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心澄碧|焦裕禄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编者按
焦桐常青,精神永存。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仍指引着共产党人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为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在新时代研究好传承好弘扬好焦裕禄精神,在河南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河南日报理论部、大河网理论频道学术中原联合开展《桐心澄碧》——迎接党的二十大·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征文活动。
今日刊发郑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武香俊的文章《焦裕禄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说道:“我为什么对焦裕禄那么一往情深,就是因为我在上初中一年级时,当时宣传焦裕禄的事迹,我的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一度讲不下去了,捂着眼睛抽泣,特别是讲到焦裕禄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给顶破了,我听了很受震撼。”“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和参军入伍……一直有焦裕禄的影子伴随。”习近平总书记把焦裕禄视为人生榜样。同样,焦裕禄同志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一、用焦裕禄“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筑牢大学生信仰之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推崇备至。在大雪拥门的时候,焦裕禄说:“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焦裕禄冒着风雪,忍者剧烈的肝痛,来到梁孙庄梁俊才老人的家里,送上救济粮款。他由衷的一句“我是您的儿子”,使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焦裕禄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青年大学生要学习焦裕禄“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志存高远,甘于奉献,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自身利益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民多做好事、多作贡献,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用焦裕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砥砺大学生奋发之情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到达兰考后,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长期的贫困落后,他毫不气馁,无所畏惧,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艰苦奋斗,奋力拼搏。他说:“我们要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为了节省资源,焦裕禄的办公桌、办公椅虽已破烂不堪但仍舍不得更换。他的衣服和鞋子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被子有42个补丁,褥子有36个补丁。
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00”后,生在新世纪,长在新时代,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没有过时,我们仍要继承发扬焦裕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
三、用焦裕禄“科学求实”的优良作风涵养大学生务实之本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焦裕禄深知,内涝、盐碱、风沙“三害”,长期以来使兰考人民苦不堪言,尽管之前多有治理,但最终效果不如人意。他坚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必须掌握灾害的详细情况,了解灾害的来龙去脉,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他一连几晚上住在肖位芬的牲口屋里,向这位老饲养员请教改变兰考县面貌的办法,由此知道了沙土窝里能种泡桐树,挡风、压沙。他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焦裕禄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跑遍了兰考县149个大队中的120多个,掌握了“三害”的成因和规律。根据这些详细具体的第一手资料,他做出和实施了正确决策,为治理“三害”打下了坚实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新时代大学生要秉承焦裕禄“科学求实”的优良作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立足实际,脚踏实地,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在扎实奋斗中成长,在勤勉务实中建功。
四、用焦裕禄“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激发大学生拼搏之志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1962年12月,地委组织部同志在和焦裕禄谈话时,明确地告诉他,兰考是一个最穷的县,一个最困难的县,要他在思想上有个充分准备。当时焦裕禄态度十分坚决地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焦裕禄没有向灾害低头,而是攻坚克难,越挫越勇,最终带领兰考人民找到治理“三害”的有效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新时代大学生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拥有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担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激流险滩,新时代大学生要学习焦裕禄“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敢拼敢闯、愈难愈进,勇于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主动作为、勇克难关,承担起时代赋予青年的光荣使命。
五、用焦裕禄“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升华大学生道德之魂
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焦裕禄一生艰苦朴素,严格要求自己。尽管病情不断加重,也不舍得花钱看病,仍然废寝忘食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同事买来药让他吃,但他却因为药太贵而拒绝服用。1963年春节,焦裕禄在兰考县委墙上的福利救济名单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焦裕禄,救济60元”。他对这件事非常重视,随即召开了机关党员大会,态度坚决地说:“分给我的救济,我一分钱也不要。”接着他又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时时、事事应该首先想着群众。”焦裕禄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无时无刻不挂念着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新时代大学生要学习焦裕禄“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不仅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而且要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持甘于奉献的高贵品质,把甘于奉献落实到学习、生活、志愿服务等实际行动中,用理想支撑奉献、用奋斗书写奉献,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责任”。新时代大学生要厚植“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秉承“科学求实”的优良作风、砥砺“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涵养“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勇挑重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武香俊,郑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