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仓:持续推动河南省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站位历史高度,做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把黄河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大战略部署。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沿黄地区发展实际,我们认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河南要启动五大工程,努力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一、启动“河南省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我们需要抓紧启动河南省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第一,实施河南省黄河中游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黄河从晋陕交界处入河南到郑州桃花峪属于中游,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部分支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等。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要组织相关市县与部门共同编制实施黄河中游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特别是大面积绿化造林,减少黄土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破解伊洛河、沁河等部分支流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面源三方面的环境污染问题,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让黄河及黄河支流岸边成为生态优美的宜居宜业之地。
第二,实施河南省黄河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在郑州桃花峪以下属于黄河下游,目前防洪短板仍然突出,洪水预见期短、威胁大;“地上悬河”形势严峻,“万里黄河,险在河南”,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也是沿线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针对黄河下游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首要任务之一是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抓紧谋划建设郑州桃花峪大型水库,以拦截每年汛期小浪底到桃花峪之间的几条支流的洪水,减少对下游防洪的威胁。其次,配合沿黄各市县的重点防洪工程,与已经启动建设的“森林河南”工程对接,加大力度推动沿黄河下游大堤沿线的造林绿化,全面打造黄河绿色生态廊道,既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也确实美化河流沿线的环境。
第三,在沿黄主要城市选择合适的地点规划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体验中心。建议在三门峡、洛阳、郑州、新乡、开封、濮阳等城市,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建设各具特色的能够反映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或生态环境变化的代表性生态文明体验中心,展示建国以来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典型成果,为广大城乡居民了解与践行生态保护提供学习与借鉴场景,在全社会进一步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提升与强化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启动“河南省黄河下游综合提升治理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分类施策、综合治理,大幅度改善黄河下游整体运行环境,完成“确保黄河安澜”的重大历史性任务。
第一,高质量推进大堤与高滩提升治理。对桃花峪以下河段大堤和大堤内部高滩使用高质量工程加固、高质量生态保护的方法,提高整个大堤的洪水防护能力与生态养护水平,以现代文明之力破解“地上悬河”治理的世界性难题。对于滩区不愿意搬出大堤以外居住的群众,就近选择不影响防洪的高滩,把村庄台地垫高到与大堤大致一样的高度进行高质量永久性居民点建设,并以三产融合为切入点引导探索当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之路,从长计议解决“近百万人生活在洪水威胁中”的历史困惑。
第二,高质量开展中滩提升治理。对于中滩,严格按照行洪要求进行保护与治理,利用主河道疏浚的泥沙对中滩较低处进行普遍加高,有效治理部分滩区的“二级悬河”。围绕永久性居民点周边区域规划建设一批绿色旅游观光农业园区,既确保行洪安全,又有效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为滩区农民向往美好生活创造条件。
第三,统筹推进低滩与河道的提升治理。对于河道与低滩,采用生态水沙调控与机械化疏通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疏浚,适度减少弯道,提高汛期洪水下泄能力,稳定游荡性河段河势。配合小浪底水库与未来桃花峪水库的水沙调控,规划开通非汛期桃花峪以下500吨船用四级航道,与山东河段衔接以后直航入海,打造黄河下游出海新通道,为沿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路运输支持。
三、启动“河南省沿黄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
习近平指出:“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启动全省沿黄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
第一,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推动节水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推广应用农业滴灌技术、“云雾培农业技术”、智慧农业用水技术等,加速解决“农业用水效率不高”问题,全面提高农业节约集约用水水平,为黄河沿岸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的高新技术支撑。
第二,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组织足够规模的专业团队,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针对黄河沿岸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实际情况,系统研究节水产业技术,并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沿黄地区产业用水效率,为涉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第三,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研究探索确实能够节约水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城市生活用水方面,认真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社会生活方式改进,提高节约用水水平,配合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效率改进为新乡、开封等部分城市居民生活供水改善服务,提高沿黄地区更多城市居民生活供水水平,优先启动郑州市绿色节水节能“双供双排”系统,探索实现特大城市用水现代化、高效化、智慧化路径。
四、启动“河南省沿黄城市高质量发展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按照这种明确要求,我们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启动河南省沿黄城市高质量发展工程,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路。
第一,全面推进“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郑洛西等沿线各城市制造业发展基础雄厚的优势,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技术支撑,打造全国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大国重器制造产业密集带,为我国制造业强国建设贡献郑洛西的智慧与力量。
第二,高质量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都市圈和洛阳副中心城市都市圈。借鉴合肥市、济南市的经验与做法,科学调整行政区划,把黄河北面的平原新区和武陟县等划归郑州市管辖,有效扩大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和向北发展的辐射力,使黄河成为郑州市的内河,由郑州市负责对经过市域的全河段进行高质量的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精雕细刻,打造成供居民休闲娱乐与接受黄河文化滋润的绿色人文生态廊道,确实让广大市民享受幸福河的时代福音。洛阳都市圈要发挥大型装备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推动大型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两个都市圈之间,要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衔接,尽快打通新的高速公路与城市之间的城铁线路,方便要素流动,提高相互之间的共建共享水平。
第三,加快推进郑开同城化。充分考虑郑州市与开封市一体化建设以来积累的良好基础,按照同城化的新目标,加强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共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红利,统筹配置新的重要资源和重大项目,包括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协同推进,全面提升郑州与开封之间公共基础设施同城化水平,真正为两个城市之间各种要素高效流动提供保障,确实通过同城化建设促进郑开高质量协调发展。
五、启动“黄河文化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全面启动“黄河文化工程”。
第一,大力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坚实底气。中原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中原大地创造的每一项奇迹、绽放的每一个精彩,都浸透着黄河文化的滋养。中原儿女对黄河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热爱之心格外强烈,对黄河文化力量的感受格外深切。大力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对于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建设黄河文化国家公园。按照国家规划要求,加快建设河南境内的黄河文化国家公园。公园沿黄河展开,布局在沿黄河两岸地区,宽度可因用地许可而酌定,展示内容既要突出地域特色,比如三门峡的中流砥柱文化、洛阳的河洛文化,郑州的商都文化、开封的城摞城文化、濮阳的孝文化等,又要贯穿黄河“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的文化特质,体现黄河精神,布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标志性内容,突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时代印记。
第三,建设黄河文化国际交流平台。充分利用水利部黄委会在郑州黄河研究的大数据最全、黄河文化积淀在河南具有代表性、黄河文化研究在河南投入机构与人员最多的优势,向党中央申请在郑州设立黄河文化国际交流平台,设立“大河文明国际论坛”,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水利部具体承办,每年举行国际性大型交流活动,既打通国内沿黄河九省区的深度交流渠道,又在国际上每年举办高规格学术研讨会,与国际同类论坛形成协同创新机制,集国内外大河变迁规律研究的智慧打造具有国际意义的“黄河学”,设立国家级的黄河研究基金,系统出版《黄河学研究文库》,向全球和全国讲好“黄河故事”,学习全球大江大河科学治理的经验与做法,全面提升我们对黄河流域高质量治理的水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今日黄河更可爱,造福百姓添温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前途可期。只要我们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孜孜以求,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未来一定更加可爱!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