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心澄碧|以焦裕禄精神引领铸造思政课“金师”
编者按
焦桐常青,精神永存。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仍指引着共产党人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为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在新时代研究好传承好弘扬好焦裕禄精神,在河南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河南日报理论部、大河网理论频道学术中原联合开展《桐心澄碧》——迎接党的二十大·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征文活动。
今日刊发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水北调精神研究院吴俣的文章《以焦裕禄精神引领铸造思政课“金师”》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倡导全党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精神要常学常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金课”必然要有思政“金师”。焦裕禄同志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儿、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儿和对群众的那股亲劲儿值得全体思政课教师厚植和厚学,思政课教师要以焦裕禄“三股劲儿”精神不断要求和提升自身。
一、思政课教师要政治强、作风硬、情怀深,有上好课的韧劲儿
(一)上好课的韧劲儿,展现的是过硬的政治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在讲到怎样向焦裕禄同志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从“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四个方面来谈。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想政治教育“金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良好的政治素养是成为思政课“金师”的先决条件。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方才有底气、强信心、增力量。思政课教师要切切实实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动摇地坚定政治立场且敢于亮剑,展现“坚强定力”,做到“两个维护”,牢树“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铭记“四个伟大”历史使命,才能善于站在政治的高度向学生解析好问题,引领好方向。另外,只有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上好思政课才能做到心中有底气,游刃有余。形成正确的政治定力、政治站位、政治理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上好课的韧劲儿,展现的是优良作风
焦裕禄同志的实践证明,只有做事情身子沉下去,作风才能实起来,这也给了我们思政课教师启发。只有思政课教师身子沉下去,教风才能实起来,学风才能带起来,校风才能聚起来。
在教育问题上,“培养什么人是首要问题。”当前,“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在不同校园、不认识的人群、不相同的年龄段、不相似的工作岗位上流传着。学生通识课不愿上,选修课翘课成为习惯,专业课不想上,活动不积极参加,作业实验拖到最后东拼西凑,复制粘贴……如果学生有这些问题,教师要首先反思。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重叠且缺乏吸引力、理论传授体系与大学生认知需求阶段不契合等,很容易降低大学生对理论传授内容的获得感,致使精神升华感受度一般,容易产生消极应对情绪,这会使得思政课的处境艰难。思政课教师要解决教研与科研上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练就过硬作风,力戒浮躁、摒弃功利,苦干实干、久久为功,让“水课”变成“金课”,让思政课成为改变“大学轻松论”的强劲先锋力量。
(三)上好课的韧劲儿,涵养的是家国情怀
当上级决定派焦裕禄同志到条件十分艰苦的兰考工作时,他不仅没有半句怨言,而且心存感激,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只要党需要,我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尽力完成”。“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爱人民、爱国家、爱国土、爱文化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中国人的人生提供了价值归属和意义所在。
教育不牢,地动山摇。深厚的教育情怀应该是思政课“金师”不可或缺的初心。思政课要促进学生实现政治认同、树立公民意识,就要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能为家国担当责任的人。思政课教师扪心自问:我是非思政课老师不干?还是干与不干都行?还是入错行了可不干?还是“早晚都会换工作”?只有思政课教师首先拥有深厚情怀,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高度,躬耕钻研教学,思政课“金课”才能实现去“水”添“金”,真正让学生有所获、有所得、有所为,才能真正切实担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二、思政课教师要思维新,视野广,履使命,有上好课的拼劲儿
(一)上好课的拼劲儿,看重的是创新思维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每当风沙最大或者雨最大的时候,都是焦裕禄同志顶风冒雨出门调查研究的时候。经过多个月的扎实调研,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数据资料具体又详实,这也使得兰考县的抗灾新方案有了更科学的依据和针对有效的决策。方向清,路子正,思维新,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实践才能产生积极正面的价值和意义。
思政课“金课”教师要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看重创新研究。只有具备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才能明思路、赢主动、展新为。在中原大地,我们有太多好故事可以成为“金课”素材。例如,在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南阳市实地了解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库区移民安置等情况,他动情地说“吃水不忘掘井人”,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思政课老师理应就地取材,讲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故事、移民故事等。面对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可以聚焦“大国水脉”治水与治国,突出“南水北调与工程创新”;面对文史哲专业学生可以从中国治水历史看南水北调、从精神阐发方面看工程建造和移民搬迁、讲述“艰苦奋斗建设故事和家国情怀故事”;面对美、音、体专业学生,可以聚焦“音乐舞蹈中的南水北调”、“画笔下的南水北调”;面对思政专业学生可以着重南水北调精神的阐释,“精品与丰碑”等等。通过拓宽学科视野,增进创新性思维和科学精神,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延伸。
(二)上好课的拼劲儿,看重的是实践与广阔视野
焦裕禄始终看重实践洗礼。他说:“隔着车窗老百姓看不清你”,所以他在县委书记任上的475天里,他放着县里的车不坐,骑着自行车亲自走遍兰考,誓要带几十万老百姓摆脱风沙灾害。
现在我们资讯发达了,交通便利了,沟通便捷了,思政课“金课”教师更应该沉下身子沉下心,广视野,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创实绩,尤其要对课程有涉及、教材未讲透彻的重要问题做出权威解读,针对新问题及时出手亮剑,讲解出时代性、科学性、有用性、生动性,锤炼课程的精品品质。焦裕禄有句名言“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思政课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只有诚心实意地和学生交朋友、做朋友,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所需所求。这样以问题为中心,带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深入到教学研究一线,在大情怀、大视野、大格局上聚焦用力。帮助大学生解开思想“疙瘩”,廓清观念“迷雾”,将思政课“金课”“虚”功“实”做、“实”功落实。
(三)上好课的拼劲儿,诠释的是使命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回忆起他在上学时一位思政课教师讲解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习近平总书记说:“这节课在我的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记,对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迎难而上勇担当。“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敢教日月换新天”……焦裕禄当年这些振聋发聩的誓言,都应深深地镌刻在思政课教师心中。
思政课教师上好课的拼劲从哪里来?关键是要做到自觉担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教育事业的坚定和执着,要真实体现在想尽千方百计和做到踏破铁鞋上。焦裕禄想到“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精神的动力一旦凝聚起来,就会为实践注入巨大的正能量。第二个百年奋斗的号角已吹响,在啃硬骨头的攻坚时期,思政课教师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使命信念在肩,坚守精神追求,“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为推进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拼尽全力。
三、思政课教师要以德施教、修身律己,有对学生的亲劲儿
(一)对学生的亲劲儿,源于以德施教、修身律己
焦裕禄身为一名县委书记,曾经亲自带着女儿焦守凤卖酱油,教她怎么挑担子不磨肩,怎么吆喝能把酱油咸菜卖出去。“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老百姓就像一面镜,知道你是浊还是清……”豫剧《焦裕禄》中的这段经典唱词,唱出了人们对焦裕禄精神的强烈认同。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思政课教师努力学习焦裕禄精神,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和镜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坐冷板凳,“回归本分”、潜心教书育人。“打铁还需自身硬”,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内功,久久为功,关切理论的“真”认同、思想的“深”融入,实现学生的“强”获得,把铸魂育人在方方面面“落细”、“落实”。
(二)对学生的亲劲儿,彰显的是师生立场
焦裕禄同志不顾病魔缠身,大雪封门夜,他访贫问苦,一句“我是您的儿子”,让多少老百姓热泪盈眶。人民呼唤焦裕禄,就是在呼唤同群众的鱼水深情。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亲劲从哪里来?根源于深刻的情怀。思政课作为知识性和价值性兼具的课程,要求师可亲,“道”可信。“道”能否为学生真正接受并终身受益既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正确地解“道”,还取决于教师是否有情怀、有温度地传“道”,取决于师是否可亲。“通情”才能“达理”,教师的授课只有以情动人,情理交融,入情入理,理论的说服力才强,学生践行理论的意志才坚定。因此,对思政课教师来说,情怀是高质量“传道”“解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教师如果没有对学生的亲劲儿,就捧不出一颗真心,根本就赢得不了学生的内心。对学生的亲劲儿也表现为以学生为中心,汇聚各类育人资源同向同行。近日,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成为着力打造河南省高水平思政“金课”的创新之举,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关注和报道。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河南省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这样的“金师”资源要格外被重视,以“金师”之力浇灌铸成一堂堂思政“金课”。
百年树人。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思政课教师要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这个重大课题,化初心为恒心,视使命为生命,对焦裕禄精神的学习,要始终做到常学常新、常思常新、常用常新。
【作者:吴俣,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水北调精神研究院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河南省高校家庭社会共建思政课的合力机制与路径研究”(编号:2021YB0196)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