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心澄碧|让焦裕禄精神照亮共同富裕之路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7-06 10:30

  编者按

  焦桐常青,精神永存。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仍指引着共产党人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为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在新时代研究好传承好弘扬好焦裕禄精神,在河南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河南日报理论部、大河网理论频道学术中原联合开展《桐心澄碧》——迎接党的二十大·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征文活动。

  今日刊发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王运涛的文章《让焦裕禄精神照亮共同富裕之路》

  今天的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前的焦桐广场上,常常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聆听焦裕禄故事,感悟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可以为人民舍生忘死的干部,人民自然把他记在心里。“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人们仰望“焦桐”,缅怀人民的好书记,呼唤新时代的焦裕禄式好干部,就是呼唤关心群众、呵护群众的好干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面对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学习焦裕禄精神重在如何看与怎么干。

  从需要中看到责任,在重重考验中殚精竭虑干。焦裕禄同志只身前往兰考“战天斗地智除三害”,既是服从组织安排,也是听从内心召唤。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力以赴完成任务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时代的召唤,人民的期盼,就是党员干部行动的指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人民群众无比渴望丰衣足食的富足生活。但在兰考县这些自然灾害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地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成了“海市蜃楼”,只能眼巴巴地对着心中所盼的“吃上白面馍”的美好生活“望洋兴叹”,却始终无法实现,甚至为了吃饱肚子不得不去逃荒要饭。危急关头,受党组织委派,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最困难的时候“迎难而上”,以感恩的心和必胜的信念欣然赴任,他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那些负重前行的其实也都是平凡人。只是因为有了融入骨子里的初心和扛在肩头的使命,作为党员干部的焦裕禄便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豁出老命大干一场”。

  从困难中看到希望,在人民期盼中拼上老命干。“革命理想高于天”,党员干部不怕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党员干部以“百姓心”为“心”时,就能看懂百姓的“眼”,看懂百姓“眼”中的期盼。在兰考的475天里,焦裕禄走遍了120多个村落,一边看望艰难度日的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一边问计于民,依靠群众寻找兰考的“生路”。为了看得更深更远更真切,风沙最大时他去看流沙肆虐的规律,暴雨最大时他去看洪水流逝的变化,大雪天最冷时他去看望最需要帮助的老人。在风里、在雨里、在沙窝里,他不仅看到了兰考人民面临的种种困难,更看到了兰考人民迫切渴望改变的念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努力的方向。于是他挥笔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中国共产党人骨子里的为民情怀给了他无形的力量,使他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毫不畏惧,始终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他说:“革命嘛,就得敢闯,成功了,有经验;失败了,有教训。只要敢闯,就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因为无私而无畏,因为敢拼而敢闯,因为敢闯而看到希望。

  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在群众实践中增长才干。作为党员干部,在访贫问苦中不仅要看到眼下的不利条件,还要看到潜在的有利因素,不仅要在感同身受中体察群众的现实处境,还要在群策群力中洞察群众的智慧火花。兰考是当时全地区最苦、最穷、最困难的一个县,为了给兰考人民寻找一条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焦裕禄同志同兰考人民一道,战斗在治理风沙、内涝和盐碱的一线,兰考处处都留下了他访贫问苦的足迹和劳碌的身影。在看望快七十岁的老农民肖位芬时,晚上两个人同住牲口棚,焦裕禄听进去了“挖穷根种花生,要想富种桐树”的建议;在看到魏铎彬母亲的坟头是沙丘中唯一的一片绿洲后,焦裕禄推广了魏铎彬“扎针”的种树之法。为什么是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找到了兰考县的生路,因为他心系人民,扎根大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个人的潜力,唤醒了身边群众的磅礴伟力。历史证明,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心系人民才能扎根大地,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改天换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有了英雄的人民做靠山,焦裕禄就能“敢教日月换新天”,团结带领人民书写新的历史传奇故事。

  从坚定信仰中看到事业成功,在带头干中引领接着干。当年,焦裕禄同志奉命而来,捧着一颗初心,扛着一份使命,发誓要带领兰考人民找到生路,让兰考县改变面貌。他说,我们不能单纯依靠嘴来指挥大家,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大家。生前,为带领群众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他经常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问计于民,雪夜访贫,骑着自行车查清全县大小风口84个,逐个编号、绘图,行程5000余里。临终前,焦裕禄对县委组织部部长说,“我活着没有治好兰考的沙丘,死后希望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下,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这便是共产党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无私胸怀和坚信人民的事业必定成功的崇高境界。习近平同志为他题词“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是公仆精神,其精髓是奋斗,其灵魂是求实,其重要内容是大无畏,其鲜明特征是奉献。焦裕禄同志生前带头干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死后激励人民接着干谋幸福、奔小康、利长远的好事,为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了标尺。在今天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更要学习焦裕禄同志这种接续奋斗的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努力让共同富裕的目标早日实现。

  伟大的事业孕育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焦裕禄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党的好干部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也是新征程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迫切需要的优秀品质。焦裕禄精神同“焦桐”一样扎根大地、生生不息,始终在人民心中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学习焦裕禄精神,“希望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让焦裕禄精神照亮共同富裕之路,就要心系群众、扎根大地,知难而进、坚韧向前,苦干巧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干事创业中学习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

  (作者:王运涛,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