饮、住宿、零售、娱乐、商贸、旅游、客运等接触性服务业,以及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疫情影响较大,吸纳就业能力减弱。“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行业群体的转型和再就业压力较大,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用人需求紧缩产生大量再就业需求。过半数就业人口未签订合同,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当前年轻人失业率偏高,5月份,全国16岁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为18.4%,比上月上升了0.2个百分点。

  三、河南省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路径与对策

  (一)深入研判就业形势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一是推动多领域协同、多部门配合,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就业工作的参与和支持。二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领域开拓更多优质岗位,为就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三是狠抓政策落实落地。国务院、省政府分别出台稳经济33条、155条等一揽子政策,当务之急是狠抓落实,确保落地见效。四是响应省委、省政府“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号召,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有序衔接,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五是在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工资待遇、社会观念等各方面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劳动者个人价值和家庭幸福,促进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促进经济稳定恢复,增强就业吸纳能力

  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基础,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一定增长不足以支撑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把经济发展蛋糕做大,把就业蛋糕做大”。要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循环,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使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成为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要采取稳定经济大盘各项措施,一是把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物流保通保畅、推动企业复工达产等政策举措落实到位。二是发挥好各项政策的帮扶作用,护航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尤其是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暂时遇到的困难,增添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者等不同群体的信心,提升岗位供给能力。三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完善整治涉企乱收费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防止对服务业的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效果被“三乱”抵消,确保政策效果不打折扣。

  (三)大力发展市场主体,扩大就业岗位

  稳就业,关键在稳企业。市场主体稳定有活力,就业大局就能稳定有扩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要发挥国有企业在稳就业中“定海神针”作用,这是全省稳就业的优势。同时,也要发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作用,这是全省稳就业的主渠道。要继续降低创业的门槛,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使市场主体更快捷涌现,发挥好创业带动就业的传动和倍增效应。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新就业形态日渐增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共享经济、直播经济、数字经济的亮眼表现,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

  (四)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多方拓展就业渠道,完善市场化就业政策措施,努力创造更多适合毕业生的岗位。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岗位锻炼、技能提升、激发创新潜力的机会,把就业服务从校园延伸到社会,简化就业手续,创造便利条件,增加岗位推送,募集见习岗位和城乡基层岗位,助力毕业生追求梦想、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对农民工,重点加强劳务协作和信息对接,拓宽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渠道,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促进就业增收。积极做好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工作。探索更为灵活、更为多元化的促进残疾人就业方式。

  (五)精准服务,扩大就业

  搭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高效对接通道,全力促进就业。一是举办线上招聘活动。通过人才交流中心官网举办百日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各地人社部门针对本地产业特色和人才需求,聚焦需求量大、市场紧缺、发展前沿等领域,组织开展网络专场招聘活动,提供职业指导、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直播带岗、云宣讲等活动。二是举办线下招聘活动。各地人社部门要举办综合类专场招聘会,也要针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求,灵活举办小范围、小规模现场招聘会;特别对就业困难的零就业家庭、残疾等毕业生,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促进毕业生就业;通过发挥公共就业部门职能,优先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方便,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多种模式招聘高校毕业生,促进精准对接。三是开展多元化就业创业服务活动。各地人社部门配套开展政策宣传、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指导、权益保障等多元化服务;组织本地职业指导专家团,开展职业指导进市场、进社区活动;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等精准化就业援助服务,对有创业意愿的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创业贷款,对暂时就业意愿不高的,适时组织参与企业体验活动,提升求职就业的能力。

  (作者:单菊萍,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张许良,中共焦作市委党校副校长)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