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以系统化思维做好乡村设计
□赵辉
乡村,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自然村落,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乡村设计是“设计河南”的重要内容,对乡村进行设计,必须运用系统化的设计思维,综合乡村构成要素,构建立体化设计路径,不仅设计乡村的生态环境,更要挖掘乡村的特色,设计乡村的文化主题、产业结构、治理模式等,真正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顶层设计定位布局
乡村的顶层设计就是对乡村进行总体的定位和布局,做好乡村顶层设计,需要前期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做好乡村深度调研。
精准定位。确定乡村的文化主题、产业运营模式、乡村风格。精准的定位保证了乡村的“独特气质”,定位是否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调研是否深入,对乡村现有资源梳理得是否清晰。
产业布局。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切入点,要根据前期的深入调研和精准定位做好产业布局。要考虑一、二、三产业在乡村空间设计中怎么体现、在运营管理上如何统筹协调,如村集体、村民和返乡创业者在产业结构中的位置、利益分配方法和责任怎么呈现等。
示范带动。要把乡村振兴事业作为一盘棋统筹考虑。从县区的视角看,应集中有限的资源,通过专业的设计赋能乡村,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从行政村的视角看,应在众多村民组中发展一个自然村,把这个村作为“先发产业”的载体,逐步把其他村民组的村民虹吸到中心村,腾出其他自然村的土地资源,发展配套产业项目。具体到每个自然村,从哪里着手、工作怎么有序开展,都应提前谋划,以便保证建设进度且不浪费资源。
系统设计规划先行
乡村的系统设计就是制定“多规合一”的实用性乡村规划,各规划之间互为支撑、浑然一体。
规划国土空间。围绕顶层设计,做好国土空间规划,让产业可以落地,不受土地空间的限制。
确定运营管理模式。为了让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就要做好运营管理规划设计。应在产业落地之前设计系统的运营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建立有效的运营团队。产业布局与运营管理规划相伴而生,在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实施合理的运营管理规划,就能把村民的利益、集体经济收入和运营商的利益合理分配,产业就能顺利落地。
打造旅游与生态环境。根据前期定位,尤其是乡村的文化主题定位,依据地域特色,开展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紧紧围绕农家乐、餐饮和民宿风格特色的展现,以及民房的升级改造和房前屋后的景观进行设计。
整治公共区域。乡村公共区域的道路、管网、广场、景观、停车场、卫生间、垃圾回收,以及集体持有的荒山荒坡、鱼塘湖面等,都需要专业的设计师来设计方案和施工图,对其设计包装,让其重新焕发生命力。
深度设计以民为本
规划解决的是方向性、宏观层面的问题,要想让规划落地,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做深度设计。
增强空间的体验感。乡村要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空间,为城里人展现“乡愁”空间。美丽乡村不仅是让人看的,更是让人住的,因此美丽乡村的建筑改造或者新建应把空间的舒适性放在首位。打造美丽乡村的建筑空间,应积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设施,让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充分融合,把美景引进室内、把温暖留在室内。
彰显建筑文化底蕴。乡村的建筑形式应传承当地文化特色,但传承不是仿古,而是创新,要让当地特色文化得以发展,就要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和文化审美需求。设计师必须深入调研,了解当地文化特色,抓住建筑文化精髓,结合现代生活对建筑的需要进行设计,让文脉得以传承。例如,对信阳新集村建筑的改造设计,就抽象并放大了豫中南建筑特征,运用当地材料塑造外立面,以达到“留住乡愁”的效果。
打造环保宜居的环境。秉承科学性原则,合理地进行建筑结构和基础设计,避免地基沉降不均匀导致房屋破坏。考虑保温节能,对建筑的墙体和屋面做保温隔热处理,采用的地面防潮和屋面防水的材料和技术符合国家标准,充分考虑室内采光,扩大南侧窗面积。考虑乡村“第七空间”的设计,增加阳光房、亭廊等文化休闲空间。建筑设备应与时代同步,卫生器具、空调地暖都不能落后于城市。
注重以院落“留住乡愁”。对于乡村的村落,不搞大拆大建,要“相土尝水”、因地制宜,顺随自然、顺应民意,不破坏乡村原有肌理,留住乡村的自然之美、特色之美。久居城市的人,渴望拥有一处院子,但多数人只能遐想,难以实现。城里人想到乡村去,找老家的味道,总是要到院子里去找。把院子做好,是留住“思乡人”的关键所在。
构建助农增收的平台。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就是让村民富起来,因此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把村民组织动员起来,让村民参与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与高校、企业合作,在乡村建设创客空间,由设计师进行设计,构建产业和人才振兴的孵化器,发掘地方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家门口就业。设计“新农人”运营管理培训方案,通过运营培训,把村民变成“新农人”,更好地适应现代农村产业发展。
(作者赵辉 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黄淮学院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