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都市圈作用几何?耿明斋:符合现代化空间演化规律,助推经济发展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文 记者 宋若旻/视频
去年12月,随着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的加入,郑州都市圈“扩容”至“1+8”。为何扩容?2022年进入“下半场”,郑州都市圈对我省经济发展有何助推作用?日前,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专访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河南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听听他的声音。郑州都市圈“扩容”,洛阳等四地“入圈”“郑州都市圈”提法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我省早就有类似概念。2016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动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区。此后,2019年,《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出炉,勾勒出郑州都市圈的基本框架。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郑开同城化,并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加快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与郑州融合发展步伐。2021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的“奋进新征程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明确,将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纳入郑州都市圈范围。郑州都市圈正式从“1+4”(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扩容”到了“1+8”。这其中,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洛阳的“入圈”。“之前,无论是中原城市群,还是郑州大都市区,河南都有打造郑州、洛阳‘双中心’城市的想法,全国诸如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浙江(杭州、宁波)等,很多省份也是这样做的。”不过,耿明斋表示,把洛阳都市圈融入郑州都市圈,也有着很现实的需要。耿明斋说,河南的“双中心”与沿海省份的“双中心”有所差异,首先是体量上,洛阳GDP规模不及郑州的一半,难以与郑州匹配。其次,空间距离上,洛阳距离郑州太近,这使得洛阳难以形成一个独立的都市圈。而“扩容”后的郑州都市圈,可以很好地解决郑州、洛阳如何分工协作的关系。郑州都市圈“扩容”,符合现代化空间演化规律在耿明斋看来,郑州都市的圈演化,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不断试错的过程,“从结果来看,‘1+8’郑州都市圈,更适合当下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什么更适合?耿明斋谈了他的看法。“1+8”郑州都市圈成型后,体量变大,郑州都市圈以约全省35%的区域面积、47%的人口,创造了约全省59%的生产总值。对全省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郑州都市圈符合现代化空间演化规律。从某种角度来说,现代化就是城镇化、工业化,而工业化、城镇化的结果,是推动要素向特定空间点聚集,形成城市。要素聚集的越多,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规模增大、功能增强,吸引能力、带动能力就会进一步增长。以郑州为例,2008年至2021年间,郑州GDP增长了4倍,超过全省其他省辖市。郑州周边的城市,也因此受益,快速成长。所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都市圈,使郑州规模越来越大,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此外,现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核心城市的能级。创新是河南的短板,能否吸引高端人才、高端平台来搞创新,需要高能级的城市承载,而这些,只有核心城市才做得来。同时,区域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效率的竞争。市场大、分工复杂了,协作水平才会高,会形成一种良好经济活动生态,在这个生态体系里,每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都能够左右逢源,要啥有啥。每一个经济活动主体的效率提升了,那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效率就提升了。
推动我省经济发展,“1+8”郑州都市圈有助力从“1+4”到“1+8”,郑州都市圈已有半年多时间,这其中,对河南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否已有显现?对此,耿明斋表示,2008年前后,我国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观察中部六省GDP增速,河南在这14年间,有5年时间,增速垫底。“‘1+8’郑州都市圈对经济的助推,需要一个过程,其作用是否显现,从今年一季度公布数据,能窥探一二。”耿明斋说,今年一季度,我省GDP增速是4.7%,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比前两年好了很多。这从侧面也能印证,“1+8”的布局符合发展规律。对于未来郑州都市圈的建设,耿明斋提出了他的建议: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完善轨道交通系统、加密高速公路、建设城市间的快速路等,进一步完善都市圈内城市现有的交通体系。制度层面,加强公共产品数据的共享,在医保、养老等民生领域实现互联互通。推动现代产业聚集。我省资源型产业占比太大,受到环境、市场的约束较强,非资源型产业里,多数处在价值链、技术链的底端,需要推动产业走向高端、做大体量,强化创新能力。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