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大河文明丨中华辉煌三千多年的四大黄河文化特色与巩义印记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9-17 07:57

  编者按

  在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9月15日,河南发展高层论坛·黄河论坛在巩义市举行,论坛以黄河文明与中国道路为主题,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作了题为《了不起的大河文明》的主旨发言。大河网学术中原以此为题,整合专家发言报告,推出《了不起的大河文明》理论特辑。

  本文是河南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黄河交通学院黄河文化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张新斌的发言《中华辉煌三千多年的四大黄河文化特色与巩义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到,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非常重要,结合我对巩义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本文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一、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黄河时代

  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是全国中心,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黄河时代,这三千多年也反映在河南的建都历史上,这里对历朝历代古都的分布情况进行梳理。

  夏: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历时近500年。

  禹都阳城(登封王城岗)、启都阳翟(禹州)、太康、桀居斟鄩(偃师二里头)、相都帝丘(濮阳)、帝宁(杼)居原(济源)老丘(开封)、廑都西河。

  商:自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046年,前后延续600年。

  汤都亳(商丘、郑州、偃师)、仲丁仲隞(郑州)、河亶甲居相(内黄)、祖乙迁邢(温县、邢台)、南庚迁淹(山东曲阜)、盘庚迁殷(安阳殷墟)。

  周: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西周、东周<春秋、战国>)790年。

  宗周(沣、镐)、成周(洛阳),王城(洛阳)

  秦:公元前221年到前202年。都咸阳。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5年,都长安(西安)。

  东汉:公元25年到220年,都洛阳。

  三国魏:公元220年到266年,都洛阳。

  晋:公元266年到420年,都洛阳(266-3163)、长安(313-316)建邺(南京)(317-420)。

  北朝:公元439年到581年。北魏都平城(大同)(398-493)、洛阳(493-534);东魏(534-550)都邺(河南河北交界处);西魏(535-556)都长安;北齐(550-557)都邺;北周(557-581)都长安。

  隋:公元581年到618年。都大兴(西安)、洛阳。

  唐:公元618年到907年,共289年。都长安,东都(神都)洛阳。

  五代:公元907年到960年。后梁(907-923)都开封、洛阳;后唐(923-936)都洛阳;后晋(936-947)洛阳、开封;后汉(947-950)都开封;后周(951-960)都开封。

  北宋:公元960年到1127年。都开封。

  金:公元1115年的1234年。都会宁府(黑龙江阿城)、中都(北京)、南京(开封)。

  中国古代都城黄河时代的东西轴线就是西安-洛阳-开封,中国古代政治中心主要就表现在古代建都的历史上。

  二、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黄河基础

  很长时间里,中国古代都城的建立是和农耕文明的基础相联系的。

  史前农耕基础

  史前农耕时期,黄河流域形成了很好的基础,在上下游形成了系列的农耕文明链条,包括一些重大的遗址、粟稻农业等等。例如1万年前后李家沟文化的农业起源;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粟作+粟稻混作,锯齿石镰、石磨盘棒。

  重大遗址: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西坡遗址、后岗遗址、西水坡遗址、大河村遗址、双槐树遗址、后岗遗址

  上游:上官台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喇家遗址、大地湾遗址、半坡遗址、姜寨遗址。

  下游: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精美陶器,玉器,大量酒器出现。

  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铁器

  两周之际发现了铁制工具,战国时代铁器普及,西汉时在重要郡城都有官属铁器作坊。

  农耕方式的转变

  由耒耕-锄耕-牛耕,汉代盛行的是“二牛抬杠”,精耕细作。

  农业时令的观察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被誉为第五大发明,2016年正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中国古代文化中心的黄河魅力

  在黄河流域作为中心的三千多年里,黄河地区的文化居于领先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舞阳贾湖符号为代表的原初文字,到安阳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商周金文,秦代小篆,汉隶,楷书,各类书体主要以黄河流域的发现为代表。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国最早最权威的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

  文学:《诗经》、汉赋与乐府民歌、建安文学、北朝民歌、唐诗、宋词,以都城为中心形成的文化高峰。

  哲学:河图洛书、周易、道家老庄、儒家孔孟、法家、墨家、兵家、农家、杂家、纵横家、阴阳家。《列子》。

  史家:《左传》《史记》《汉书》《通典》《资治通鉴》等。

  四、中国古代科技中心的黄河力量

  黄河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天文学:双槐树的北斗九星、西水坡的古老星图、陶事的原始观天台遗址、二十八宿天文学体系、各种历法的推出。

  地理学:地理区域的划分、九州的形成、地理学著作、沿革地理学、方志。

  中草药:《神农本草图经》《黄帝内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大师。

  青铜、铁器等冶炼技术,陶瓷、丝绸。

  土木混合建筑技术,李诫的《营造法式》。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五、黄河文化中的“巩义印记”

  巩义作为河洛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地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河洛是黄河文化的主地标,具有河图洛书、阴阳太极的感悟地、太昊伏羲画卦地、上古先帝祭河地等文化背景。

  第二,寻找第一个郑州人,河南旧石器缺早,缺链,缺代表,巩义可以大有作为。其次,由荥阳织机洞到巩义洪沟,荥阳织机洞保存着距今10万年前的人类洞穴遗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也有用火遗迹。而洪沟遗址作为距今11-13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是直立人向智人阶段早期过渡的文化遗存,但巩义对洪沟遗址的宣传力度不够,洪沟遗址的影响力没有完全焕发出来。

  第三,河洛古国双槐树的内部探秘。距今5300年前,仰韶中晚期三重大型环壕聚落,最早翁城结构的围墙,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大型夯土居址,大型夯土祭祀台遗址,三处经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由陶罐模拟摆放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这对于对解剖古国时代中心聚落的内部构造具有标本意义,对研究文明初期社会复杂化具有典型意义,对研究中原文明发展模式具有参考意义。此外,河洛古国的内部结构,河南有几个古国,河南境内仰韶文化大遗址之间的关系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毫无疑问,巩义对于研究这些问题十分重要。

  第四,夏桀都斟鄩。关于夏都,《逸周书》《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史记-夏本纪》正义,“《商书》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括地志》记载:“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根据文献记载,夏桀都斟鄩就在巩义,因此,将来夏都文明如果要实现新突破,巩义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此外,巩义稍柴遗址,是徐旭生等专家公认的桀都斟鄩;巩义是东周的东周;巩义铁生沟是“河一”(河南郡第一号铁器作坊);巩义是黄冶唐三彩窑址,不但是唐三彩的烧造原生地,也是青花的原生地;巩义位于郑州和洛阳之间,其文化地位十分重要;没有巩义郑州就无法谈河洛,没有巩义洛阳也没法讲清楚完整的河洛,没有巩义的宋陵开封的宋文化也讲不清楚。

  巩义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河南文化的大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河南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黄河交通学院黄河文化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张新斌在河南发展高层论坛·黄河论坛上的发言)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