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陆港经济提质增效的路径思考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2-07-20 09:49

  编者按

  随着以郑州为中心,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米”字形高铁网在全国率先建成,河南航投集团航空制造产业园投产,我省发展枢纽经济的基础更加夯实。前不久,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河南要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发展枢纽经济,底子在枢纽,目的在经济。为此,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从如何发展高铁经济、航空经济、陆港经济等角度对这一新目标进行理论阐述。

  □李武军

  陆港是我省对外联系的门户和重要节点。建设枢纽经济高地,应充分发挥陆港功能,不断增强陆港核心竞争力和其对枢纽经济的牵引力、内聚力和辐射力。

  高质量规划建设全省陆港体系

  随着“米”字形高铁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初步建成,全省各地抢抓交通枢纽网络能级提升机遇,大力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和制度型开放战略,更加重视陆港项目建设。

  智慧化引领,加快全省陆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着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场站、智慧监管、智慧报验,健全一站式国际物流单证作业、保税物流和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功能,全面提高货物集结、查验、装卸、报关、联运等的便利化。

  强化高效绿色,拓展陆港对外联接通道。一是扩展“陆上丝绸之路”通道。依托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和国际陆港新节点,拓展欧洲、中亚、东盟、日韩俄等线路和境外集疏网络。二是加强“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优化东向、南向为主的铁海联运通道布局,强化内河与海港连接,完善通海合作机制,提升去回程运输组织能力,打造无缝对接的通江达海新通道,高效融入“海上丝绸之路”。三是推动“网上丝绸之路”升级。拓展“跨境电商+空港+陆港+邮政快递”运营模式,打造国际性跨境电商与多元化贸易中心。四是延伸“空中丝绸之路”服务,加强郑州陆港与空港的连接。

  构建全省大物流产业发展格局

  陆港具有铁路公路货运通道和枢纽的资源优势,也有发展多式联运的组织协调优势,是构建全省大物流格局的重要引擎。要积极开展货运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拓展物流发展空间,形成大物流产业发展新格局。

  高效联动,高水平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遵循现代供应链发展规律,整合要素资源,加强省内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港口、口岸、综保区等各方面衔接,统筹利用物流通道、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发展云物流、智慧物流、智能物流等新模式。在横向上积极拓展,在纵向上垂直整合,发展物流新业态,加快形成集多式联运、园区运营、跨境电商、综合保税、制造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新体系。

  强化链接,发展大物流产业。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内陆与沿海地区联动发展需要,发挥全省陆港集群化优势,就近组织资源要素,以铁海联运、河海联运为重点,形成紧密衔接、双向均衡、规模化运行的东向陆海联运走廊。依托“米”字形运输通道,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以及西北、东北地区等的物流链接。加强内陆港共建,扩大“点对点”直达货运服务规模。开发“一站式”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加快发展铁、公、空、水组合联运模式,积极探索多式联运标准规则,推动“一单制”发展和联运提单物权化。大力发展数字化新型物流业态,推动物流业立体联网、内外互通、多式联运、有机接驳,构建联通全国、沟通世界的立体式、全景式大物流格局。

  联通城乡,联接全域发展货运一体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大物流体系发展,加快城乡物流配送一体化进程;实施省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培育工程,推广“货运班线”等服务模式和冷链仓储运输模式,打造“农特产品直通车”。统筹交通、邮政、快递、供销和商务等资源,建设“多站合一”的农村物流站点,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加快供应链产业链优化升级

  陆港能够整合资源要素,推动区位、交通、商业、市场、人力等要素资源高效配置。要以大物流完善供应链、以大物流接续产业链,提高陆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黏合力,形成以陆港为牵引的枢纽大产业发展格局,打造经济增长极。

  生产+生活,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依托物流业大发展,推动商贸金融、创新服务、文化创意、技术咨询等产业聚集,建设生产性服务业生态圈。培育“吃住行游购娱养”一体化产业链,引导健康服务、养老育幼等产业聚集,完善生活性服务业配套。

  服务+制造,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发挥物流业为制造业完善供应链、接续产业链的作用,推动制造业在更大范围进行生产组织、产业创新,发展产业集群。以省级开发区为重点,推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陆港+城市,打造枢纽经济增长极。按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发展思路,统筹推进规划布局、土地开发、枢纽建设、产业对接,实现枢纽、城市和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大宗货物集结运输,推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片区重点发展高端产业、高端商务等。推动洛阳、南阳、周口、信阳、漯河等地统筹布局港口、产业、城市和人口,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关系,高质量推进临港城市功能区开发,实现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完善陆港市场化运行机制

  陆港是现代物流的高级组织形态,既是一个地区对外联络的平台,也是市场参与主体,要顺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对接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构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陆港市场化运行体制机制,增强活力,提升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陆港管理体制。运用市场理念和法治化手段,搭建市场化平台。积极引入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组建股份制陆港管理运营公司,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市场化机制,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管理团队。

  创新投融资开发模式。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设立陆港发展产业基金,运用股票、地方债和企业债等,多渠道提升资金保障能力。拓宽社会资本参与陆港投融资途径,创新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路、站、场、枢纽经济承载平台等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

  培育强有力市场主体。引导交通物流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资本合作、资源共享等市场化方式,打造合作共同体,积极向综合物流服务商、现代供应链运营商转型发展。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豫设立区域性和功能性总部,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大型工商企业、专业市场等加强合作,推动生产制造、现代流通和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围绕国际物流、冷链物流、即时物流、供应链等,培育全国领军型、特色标杆型、新兴成长型物流企业。

  (作者系省发展战略和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