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用好民间传统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六大策略
长期以来,河南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资源丰富,长于模仿、制造,拙于设计、服务,在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生产体系中长期处于价值链分工的低端。如浚县泥塑、朱仙镇木版年画等,多以静态的方式融合在实体产品中,由于缺乏深度体验以及吸引受众的外在趣味、娱乐形式,与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产品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逐渐进入了非遗时代。在“一带一路”深入推进背景下,适应文旅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运用多元传播策略,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开拓河南民间传统艺术传播途径,契合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对河南加快构筑全国文化高地建设、构建设计产业发展新高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民间传统艺术在跨文化传播上要有新作为,需在实施“六大传播策略”上下功夫。
一是实施民间传统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国际化策略。在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中,以“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化进程高的城市建立联系为切入点,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加大需求侧数据分析,适度调整民间传统艺术产品形制,实现其跨文化传播的精准输出。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注重收集河南民间传统艺术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市场反馈信息,找准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结合点,在共通共识的基础上探索做“都可接受的”创意开发,自觉地将民间传统艺术原生化语言转化为国际化语言,有条件地对接落地的国家和区域,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和双赢效应。按照省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聚焦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致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胜地,积极对接郑州航空港国际航班,开设通往河南各个景区的专线,让各国游客在领略河南美景的同时,体验河南民间传统艺术的神韵。还要树立品牌意识,为打造民间传统艺术产业化培育市场。
二是实施民间传统艺术跨文化传播的产业化策略。产业化是河南民间传统艺术振兴的必由之路,有助于系统挖掘民间艺术资源、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民间传统艺术文化转型、提升民间传统艺术经济效益。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组建创新驱动型研发团队,建立健全民间传统艺术产业机制,从实体形象、品类规范、运营方式等方面积极向品牌标准化迈进,便于意向终端实地考察与复制。发展直卖便携式产业化生产,在保有文化内涵精髓的基础上改进工艺,在批量生产、便于输出等方面对生产环节和产品形制进行创新改进,实现超市、便利店直卖,多渠道拓展国际市场份额,改善市场扁平化局面。
三是实施民间传统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品牌化策略。通过品牌建设管理与重点推广,提升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拓展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建立民间传统艺术品牌管理体系,以河南烩面为例,在制作过程、人员配备、食材选择、配方量化上向品牌化管理规范,在生产工艺和直卖品类开发等方面建立自主知识产权,最大限度地凸显品牌个性化、提高品牌认知度。坚持守正创新,从产品入手建立产业差异化辨识度,增强落地区域的认可度,创建共通意识生态,组织多维度的传播与市场占位,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如创新钧瓷文化的亲身体验与个性定制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的目标客户,推广钧瓷文化的广泛传播。
四是实施民间传统艺术跨文化传播的艺术化策略。要结合民间传统艺术往往带有显性的民间传承属性的特点,注重艺术化载体平台的搭建与拓宽。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节、艺术节、民间传统艺术挑战赛、民间传统艺术大奖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主导文化产品,打造河南民间传统艺术产业品牌,使游客在享受当地旅游资源的同时,更好地体会民间传统文化。要在互通互联的方针下共享交流平台资源,加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精准获取各国市场渠道,为河南民间传统艺术产品在异地市场渗入创造机会。关注沿线各国的文化发展脉络与动向,凡重要的艺术节、文化机构合作的交流项目,要分析运用,针对多种艺术载体,分析研究出河南民间传统年艺术产品走出去的合适平台与契机。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来传播河南民间传统艺术,促进世界各国对河南民间传统艺术产生兴趣。
五是实施民间传统艺术跨文化传播的符号化策略。当今社会已进入符号消费时代,民间传统艺术的符号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重要方式。符号化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如河南烩面代表着不仅仅是一碗面,更多的是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价值取向,以及古老的健康理念、民族技艺。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味道就是它最具辨识的显性符号。文化的符号化使文化的形式与内涵简洁化、明晰化,在跨传播过程中更易于接受和消化。如河南烩面可以在商标和外在形象上赋予符号化策略,所谓“一筷子到河南”,通过“舌尖上的河南”彰显厚重的文化信息与健康指向性,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愉悦感、认同感。
六是实施民间传统艺术跨文化传播的数字化策略。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由数字化衍生的通讯、网络等产品正在深刻影响着民间传统艺术的跨文化传播。数字化应用是民间传统艺术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和信息整合系统。在智媒时代,广泛运用现代数字智能化科技成果,通过多渠道多媒体数字化传播媒介实现跨文化传播,不仅是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区域文化高地建设的有效策略。如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化新媒体,能够为不同区域受众了解和推广民间传统艺术提供更直观形象的方式。运用云计算和物联网,可以实现更优质、更主动的物联配送流通,实现民间传统艺术跨文化产能持续地高质量输出。
综上,不同民族在审美心理、宗教信仰、消费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河南民间传统艺术实现跨文化传播,不仅要跨越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圈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壁垒,还要跨越来自时间、空间、维度上存在的传播障碍。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要在准确把握跨文化传播的着力点、契合点的基础上,适度调整现有民间传统艺术产品形态及产销方式,灵活运用贴近当地实际的文化传播交流方式,入乡随俗地开展跨文化传播,进而推动民间传统艺术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作者:王运涛,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