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心澄碧|唐金培:锤炼过硬能力作风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2-08-15 10:2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人民一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走来,使国家越来越富强、民族越来越兴盛、人民越来越幸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无数焦裕禄这样的优秀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跟党走,他一生都在为党分忧、为党添彩。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扬光大。

  □唐金培

  “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既是焦裕禄为人做事风格的真实写照,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征。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三股劲”,锤炼过硬能力作风,使“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不仅有一颗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拳拳之心,有一股对人民群众和革命事业的亲劲,而且求真务实,干事说话接地气。

  在全国上下突出阶级斗争的大背景下,焦裕禄同志认真学习毛泽东著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排除各种阻力,因地制宜地排内涝,去盐碱,种泡桐,优化生态环境。为尽快改变兰考贫穷落后面貌,他始终坚持将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作为全县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将改善兰考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正是在焦裕禄同志这种坚韧不拔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兰考人民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根本改变了“三害”肆虐的旧面貌,彻底拔掉了贫穷落后的总根子。

  为治理“三害”,焦裕禄亲自带领调查队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奋战120个日日夜夜,将全县所有的风口、沙丘、河渠等逐一丈量、编号、绘图。经过认真比对,反复实践,摸索出了涝、沙、碱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总结出了“淤泥盖沙”“排涝治碱”“植树挡风”等有效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科学方法,使全县抗灾救灾部署建立在扎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可

  以说,没有焦裕禄同志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兰考人民就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战胜“三害”;不是学习焦裕禄同志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兰考人民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蹲下去才能看到蚂蚁”。不论什么时候,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应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吃透上情,摸准下情,在找准上级决策精神与当地实际、群众愿望的最佳结合点的过程中把握实情,增强抓贯彻落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征。当焦裕禄同志了解到从南方来的几个年轻大学生水土不服,生活上还不习惯,宁愿自己一家人啃窝窝头,也要让他们吃上大米。当他看到群众营养不良,身体浮肿,不是劝人家去医院看病就是给人家找“药方”,而他自己却强忍着肝病带来的疼痛,顾不上去医院检查诊治。他把兰考人民的衣食冷暖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直到生命垂危之际依然满脑子都是兰考的灾情和群众的疾苦。

  焦裕禄同志关心群众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走走形式,装装样子,而是持之以恒的一贯行动。当人们还不知道新来的县委书记是谁时,他就带着几个同志到灾情最重的城关公社老韩陵大队考察灾情。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亲自登门为缺衣少食的困难群众送救济粮款。面对当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那种“吃也愁,穿也愁,住也愁,烧也愁,出门愁,进门愁,前也愁,后也愁,白天愁,夜间愁”的窘境,他经常主动和当地群众一同劳动,一同吃住,一同克服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在出任兰考县委书记的475个日日夜夜,焦裕禄同志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跋涉2500多公里,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走访、蹲点调研。不仅闯出了治理“三害”的新天地,而且很快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应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尽职尽责,为人民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焦裕禄同志处处以身作则,时刻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他在和群众打交道时总是问寒问暖,像和自己的家人一样以诚相待,掏心窝子。遇到问题,他总是先从自身找原因,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在一次走访途中,焦裕禄同志看见一名群众被捆绑着边走边挨打。当他问清原委后立即要求放人。当那名被解救的群众感恩戴德地称他为“青天大老爷”时,他却说:“是我们工作没做好,对不起乡亲!”为给基层干部解决温饱问题购买高价粮的事情被人检举后,焦裕禄同志隐忍以行,主动承担所有责任,并虚心接受上级领导的批评。

  针对县委主要领导看戏老是被安排坐第三排、看白戏县委每个机关都有份、他大儿子看戏不买票等一连串的“戏票问题”,他亲自起草“不准用国家和集体的粮食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不准参加封建活动”“不准赌博”“不准挥霍浪费粮食,用粮食做酒做糖”“不准用集体的粮食或向社员摊派粮款

  演戏、演电影。谁看电影看戏谁拿钱,谁吃饭谁拿钱”“不准利用职权到生产队或其他部门索取物资”等《干部十不准》,明确提出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

  焦裕禄同志勇于直面矛盾、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理想人格。

  坚持艰苦奋斗

  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兰考灾情,焦裕禄同志带领县委一班子人冒着鹅毛大雪到火车站看望背井离乡外出逃荒的受灾群众。为治理风沙,身患重病的他仍带领群众奋战在黄河故道上,即便因剧烈病痛多次滑倒在沙丘上也没有退缩。为抗击洪水,天再黑、雨再大、水再深,也阻挡不了他前行的路。

  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焦裕禄一开始就立下雄心壮志:“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在兰考遭受“三害”最严重的时候,他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代表县委发出铮铮誓言:“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他认为,面对困难“一是不怕,二要顶着干。怨天尤人不可有,悲观丧气不足取,无所作为不能要”。为治理“三害”,焦裕禄强忍病痛,呕心沥血,拼尽了自己最后一点力气,写下他一生中最壮丽的华彩乐章。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才能“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应学会焦裕禄同志那“三股劲”,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灾难面前不屈服,在失败面前不退缩,在病痛面前不消沉,始终做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担重中增长本领,在担难中提高能力,在担险中锤炼作风。

  (作者唐金培,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所长)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