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心澄碧|传承焦裕禄精神 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合格答卷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8-03 11:05

  编者按

  焦桐常青,精神永存。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仍指引着共产党人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为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在新时代研究好传承好弘扬好焦裕禄精神,在河南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河南日报理论部、大河网理论频道学术中原联合开展《桐心澄碧》——迎接党的二十大·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征文活动。

  今日刊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史党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郭嘉儒的文章《传承焦裕禄精神  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合格答卷》

  焦桐常青,精神永存。焦裕禄用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一生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焦裕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全体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是对我们党对新时代为政之要的高度概括,也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肩负的时代使命和责任。站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人。

  传承科学求实精神,积极应对时代出卷人的考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秉持科学求实的精神,直面现实问题,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深入剖析时代课题,努力化解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风险,这也是焦裕禄精神的强大生命力所在。焦裕禄的一生始终追求科学求实,他坚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坚持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人民办实事、求实效。在兰考的475天里,焦裕禄走访了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多个。他没有“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而是坐到了群众的炕头上,走进了群众的心里。为了解兰考县的实际情况,焦裕禄带领“三害”调查队深入调研,将全县86个大风口、1600个大小沙丘逐个编号,将全县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等调查得清清楚楚,绘制出10万亩的盐碱地分布图,基本掌握了水、沙、碱的发生规律,做出了治理“三害”的关键决策。正是这种深入群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求实作风,使兰考的治灾方略贴近现实、贴近民心,牵住了改变兰考落后面貌、促进兰考发展的“牛鼻子”。焦裕禄用实际行动告诉广大党员干部,苦干实干不是蛮干,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结合基层所需、发展之要,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不仅“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群众身边、田间地头,听真话、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真正解决现实问题,这是我们新时代必须坚持的工作作风。

  传承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精神,做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人。“我们是答卷人”,这是我们党不负使命、勇于担当、强化责任、奋发有为的铿锵誓言。我们要圆满完成这份答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这也正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看不得别人吃苦,自己却“吃尽了苦头”:他的办公桌、文件柜都年代久远,早已破损不堪;他用过的被子有42个补丁,褥子有36个补丁;他穿过的鞋,里面的衬布全都磨光了,鞋面破了许多窟窿。即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焦裕禄迎难而上的气概从未动摇:“我们干部对待困难,一是不怕,二是顶着干。怨天尤人不可有,悲观丧气不足取,无所作为不能要!”面对黄沙漫漫、盐碱茫茫、冰凌遍野,焦裕禄没有丝毫退缩和畏惧,他以“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气概向困难宣战,喊出“不达目的,我死不瞑目”的铮铮誓言。哪里困难最大,他就出现在哪里:风沙最大时他带头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时,他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察水流、看走势。正是在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驱动下,焦裕禄带领全县群众“整治三害”、“种植泡桐”,改变了兰考贫穷落后的旧面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必定需要实干兴邦。焦裕禄的这种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创业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奋勇向前、攻坚克难的锐利武器,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密码。

  传承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精神,将人民阅卷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精神,这也正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当年,县委有一辆破旧的吉普车,但焦裕禄从来没有坐过,唯独“青睐”那辆别人骑过11年、除了铃铛什么地方都响的自行车,下乡调研都靠它。有一次,他不顾身边工作人员劝阻,坚持骑车去70多里外的地方调研,哪怕要带着铺盖也要坚持。因为他怕坐汽车跑太快听不见群众说话,“与群众拉开了距离,就会隔了心”。焦裕禄的一生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贴心,将自己的无私奉献给人民群众。在焦裕禄弥留之际,组织上问他还有什么要求,焦裕禄说,“我死后不要为我多花钱,省下钱来支援灾区,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焦裕禄始终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焦裕禄精神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和崇高信念,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积极弘扬的宝贵精神,也是我们坚决贯彻的执政理念。百年来党领导革命、改革、建设的实践一再证明,党员干部只有保持为民情怀和良好作风,才能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使党立于不败之地。在新时代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以修身律己,坚持廉洁奉公,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使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正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不懈追求。

  岁月流逝,精神永恒。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依然绽放智慧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我们赶考路上的定星盘和指南针。时代提出问题检验我们的执政能力,人民群众评阅答卷检阅我们的执政水平。我们党必须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特别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考验,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戒骄戒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焦裕禄精神的激励下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智慧和力量。

  (作者:郭嘉儒,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史党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