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玲:以“农”为本夯实增收根基
□秦小玲
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民进城务工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农民收入渠道收窄。因此,立足于农业农村,显著增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想方设法提高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也是应对复杂内外部环境和不确定性因素的重要保障。
近两年,我省农民收入相较于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同时也要看到,一方面,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另一方面,和全国平均增速相比,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放缓趋势,在2019年与全国平均增速基本持平的基础上,2020年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2021年差距扩大到1.7个百分点。从经营性收入内部来看,随着农业农村的不断发展,经营性收入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经营性收入中来源于二产和三产的比重逐渐上升。2020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性收入来源于一、二、三产的比重分别为66.07%、7.73%和26.18%,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二产和三产的比重偏低,一产偏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省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乡村产业多元化、三产融合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和空间。
农业农村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外源性,需要从城镇化、工业化中寻求外部动力。从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和提升农村要素配置,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比较收益,是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根本途径。面对现有发展基础,虽然约束因素较多,也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为我省现阶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更多机遇。
当前,针对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要在“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上下功夫。从我省基本省情农情出发,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持续发展壮大粮食产业,把种粮主体嵌入到经济大循环中。粮食具有较大的特殊性,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全国小麦第一省,发展粮食产业是我省兼顾保粮食安全、保发展和促增收之间的重要契合点,是保障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强大动力。要在保总量的基础上,持续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大宗农产品品质。培育原粮区域品牌,建立部分地区的特色产品标准,如延津小麦、息县酿酒小麦等,扩大区域品牌的影响力。积极推广“豫麦”省域公共品牌,研究颁布全产业链控制的标准体系。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将粮食的支持政策由支持生产环节为主,向支持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产业政策转变,形成“以尾促头”倒逼体制,切实发挥购销和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
推进乡村产业多元化,拓宽乡村内部增收渠道。随着经济发展带来对农业农村的多元需求,乡村产业的内涵外延也发生了变化。要顺应这种趋势,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横向上,一方面围绕农业农村的多元价值转换和独特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研学科普、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深挖特色农产品资源,推进“小而特、特而优”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等。纵向上,要着眼于区域全产业链培育,立足于自身发展基础,从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出发,向产业的两端及周边延伸,创造新供给。无论是横向的拓展还是纵向的延伸,都要立足于“农”展开,或农业或农村,这样的乡村产业才有生命力。
以发展集体经济为重要抓手,最大限度惠及广大农民。强大的集体经济弥补了家庭经营和个体经营的不足,实现了优势互补,有利于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要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升改革成果,积极探索村社合一、村企合一的自主经营模式,开展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进行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以多种形式盘活资源,发展乡村产业,壮大集体资产。此外,鉴于当前村庄之间分化较为明显,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基础上,可以因地制宜以乡镇为统筹发展乡镇一级集体经济,或跨村统筹,或以项目统筹等方式,推进村庄之间的合作及联营联建,并在利益分配、经营体制、合作模式上不断探索,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实现经济强村对一般村和薄弱村的带动。
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增值收益。长期以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是我省面临的基本省情农情,需要各种组织形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的有机衔接。在这个过程中,村集体、工商资本、合作社、小农户等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相同,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把农民收益放在重要位置,把带动农户数量及农民增收情况纳入相关项目建设考量甚至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规则、制度引导各种建设主体和市场主体实现与小农户的长期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尤其是在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上,避免买断式、与村民撇清关系、完全资本主导的旅游景点打造式的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开发模式。
加大普惠金融、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民增收“造血”能力。当前,农村金融作为产业发展的活水,在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可以激发其内生动力。这就要求农村金融要在现有基础上,针对更多中低收入小农户的需求,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通过政府、银行、担保机构等多方参与,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发低门槛、低成本的普惠授信模式。此外,要持续推进我省农业保险转型升级,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过渡,为农民生产经营托底。
(作者:秦小玲,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