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2-08-24 13:32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其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等作了全面规划,推动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本期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邀请专家探讨。

  主持人:本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 徐向梅

  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主持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朱伟(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是粤港澳三地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2017年《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2019年、2020年、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相继出台并落地实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2021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人民币;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超6万家,比2017年增加2万多家。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软硬联通”助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一方面,基础设施“硬联通”稳步推进。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港澳进一步融入全国交通网络。南沙大桥开通运行,深中通道加快建设,跨珠江口通道已建成5条,在建4条。“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2492公里,规划到2035年,主要城市间将实现1小时通达。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加快形成,机场群旅客吞吐能力超过2.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年通过能力约8500万标箱,均居世界四大湾区第一位。另一方面,规则机制“软联通”不断突破。跨境通关更加便捷,莲塘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继开通,“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实施,三分之二的出入境旅客通过自助方式通关,基本实现排队不超过30分钟;三地物流更加高效,粤港、粤澳海关“跨境一锁”便利货车快速通关模式扩大到整个大湾区,依托“单一窗口”实现粤澳货物“一单两报”,通关时间大幅压缩。资金跨境流动更加便捷,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实施,广州期货交易所挂牌运作,“深港通”“跨境理财通”、债券通“南向通”等便利措施出台实施。

  协同创新驱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是建成了一批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创新载体。以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重点,推动创新载体沿广深港、广珠澳“两廊”和深圳河套、珠海横琴“两点”布局。中国散裂中子源投入运行并向港澳地区用户开放,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嬗变装置加快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不断优化,10家广东省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运行良好,集聚了一大批港澳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二是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更加畅通。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省、市科研项目财政资金跨境拨付超3.7亿元,惠及10余所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加高效。深入推进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探索形成“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民生融通赋能高品质生活共同家园建设。一方面,更多港澳青年来粤就业创业。全面取消港澳人员在粤就业许可,港澳居民可同等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创业方面,“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已累计孵化港澳项目2800多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4100余人。另一方面,港澳居民来粤生活更加便利。港澳居民及随迁子女可同等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参加中高考。“港澳药械通”试点实施,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按规定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湾区社保通”政策落地,截至2021年年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达27.92万人次。

  平台建设引领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创新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个人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实施。截至今年6月底,合作区有澳资企业4900多家,注册资本1400多亿元。聚焦与香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统筹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物理扩区”和“政策扩区”,编制完成前海合作区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截至今年5月底,前海注册港资企业9643家,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以上港企达4117家。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功能日益完善,今年上半年新设立企业10825家,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7个(累计230个)。

  新发展阶段,大湾区建设又有了新的重大使命。下一步,将着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以及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持续释放战略叠加效应和强大驱动效应。一是依托深港河套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完善联通港澳、接轨国际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二是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数字湾区”,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推进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促进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加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并推动佛山三龙湾等一批特色合作平台建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科技协同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主持人:作为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卢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开放室主任、研究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多来,科技协同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正加速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方面,已建成运营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与腾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资讯科技联会、澳门科技大学在前海共同发起成立“科创中国”大湾区联合体,推动建立大湾区产学研融一体化合作平台。目前,前海已建设各类创新载体100余家,布局区块链、细胞与基因(含生物育种)、深地深海等未来产业。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先进制造业产业联盟等产业创新联盟先后成立,“大疆无人机”“云洲无人船”等合作项目成功落地。

  创新要素流动和平台建设方面,广东省完善省财政科研资金过境港澳使用管理制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已向港澳开放。广东省加快向港澳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港澳网络专线已服务港澳地区用户超200家。16类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仅需备案即可执业,GoGBA(湾区经贸通)一站式平台启用,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成立,南沙出台港澳专业人才在内地申报职称规范性文件,横琴启动全国首个“企业专属网页+港澳建筑工程领域跨境备案”系统,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使得大湾区要素流通更加高效。目前已全面启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协同港澳布局建设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等创新平台,建成34家国家级、71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动27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277家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成体系建设。

  新兴产业发展方面,2021年,大湾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7万家,专利授权量达78万件。三年多来,珠三角9市实际利用外资超4650亿元,新增港澳台资企业近2.6万家。截至今年5月底,围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四大产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增澳资企业511家,总数达4867家,科技型企业超10000家,2021年底登记就业的澳门居民同比增长114%;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实际使用港资18.74亿美元,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签约入驻金融机构184家,其中港资和外资近30%,2021年前海合作区在地港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6%,实际使用港资同比增长33%,占前海实际使用外资的93.8%;南沙已落户港澳企业3000余家,涵盖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

  未来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一是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联合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项目,深化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攻关,推动华南(广州)技术转移中心、香港科技大学科创成果内地转移转化总部基地、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二是共同培育打造重大科技创新走廊和平台。高水平建设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高标准共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推进南沙、光明、横琴、松山湖、中山科学城和新田科技城建设,在珠西地区谋划建设粤港澳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加快构建集技术交易、创业创新、科技金融等于一体的线上线下联动平台、联合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新成果产业对接平台。三是推动科技创新要素高效流动。联合港澳探索有利于推进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法律规则和国际经贸规则,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跨境使用的审计规程和管理流程。联合组建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创业投资担保机构,设立专项合作引导基金等新型科技金融产品,支持港澳相关基金参与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支持粤港澳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在确保数据安全前提下,实现科学研究数据互联互通。四是加大对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针对三地联合开展的前沿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化项目应用与建设提高奖励水平,对“专精特新”重点科创企业,在主营业务收入、研发投入、融资额等方面设置灵活梯度,研究出台多重支持政策。

  打造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

  主持人: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战略安排,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郑永年(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珠三角地区产业链完善、外向型经济发达、同属广东省易于统筹协调,毗邻的香港、澳门国际化程度高,拥有较完整的国际营商规则体系,且与粤文化同源认同感强。这样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将珠三角9市与港澳特区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进行系统规划,在推动珠三角经济转型的同时,也将成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经过三年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框架逐步搭建。从内地融合来看,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等一批重大区域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了9市融合,大湾区发展整体性增强。从内地城市与港澳合作来看,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方案出台,为推进港澳与内地融合、依托港澳面向世界奠定制度性基础,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序推进,现代产业体系迈出实质性步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完成阶段性任务。

  对比世界其他湾区发展经验,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仍有巨大空间。从产业体系来看,世界主要湾区不仅是城市群,更形成了技术集群、产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但仍集中在中低端,如何打造系统、完整、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仍需探索。这方面,深圳市近期出台“20+8”政策是一次有益尝试,其他城市也需要系统梳理并强化优势。从科技创新来看,人才和机制均不可或缺,美国主要湾区外籍人才占比超过40%,先进的人才机制及配套医疗、教育等政策促成了人才集聚效应,这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可进一步探索。

  世界主要湾区有一些共同特征,即通过营造区域经济、知识和规则一体化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环境,对世界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形成吸引力和向心力,推动区域优势产业完全嵌入全球生产链,从而保持区域经济技术持续升级。这就是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优质资本、技术和高端人才都往平台集中,来了之后不想走,这也是旧金山、纽约等湾区主要平台经济技术持续升级的关键。

  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可从科教、“科创—制造”、金融三大平台着手,在此基础上逐步建造宜居宜育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一是打造世界级科教平台。相较于世界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资源仍有不足,广州、深圳资源略为丰富,香港目前虽有6所世界排名位列前500的大学,但其人口不足以支撑生源。建议内地与港澳相关大学全面放开在大湾区招生,一方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流通,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实现认同融合。

  二是打造世界级“科创—制造”产业平台。打造这样的平台至少需要三个条件,首先要有科技创新和技术,其次要有风险投资机制,再次要有把技术转化为产业的企业。香港科创业已有成熟的风投体系及人才储备,但由于制造业已转移到珠三角,因而缺乏具有转化能力的企业。内地有大量基础研究和转化能力强的企业,但缺乏真正的风险投资。从这个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与香港非常互补,应共同打造世界级“科创—制造”产业平台,畅通风投资本进入渠道,服务壮大湾区科创与制造产业。《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企业融资”,便是一种尝试。

  三是打造世界级金融平台。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深交所等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保持产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大湾区可探索金融双中心体系,一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可依托广深发展,服务实体企业;一种是可与华尔街竞争的国际金融,这方面香港可发挥作用。

  此外,统一且国际化的规则是建设世界级经济平台的前提。大湾区是内循环与外循环的一个连接点,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建议全面梳理与粤港澳规则衔接清单,形成大湾区统一规则。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平台作规则对接,建成大湾区统一市场,后向四方扩散,向北往湖南、长三角对接,向西往海南岛,向东往台湾、福建,进而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