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周口 读懂“早期中国”丨李庚香:建设老庄元典文化旅游区 打好文化周口牌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7-01 14:43

  编者按 

  日前,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在周口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扩大)报告会上,作了题为《行走周口 读懂“早期中国”》的报告,报告解答了周口怎样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及如何打好周口文化、文化周口这张牌,提出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周口版本。大河网学术中原全文刊发。

  以下为报告内容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叫“行走周口,读懂‘早期中国’”,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因为周口这个地方,是“三皇”文化之乡。在中国更古老的早期,在旧石器时代,有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而新石器时代的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都在周口。所以我这个题目,定位在“行走周口,读懂早期中国”。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发展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壮大以创新为内核的文化产业,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在这个重要战略布局里面,周口怎么样融入,文旅文创如何实施,如何把周口文化、文化周口这张牌打好,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楼阳生书记在调研时提出,关于文化旅游融合战略,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深厚的积淀,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体悟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是说,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是河南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周口应该着力挖掘的富矿。在这个背景下,我想跟大家交流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特别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包括文旅、文物、文字等工作都特别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定历史自信;在去年“七一“讲话里,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文化是内容,是支点,是因素,是力量源泉,把文化的重要性和文化的地位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开始往经济的2.0版本走,因为经济里面的文化因素、生态因素、数字化因素越来越重要,信息、文化、生态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和炎黄文化,我们河南的三大主题文化也是高度关注的。讲黄河文化的时候,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战略里面讲了三点。第一,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产生于此。第二,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第三,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黄河文明是个大概念,兼容并蓄的核心是什么?是中原文化。关于中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第一,从三皇五帝到如今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黄河文明,在兼容并蓄中不断发展进步。讲了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关系,中原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中原文化的起点是三皇五帝。第二,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殷墟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前推了一千多年。第三,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张衡、张仲景、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岳飞等大批古代杰出人物,都与中原大地有密切关系。第四,河南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形象地说,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关于炎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讲到:“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大家看,我们河南地方文化太丰富了,太厚重了。在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进程里面,我们河南、我们周口都处在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地位。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要求,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是懂得经济学、管理学知识是不够的,要做到“三个敬畏”: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非常重要。各级领导要对当地的文化精髓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要不断挖掘各地的文化精神内涵,并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一种不可替代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重视文化,还重视文化旅游。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就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美丽的周口 拍摄/大河网网友段大眼

  二、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与文化强省建设

  关于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楼阳生书记在去年河南省委工作会议上指出:“依托我省丰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优势,把文旅文创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既是应时合势之举,也是活跃全局之策”。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向文化”的关键节点,文化和旅游将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主战场,创意和设计将成为总抓手,“文旅文创出圈出彩”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常态。

  河南为什么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一是后工业化经济、知识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的需求。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重功能”向“重体验”转变的诉求。三是发挥文化功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凝聚力的要求。四是推动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表达的追求。

  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目标是什么?一是要构筑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二是要打造世界文化旅游胜地。然而,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有四道题需要破解,这是我们面临的绕不开的“坎”第一需要破解文化的问题。就是需要正视河南文化的碎片化、传统化、地域化问题。第二,需要破解旅游的问题。旅游的业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形态和内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观光旅游到体验式、参与式深度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这是我们河南旅游所欠缺的。第三,需要破解文化旅游两张皮的问题。文化是魂,旅游是体。文化与旅游如果脱节的话,要么灵魂出窍,要么魂不附体。我们目前是有资源,缺转化;有说头,缺看头;有建筑,缺场景;有形态,缺业态。第四,需要破解文化旅游产业化的问题。主要是资源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投入与产出不相适应、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那么我们该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一是传承,一眼阅千年。可以用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中的河南元素,开展“文明探源”“探访博物馆”“探寻典籍里的河南”。二是焕新,一步越古今。大力破解阻碍大遗址、文艺院团、文博院馆、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园等良性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激发各类主体创意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共享,一起向未来。打造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最能体现河南特色、外国受众最感兴趣的文化名片。

  具体来讲,第一点,要完善“一带一核三山五区”的格局。“一带”是建设体现中华悠久文明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一核”是建设全球知名的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核心板块。“三山”是建设主题鲜明的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自然生态和红色旅游景区。“五区”是建设以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地理空间相互衔接、资源优势融合互补的五大特色文化旅游区:黄河金三角文化旅游区、天地之中河洛文化旅游区、上古殷商文化旅游区、老庄元典文化旅游区、丹江卧龙文化旅游区。我省布局的“一带一核三山五区”,周口就处于“五区”里边的老庄元典文化旅游区。第二点,要围绕文明黄河轴心带,培育发展一个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有两大要素,第一是大河,第二是国际影响力,有没有国际影响力最为关键。周口的黄泛区农场要围绕黄河文明复兴做文章,打好了,是非常大的一张牌。第三点,要积极推进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第四点,开发三山休闲,休闲度假。还有一个,就是乡土中国体验,把乡愁这个事抓好。还有就是红色旅游基地开发。这是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总体思路或基本思路。

  三、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需要实施“兴文化”工程

  刚才讲了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目标、做法、布局,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是文化。为此,河南正在实施“兴文化”工程。“兴文化”工程要研究、传播什么呢?首先就是研究中原历史、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炎黄文化,它的根系问题。中华民族的根,这是我们河南要研究的。第二是研究我们中原文化的谱系。这个谱系是什么?是我们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对于我们河南来说,就是老家河南、中原崛起、出彩河南。就结构而言,文化体系包括我们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统文化里面重点抓什么?抓炎黄文化、黄河文化、中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点抓什么?抓创新文化、抓现代文化、抓先进文化。第三,就是要打造河南的文化体系、文明体系。把河南的文化体系、文明体系打造好了,文化旅游发展才有更扎实的基础。

  我在省社科联搞了一个学科叫中原学,目的就在于要对中原的历史文化学科化。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深有感触地说:“河南是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星辰,产生的历史文化影响深远。我也很想去看一看安阳的殷墟,去中原大地寻根问祖”。在讲到河南文化时要求我们,要推进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河南要形成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精神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进的文化发展哲学。中原学就是一个文化发展哲学,这些年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对河南的历史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现在已经搞成了一个学科群,这一次也写入了河南“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重视历史,重视文化,重视数字化,重视生态,将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这是我和大家交流的第一个问题。

  美丽的周口  摄影/大河网网友段大眼

   四、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

  去年12月的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快建设博物馆群,谋划推进重大项目,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品质,培育旗舰劲旅。首先我们要在“行走”上做文章,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这个品牌。要通过“串珠成链、轴带贯通”,遴选一批代表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文化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范、中国味、中原韵的精品旅游线路。现在我们河南筛选出了16条旅游线,这些线路我给它做了个归类。第一,我们要记起源之旅,包括人类起源之旅、文明起源之旅、国家起源之旅。第二,要记历史之旅。包括王朝历史之旅、考古发现之旅、逐鹿中原之旅、追寻先贤之旅、元典思想之旅、文字诗词之旅、科技发明之旅、红色中原之旅、文明互鉴之旅。第三,我们要记主题之旅,包括姓氏寻根之旅、治黄史诗之旅、四大古都之旅、中国功夫之旅。这16条线路基本上把我们河南重要的历史文化可观之处都包含在里面了。

  “行走河南”,把文化连珠成串,关键还要在“读懂”上做文章。在这里我有一个最重要的体会,读懂周口就是读懂河南,读懂河南就是读懂中国,因为周口文化在起源上非常有代表性。河南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探源地、体验地、实证地,要读懂河南,就要读懂我们的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长度和厚度,读懂我们的万年绵延和历史巨变。在这里我梳理了几条,第一,我们要读懂早期的中国。在最早的中国里面,我们周口处于早期。特别是新石器时代伏羲氏、神农氏、女娲氏都在周口一带繁衍生息,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的、人杰地灵的地方。第二,要读懂嵩山文明。从历史上讲,嵩山这个地方是古人认为能够天人对话的地方。这就使嵩山在五岳中居于特别重要的位置。第三,要读懂“黄河边上的中国”。我们周口这一块有黄河故道,有黄泛区。第四,要读懂“二十一世纪的乡土中国”。21世纪的乡土中国,我们要把神农氏的地位凸显出来,打造好农耕文明这条线路。我们还要读懂枢纽中国、读懂文字里的中国、读懂典籍里的中国、读懂红色中国、读懂中国精神、读懂老家河南。读懂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通过行走河南、行走周口,读懂什么是文化。通过行走河南,读懂为什么是文化河南、厚重河南、老家河南;通过行走河南,读懂中华文化何以生命绵长,何以博大精深,何以瑰丽辉煌;通过行走河南,读懂河南是华夏文明主根、国家历史主脉、中华民族之魂这一战略地位。

  五、魅力周口再出发

  周口刚刚召开了市委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坚持“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提出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文化发展定位,我对这两个定位的提法非常认同。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河南的发展,跟周口的发展,跟中国的发展是一体的。中国要发展、要复兴,需要两个翅膀,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翅膀一个是陆上、一个是海上。河南把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放在第一位,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河南的翅膀。周口的农业是一个强项,有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农高区。现在周口的城市建设、新区建设也是让人刮目相看。我们周口的文化原来重视什么?重视农耕文化,重视姓氏文化。今天周口的再发展,面向未来百年,未来三十年,未来十五年,说近一些面向未来的五年,我认为需要再增加两个翅膀才能实现腾飞,一个硬实力,一个软实力,增加两个实力,这是周口腾飞的关键。硬实力是什么呢?就是“临港新城、开放前沿”。“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意义在哪里?就是定位在枢纽上。周口这个地方是枢纽,通江达海,直接跟长江经济带连到一起了,直接跟太平洋连到一起了,这个意义就大了。对于内陆大省这个定位,河南怎样破解这个问题呢?是通过航空港,空中丝绸之路。那么周口呢?通过水上、通过河上、通过港口。楼阳生书记的要求是什么呢?要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变边缘思维为前沿意识,加快推进口岸建设,充分发挥港口功能,大力培育枢纽型经济。对河南的定位叫枢纽型经济,要在枢纽上做文章,做得好,就站上了制高点。对我们周口来说,就是要通过临港经济,通过开放,通过创新,打通能量源。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周口提出的“道德名城、魅力周口”,这个叫软实力,也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我对周口文化做了一个梳理,认为周口有八大文化资源。我们平常做好了农耕文化、姓氏文化,但是我们还有丰富的资源,如伏羲文化、老子文化、陈国文化、陈楚文化、红色文化、黄泛区文化,基本上还没有大的开发。如果我们能够把周口的八大文化资源梳理好,那是了不起的成就,是非常大的文章。

  美丽的周口 摄影/大河网网友豫周123

  先说伏羲文化。我们老祖先、中华民族的根祖,一个是炎黄,一个羲皇,炎黄我们快说清楚了,那么羲皇呢?文化怎么起源的,满天星斗,后来慢慢的就形成了多元一体。我们这个地方就是多元一体的主体,其他地方有些曾经灿烂过,但那都是暂时的,只有我们五千年文化一以贯之。人类文明现在一般都说到六千年左右,六千年左右里边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个都断了,只有中国一个没有中断,只有我们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以贯之,连续不断、生生不息走到今天。中华文化一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步,讲的就是羲皇时期,也就是考古学意义上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我们的文化从哪里开始?我们根在炎黄,根起源在哪儿?起源在羲皇。追溯人类起源、文化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起源定位,我们这个地方是最早的,叫“出现曙光的地方”。人类文明最早出现曙光的地方,从蒙昧走向文明,这个意义我觉得很大。在根亲、根系文化里面,我们要把伏羲文化打造好。打造好了之后把它变成周口的一个特色文化还不够,还要往上走,讲中国起步是怎样起步的。我们说我们的文明五千年,那么往前推八千年、一万年的文化怎样说清楚?这是我们淮阳能够挖掘的。

  第二就是老子文化。在儒家文化这一脉里,最早儒家文化产生在西周,在长安那一块儿。在哪儿发扬光大的呢?在泰山、在齐鲁、在山东,孔子、孟子、荀子。最后在哪形成一个大高峰呢?在洛阳,在宋代,二程理学。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要把“山东有孔孟,河南有老庄”这个牌打好。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中原文化人物里面,第一个讲的是老子、庄子。在5.17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了中国有25位思想家,25位思想家第一位讲的就是老子。周口提出要打造“道德名城”,“道德”是中国文化里面最核心的概念。易、道、仁、理、心,这是中国价值中的价值,中国基因中的基因。什么是“道”?我最近对《道德经》做了一次梳理,《道德经》中说,第一,道是变化的;第二,道是无法言说的,用语言说不出来,说出来的都不是道;第三,道是朴,没有华。怎么解释道?可以用阴阳来解释,可以用形而上形而下来解释,这是宇宙运行的规则、规律。《易经》中的“三才”之道,道家的“四大”,都体现出中国文化具有极为宏阔的视野。人要得到这个道,应该干什么?儒家讲,要像天地运行一样,要仁义礼智信。大家看我们整个学术文化,无论儒墨还是道法,都存在一个“道体”。“道”是一以贯之的,到唐代的韩愈搞了一个道学,后来到宋代有二程,程朱理学,我们说叫“宋学”,程颐程颢本人说他们的学问叫什么?叫“道学”。程颢在治理扶沟时,就以“视民如伤”作为自己的座佑铭,体现出来的就是“道德”的力量。所以大家看,说我们这个地方是道德之地、道德名城、魅力周口,那是当之无愧的,一定要把这个内在的东西给大家讲清楚。

  还有陈国文化。陈国等于是从舜这一世系走下来,总共多少年呢?到公元前478年,就是再有三年之后,就进入战国时代了,陈国被灭亡了,被楚国灭亡,但是它存在了多少年呢?存在了五百多年。大家看《诗经》,五经之一,《诗经》十五国风里面,十篇国风产生在陈国。《诗经》里面表现的这些文化,如果能够通过某种形式给它表现出来,将会产生极大的震撼效果。大家不要用现在的观点看历史上西周春秋时期他们的文化生活,比如说重视祭祀,从夏到商,都是非常重视祭祀的。然后我们到西周之后开始转到人文、民本文化,怎么样看中国历史的这一个时间段呢?这里面有可以挖掘的东西。借助“元宇宙”这个风口,或者搞一些实景演出,会有比较好的前景。我到开封就经常讲,一个中国诗词大会,把中国的唐诗宋词给提升到了多么高的地步,开封是宋词的所在地,满大街都是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但是我们没有把它做好,如果把中国诗词大会挪到开封,会是什么样的概念?所以我一直建议,中原文化的繁荣兴盛,要把《诗经》、古诗十九道、唐诗、宋词这些代表中华文化“斯文”特质的文章做好。在周口要挖掘“陈风”,在开封可以建宋词博物馆。

  还有陈楚文化。中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郑卫文化和宋陈文化、陈蔡文化。我们中原文化、黄河文化融合,叫河洛文化,大家说的比较清楚,围绕着黄河文化、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历史的进程中又和长江文明融合成了中华文化。和长江文明融合的过程从哪儿开始的呢?从陈楚文化就开始了。比如说宋朝,我们有辽、夏、金,都是中华民族,我们怎么样研究民族之间共同体交流、交融、交锋的历史?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陈楚文化一定要重视起来。

  还有红色文化。在我的成长里,革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有两个人,我原来在淮阳中学读书的时候,李之龙对我影响比较深,还有一个就是我在东北的时候,东北抗日名将杨靖宇,这两个人都曾经作为我的精神支柱。周口的红色文化在全省也是有特色的,是红色河南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我们的黄泛区文化,一定要和黄河文明复兴连在一起。

  河南在全国的经济总量是第五位,周口经济总量在河南是第五位,我们该怎样在这个体系里定位周口,重新认识周口,重新设计周口?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势里,商丘、周口、驻马店作为一个板块,正在崛起。如果周口能够把八大文化资源进行系列化开发、系统性整理,比如说把伏羲文化做成伏羲文化国际论坛。围绕黄河文明,河南在做一个大河文明国际论坛。我们周口作为八千年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伏羲文化也可以在淮阳搞一个论坛。比如说“山东有孔孟,河南有老庄”这个品牌的打造,周口能做出大文章。当然,周口、洛阳、三门峡、商丘如果能够联合起来打造,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说围绕着乡村振兴,周口特色产业品牌的打造,“周口手创”也是一个方向。周口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要特别注意营造文化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要把整个周口变成一个全域旅游的体系。要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结合,要跟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要和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要和数字化转型相结合,要以文旅文创战略在周口的实施,作为活跃全局的策略,这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同志们,当前周口正处在提质增效、补齐短板、完善功能、发挥优势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坚持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擦亮周口文化标识,在加快实施“十大战略”中积极作为,在实现“两个确保”中奋勇争先,奋力向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迈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周口新的绚丽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者:李庚香 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研究员)

   相关阅读

  行走桑间濮上 读懂天下黄河丨李庚香:注入黄河魂,濮阳更出彩


编辑: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