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心澄碧|焦桐花开遍中原 回望兰考又思君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7-07 15:52

  编者按

  焦桐常青,精神永存。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仍指引着共产党人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为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在新时代研究好传承好弘扬好焦裕禄精神,在河南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河南日报理论部、大河网理论频道学术中原联合开展《桐心澄碧》——迎接党的二十大·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征文活动。

  今日刊发张柏林和姚文菲的文章《焦桐花开遍中原 回望兰考又思君》

    今年是焦裕禄同志离开的第58个年头,随着时光流逝,对焦裕禄同志的思念不减反而愈加浓烈、缅怀之情也越发深切。

  初识焦裕禄,是在小学校园围墙上的宣传画中。焦裕禄穿着土黄色鸡心领毛背心指挥群众防风治沙,旁边题字写道:光辉的榜样,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彼时只觉焦裕禄是我值得学习的榜样,至于学习什么仍懵懂不知。

  再识焦裕禄,是在历史课本中。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就拐在了兰考,但这条母亲河却给兰考带来了盐碱、风沙和内涝。1962年,在兰考受灾最严重的时候,焦裕禄带着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决心踏上了这片土地。在兰考县工作了一年零三个月,全县140多个大队,他骑着自行车走访了120多个。排内涝、战风沙、治盐碱……焦裕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已经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无论是焦裕禄还是“好干部”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变得模糊。但习近平总书记曾五年三赴兰考,用实际行动让人们的目光再度聚焦在兰考,聚焦在焦裕禄身上,焦裕禄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又开始清晰起来。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是他42年人生的集中释放。童年贫苦,他不抱怨,在贫苦中锻炼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行。青年时加入党组织,他主动提高思想觉悟,《毛泽东选集》教会了他科学求实、迎难而上。就像焦裕禄同志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的那样:“跟共产党走,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因而今日之中国虽已踏上求富强、谋复兴的新征程,我们仍需要焦裕禄这种朴素的奋斗精神、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和道德情操,我们仍需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焦裕禄将自己全部的能量释放在兰考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颠扑不破;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历久弥新。焦裕禄是党历史长河中当之无愧的精神坐标,也逐渐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的精神标杆。从焦裕禄身上,我都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 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与觉悟。

  造福了兰考人民的是焦裕禄,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是焦裕禄精神。感怀焦裕禄,不仅仅是感怀我们曾有过这样一位“好书记”,更是呼唤更多干部,成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在西藏高原,孔繁森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两度入藏,访贫问苦,宣传党的政策,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帮助阿里人民摆脱贫困;在福建东山,谷文昌带领干部群众打水井、建水库,筑海堤、造盐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把风沙肆虐的荒岛打造成绿意盎然的东海绿洲;在重庆巫山,毛相林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

  半个多世纪过去,焦裕禄同志当年亲手种下的泡桐早已花香四溢,开遍中原大地,他奋斗过的地方也早已脱贫摘帽,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如今斯人虽已逝,但焦桐已亭亭如盖。抚今追昔,愿做焦裕禄的继人,承其志、继其行,接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张柏林,河南省社科联;姚文菲,河南大学)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