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河南万年农业文明史阐释的意义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我国考古工作作出指示,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通过百年考古工作揭示出万年以来的河南史,不但是中国文明史、东亚文明史的缩影,还是人类文明史发展中极为独特的样本。
一、农业与文明的关系
人类数百万年来一直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随着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文化的累积,距今万年以来世界多地出现食物生产,以中国华北地区为代表的欧亚大陆东部地区由流动逐渐转向定居生活,并率先“尝试”种植作物、驯养家畜,由此开启以农业系统为依托的文明社会。
农业生产对于文明形成的意义在于,它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使得先民过上定居生活,在此基础之上,人口、文化、文明各要素(包括磨制石器、陶器、动植物驯化等)组成的文化系统呈现出层级式增长的特点。当农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已建立起的复杂社会体系为早期国家的形成注入了动力,最终伊洛流域二里头文明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原地区以二里头文明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模式决定了后续中国数千年的发展路径。如果以农业起源为文明肇始的信号,客观的考古证据向我们展示了万年中华农业文明史图景,其中河南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二、万年河南农业文明发展进程
以农业起源和发展过程为着眼点是探寻河南一万年文明史的有效途径。
起源:距今10000年左右,农业起源阶段以新密李家沟遗址群为代表,考古资料揭示出距今10500至8600年连续的文化堆积,由此河南万年文化史的地位得以确证。此时流动性明显下降,先民发明出磨制石器、陶器、动植物驯化等与农业定居生活相关的文化适应手段,标志着从流动性较强的狩猎采集阶段,逐渐转变为有相对稳定栖居地的食物生产阶段。
发展:距今9000-5000年,农业系统建立过程中相继发展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较早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出现大型聚落房址,多种陶器,精致的磨制石器,这些物质文化水平远高于同时期中国其他地区,文明的显性开始提高;仰韶文化时期农业进一步强化,人口快速增长,发展出中心聚落,尤其是以彩陶为代表的特色文化璀璨夺目,中原文明开始向西扩散至西北,北部延伸至河套地区。至晚期时则呈现“古国”气象,新近发现的双槐树遗址中的城址便是突出表现,世界迎来了第一次“城市化”浪潮;龙山文化时期城址林立,社会不断分化,人群间的交流与互动频繁,逐渐已将影响力扩散至整个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龙山文化晚期这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已逐渐凸显,为最终早期中国的形成埋下伏笔。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文明建立的重要阶段,这一演进历程至少持续了四千年之久,也深刻塑造着中国农耕文化的文明底色。
辉煌:距今5000年之后,发展出以青铜冶炼、文字书写系统等为特征的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层面,金属工具提高了生产生活效率,文字书写系统则加强了社会信息传播力度和广度,由文字产生的文化认同机制开始作用。随着技术层面的革新,社会分工加快社会变革与文明演进速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促成了强有力的带有“中央政府”性质王朝国家的出现(许宏先生称之为广域王权国家)。中原地区二里头文明模式“中心开花”,文明向心力不断吸纳四方,而由内而外的文化辐射加速了早期中国的融合,这种包容性或是最终奠定中原“中心”历史趋势的动力根源。此时中华文明的核心要素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转下,衍生出独特的社会政治制度、礼乐制度等,形塑着东亚文明版图。地域上与文化上的中华文明核心圈、辐射圈真正形成,影响和决定了中国以及东亚文化地理与政治格局。
以上依据考古学材料的阐释表明,史前河南在农业起源与发展、复杂社会演进与早期国家起源过程中拥有着独特的文明核心地位,数千年的演进模式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提供了独具意义的范例。
三、河南在中国、世界文明史发展中的贡献、影响与地位
在距今10000至5000年河南史前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旱作农业生产系统和农耕文化系统两大“软件包”。以这种独特的文化生态模式为依托,使得河南在中国、东亚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影响与地位。
1.独特的农业系统“软件包”。种植粟和黍,畜养猪等旱作农业模式下的稳定定居系统是实现文化增长的经济基础。首先,稳固定居通过扩大耕地实现人口增长,生产力的提高促使管理阶层出现,就可以将注意力投入到有长期回报的社会活动中,如针对集体安全防卫而出现的职业军士群体。此外还可为不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的手工业者提供充足稳定的食物来源,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其次,农业生产以大规模集体劳作为特征,从播种、灌溉、除草、看护、收割、储藏都需要集体参与并协调一致。存在于资源与社会的“矛盾”是社会进一步复杂化的动力机制,达到一定规模后产生的早期政治实体可以有效调配和管理资源,决策者就能从更长远集体利益出发。中国文明的独特“基因”便深植于此,勤恳、包容、踏实,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观、农业劳作带来的统筹力与秩序感等等,都伴随着农耕文化系统的建立而逐渐形成。
2.独特的文化系统“软件包”。有了农业经济的支撑,早期政治实体依靠其强大的文化核心力向外扩散并影响至其他地区。比如政治制度,至少在二里头文化后,中原地区持续影响着中国以及周边地区,玉璋这种礼器的流行便是明证。文化系统的强大作用力在历史时期显示的更为清晰,日本对于唐文化的学习,朝鲜半岛对明清制度的复制等等,这种文化辐射能力可追溯至夏商周三代甚至是史前时期。政治制度所带来的成体系的文字、礼乐制度、文明规范等等深刻影响和塑造着周围地区。随着农业系统中社会生产与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农业文明迅速在欧亚大陆东南部扩散,甚至决定了后来世界文明的走向。整体上看,旧大陆西半球西端是以两河流域农耕为主的经济形态,东半球东端是以中国北方黄河旱作、南方长江稻作农耕为主的经济形态,北部广大欧亚草原地带是以游牧为主的经济形态。在此基础之上来看,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系统是起步较早、发展最为稳定、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可持续文明形态。
四、结语
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近代以来未有的文明发展奇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中国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为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如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赓续传统开创未来,就需要我们在文化层面建立自我认知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而河南坐拥得天独厚的史前文明资料,在这些问题上更应展示出发言权与话语权。除此之外,我们应努力做到阐释好自身历史的同时,站在世界的角度再看中国以及河南,更好地认识人类文明的同一性,在普遍性中看到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从而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李彬森,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