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基层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8-16 10:05

  摘 要:基层党校是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成败,因此,要不断增强基层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中的基层党校特指县、区党校。

  关键词:基层党校;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层党校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新形势下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学校,具有普及率高、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灵活性高等显著优势,现已成为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基层党校的创办,对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中央组织部发布的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671.2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93.6万个。由此可见,基层党员干部数量众多,且身处为民服务的最前沿,是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主力军,其能力素质的高低关乎到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这就要求基层党校教学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干部教育培训上精准发力,按需施教,不仅要补足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之钙,还要让其学以致用,提升八种本领、七种能力,助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增强基层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基层党校是整个党校系统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基层党校的生命力和使命感的重要体现。

  (一)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按需施教

  基层党校教学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教学目标。党校作为锤炼党性、理论武装头脑的重要阵地,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培养学员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卓越的战略思维和较高的政治觉悟科学运用党的理论分析解决国内外重大问题的能力。二是立足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授课让学员理解教学内容,并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三是满足培训需求。教学必须针对满足培训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教学效果。这里的培训需求主要来自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三方面,以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为主,兼顾个人需求,满足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

  (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学以致用

  基层党校教学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强了学员的党性修养。通过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培养造就了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基层党员干部,并成为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二是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更深刻地学习理解党的指导思想,并提升学员运用党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提升学员的领导能力。提升领导能力是基层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业的重要要求,基层党校教学应着眼于基本领导能力的培养训练,更好地助推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当前基层党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种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基层党校在教学主体、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无法切实发挥自身职能,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中心工作。

  (一)教学主体

  学校的教学主体是教师,基层党校也不例外。在现实工作中,部分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1、行政事务繁多。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教学,但由于基层党校人员少、行政任务重,教师成为了行政工作中的主力。部分基层党校教师既要忙教学又要忙行政,撰写各类公文、处理行政事务挤占了教学备课时间。当没有时间备课时,只能在网上搜索现成的讲稿,生搬硬套,应付了事。由于教学中没有契合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学员的实际需求,导致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2、缺少培养机制。对基层党校教师缺少长远规划,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少,缺少不断学习充电并提升自我的机会,导致眼界和思维不够开阔。加之基层党校教师工作范围窄、实践锻炼机会少,对社会了解仅限于表面,因此,在指导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显得很无力,即使精心备课,在教学中也存在内容空洞、缺乏深度、形式呆板的现象。

  3、师资力量不足。一直以来,很多基层党校的教师队伍严重匮乏,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如一些区委党校编制仅10人,而实际人员只有6、7人,却要承担起一个区的干部培训任务和单位日常行政工作,教学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外请教师。尽管近年来很多基层党校都重视人才引进,但由于自身级别较低,平台小,引进的研究生或很难留住、或直接被借调,导致不少基层党校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4、专业结构不合理。基层党校教师普遍存在专业不专、专业不全的现象,很少有基层党校教师的专业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管理等,加上教师人数少,需要讲的党课多,所以基层党校教师不分专业,什么党课都要讲,因此很难将一些党课讲得深入通透。当面对学历层次高、社会见识广、工作经验丰富的学员时,基层党校教师更显得底气不足,倍感压力。

  5、激励机制不足。部分基层党校办学条件较差,不仅硬件设施落后,而且科研经费也极少、职称晋升难,导致教师在教学、科研、咨政等工作方面积极主动性不高,智库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这些都是基层党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点。

  (二)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成败。现阶段,影响基层党校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

  1、培训针对性不强

  一是课程设置不科学。部分基层党校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规划,主要依据教师现有课程和外请教师资源,课程内容更多地体现了教师本人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既没有与培训目标相契合,又缺乏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缺乏针对性。

  二是培训开设班次不合理。基层党校受场地、师资限制,主要以大班教学为主,无力开展小班教学,一个班一百多人或二、三百人的规模较为常见。对不同层级、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学历层次的学员进行统一教学,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教学反馈也常出现较大差距,学员满意率不高。

  三是没有精准谋划教学内容。这种现象在基层党校较为常见,往往表现为教师授课时不依据培训对象特点进行解读,而是一篇讲稿用到底,无论是乡科级领导干部主体班、还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或村干部培训班等,都是统一的讲稿、统一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案例,没有针对需求、适应需求和满足需求。

  2、培训实效性不强

  一是教学方法单一化。基层党校课堂教学基本采用“我讲你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程上与学员缺少互动,容易造成台上教师口若悬河、台下学员昏昏欲睡的情况,教学效果无法保障。近年来,不少基层党校致力于创新教学模式,引入了团队列名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但由于引导学员思考、现场掌控能力有限,缺少教学的严谨性和总结提升的深度,导致新的教学方式效果不佳,目前仍以满堂灌的专题课教学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员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形成教学相长、“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基层党校的培训对象都工作在党和政府各项事业的一线岗位,面对的是新时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这就要求基层党校教学必须与实际紧密结合,帮助和启发学员找到做好本职工作、应对现实问题与矛盾的理论指导和应对方法。但由于基层党校教师工作局限性,对于处理目前社会基层问题和矛盾既无经验又无实践,对于现实存在问题上升不到理论高度,找不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难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

  (三)教学管理

  部分基层党校培训班缺乏严格管理,上课纪律差,常出现迟到、早退、找人代替培训、上课聊天、玩手机等不良现象,培训效果难以体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点:一是学员学习动力不足。一些基层干部认识不到来党校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常以“工作太忙”为由请假或敷衍培训;二是培训考核激励措施不到位。结业考试过于简单,监考过程也较宽松,学员可以轻松过关,加之干部提拔、考核不与党校学习成果挂钩,导致学员在党校学习毫无压力,自然也就没有动力。

  三、增强基层党校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一)教学依据需求,精准谋划培训

  1、合理设置班次、课程。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同学员对于党课的需求是班次、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学应回应学员的需求,分级分类地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改变以往大班教学的常态化做法,主要依据学员不同职级、不同工作性质分成小班教学,如乡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村干部培训班等,依据班次设置课程,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精准谋划教学内容。授课前,教师应先做调研,了解学员在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授课时,在围绕党课主题的前提下,针对学员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读,做到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开辟一条提升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的新途径。

  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培训设计上,既要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又要注重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内容通过理论授课、观看视频、现场教学、团队列名、阅读经典、开展辩论、拓展训练、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培训方式通过案例教学、研讨教学、问题教学,互动教学、体验教学、撰写调研报告和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达到教学目的。不同的课程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同,新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不仅培养学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相长的统一过程,真正实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共进步的美好愿景。

  (二)重视教师培养,提升能力素养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指出:党校(行政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名师工程”,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基层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这就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要重视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做到“四个重视”。

  1、重视教师学习培养。上级党校可采用传帮带形式,将基层党校教师纳入各专业教研室范畴,在教研咨等方面给予对应指导。在召开学术研讨会、理论备课会和经验交流会时,应更多地给予基层教师参加机会,加大对基层党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

  2、重视教师实践能力。拓宽基层党校教师实地调研、挂职锻炼和外出培训路径,教师只有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开阔眼界、打开思维,才能以课堂传授为渠道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人才规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党校,专业要符合党校教学要求,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历史等各类专业,为基层党校配置数量充裕、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4、重视教师激励机制。基层党校应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奖优罚劣制度。将教学、科研、咨政等各方面成果纳入考评,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当然,我国各个地区发展程度不同,所具备的基层党校教师培养条件也存在较大差距。条件不足的地区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网络教育培训、加强校内调研、充分利用学员资源等方式,提高自身教研咨水平。

  (三)打造精品党课,服务中心工作

  教学、科研、咨政是党校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教学培训是中心、科学研究是基础、决策咨询是关键,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为加强党校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履行党校职责、发挥党校优势,应减少基层党校教师的行政工作,让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咨政等党校核心业务上来。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出题、科研解题、答案进课堂、成果促发展。

  1、主动对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行充分调研,突出问题导向,并结合实际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形成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专题进入党校培训班。使教学专题既符合时代要求、地方特色,又发挥了党校智库作用,为领导决策咨询提供参考。

  2、打造符合当地特色品牌的教学精品课。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各具特色,为基层党校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基层党校要将本地的特色品牌融入教学科研,打造一县一品牌、一地一特色,实现质量立校。

  3、精心打造名师名课。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是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基层党校应对党课质量严格把关,采用个人备课、集体研课等方式,不断完善党课内容;组织新课试讲、以评促讲、示范公开课,通过共享、把关和学习,精心打造名师名课。

    (四)严格教学管理,确保培训效果

  纪律严明是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基层党校应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形成制度并严格执行。通过严密组织、严格管理,确保培训实效。

  党校姓党、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基层党校要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课程要体现价值、扎根需求、指引方向,努力为党和国家建设一支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本领过硬、清正廉洁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董静,中共新郑市委党校讲师)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