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精神|李庚香:焦裕禄心中的“三棵树”之杨柳篇
编者按
提起焦裕禄,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泡桐,那是焦裕禄在兰考迎风战沙时栽下的树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象征。然而,你知道吗?在焦裕禄的心中,其实有三棵树:松柏、杨柳和泡桐。它们既是焦裕禄所赞美和推崇的树木,也完美地代表着焦裕禄身上的品格。诗言志,歌永言。焦裕禄所推崇的这三种树,其品格与焦裕禄精神相互辉映,浑然一体。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在新时代研究好传承好弘扬好焦裕禄精神,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在深入走访调研焦裕禄事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焦裕禄身上的“三棵树”品格。他认为,学习焦裕禄精神,就应该学习、传承、弘扬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品格和精神,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昂首阔步,所向披靡。
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刊发,今天发布第二篇《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精神|李庚香:焦裕禄心中的“三棵树”之杨柳篇》,以下为完整版视频和文字内容:
焦裕禄心中的“第二棵树”是杨柳,他在日记中说“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
杨柳能够在比较恶劣环境中正常生长,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等特点,天生具有一股韧劲。焦裕禄以杨柳为标杆,要求革命战士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这体现了焦裕禄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和对群众的那股亲劲。
20世纪60年代的兰考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之苦。面对“三害”肆虐,焦裕禄同志发出了“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的誓言。他坚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走访、蹲点调研,对所有的风口、沙丘和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闯出了治理“三害”的新天地。他说:“我要把兰考县1094平方公里土地的自然状况摸透,掂一掂兰考的‘三害’到底有多大分量”。
焦裕禄同志抓工作的那股韧劲,不仅感动和教育了群众,也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在兰考工作期间,焦裕禄紧紧团结和依靠群众,在群众中扎下了根。“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上任初期,焦裕禄便深入兰考灾情严重的几个公社,他住草庵、蹲牛棚,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调查中看到真相、听到实情。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间地头,去了解情况,察看灾情,了解群众的困难,向群众请教解决困难的方法,从群众中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兰考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
为解决夏季水患,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他走访了当时149 个生产大队中的 120 多个,全面了解灾情,虚心向群众学习,寻找救灾办法。
为根治风沙,焦裕禄带领群众在张庄搞试验,把地下一米以下的淤泥翻上来,盖住沙丘。然后再种上草,栽上树,撒上树种,焦裕禄把这个方法总结为“翻淤 压沙、育草封沙、植树固沙”,他还形象地把翻淤压沙称为“贴膏药”, 把种草、栽树称为“扎针”。沙土地“贴上膏药,扎过针”之后,经历了几场七级以上大风的考验,风沙锁住了,沙丘固定了,树木成活了。
正是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兰考县委在较短时间内找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基本上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从群众中找到了治理“三害”的“真经”。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栽在哪里活在哪里”,焦裕禄在日记里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说“在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去”。在兰考,风雪夜他到梁俊才老大爷家里访贫问苦,对着老大爷,很自然地回答“我是您的儿子”,完全发自内心。焦裕禄像杨柳一样,把根扎在了兰考大地,也把共产党人的形象扎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他说:“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我们要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新征程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只要始终牢牢植根人民,始终对老百姓好,始终对老百姓亲,始终保持对老百姓的那股亲劲,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带领亿万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凯歌行进。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