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从传统到现代:我们如何阐释黄河文化?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9-19 11:28

  作为生活在黄河边的中国人,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我们可能不知道什么叫黄河文化,但我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俗、仪式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法,都时时处处展现着某种文化的趋同性。因为这条河流,我们将其命名为黄河文化。五方风土不同,文化因之而异,任何一种文化,总是与它产生的地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河文化与黄河流域的自然气候、地质地貌密切相关,人们适地而居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黄河、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像母亲般地孕育了黄河文化,也孕育了黄河边的中国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河流淌中国,黄色浸润华夏。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也成为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但黄河文化成了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悠久的中华历史,浑厚的黄河文化,黄河流域千百年来一直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向往的根脉之地,黄河文化成了整个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然而,近代以来中国在文化上却有些“失魂落魄”,从晚清之际外国人恶意传播的“黄祸论”到五四时期启蒙先贤提出的“打倒孔家店”,再到八十年代《河殇》中所宣扬的“抛弃黄色文明”,100多年来的中国,总被认为是落后的象征,而西方是现代化的一个样板,物质、制度、文化等各个层面中国都要向西方学习。多少希冀中国走向现代的仁人志士带领中国走上了断根弑父、激烈反传统的文化道路。曾经被称之为“根与魂”的黄河文化被认为是愚昧落后的文化被批判抛弃,曾经被赞誉为勤劳勇敢、任劳任怨的黄河边的中国人成了“丑陋的中国人”,成了历代仁人志士进行国民性批判的对象。如此这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已经彻底崩塌,黄河文化也成为人们羞于提及的一个名词概念。

  伫立今朝,回望百年中国、千年华夏,尽管我们还可以为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而骄傲自豪,但我们也要面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力”,文化的“根魂”早已失魂落魄的事实。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黄河文化,我们都应该认真地重新反思、重新探讨、重新评价。如今我们重新提出黄河文化、重新弘扬黄河文化、重新打造黄河文化,既要对近百年来的“西方现代-中国落后”文化心态做出深刻反省,也要对今天“一览众河,唯我独尊”的文化姿态保持警惕。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成熟,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呵护着我们的身心生活,很难将其放在天平上进行高低优劣的称量。文化从生活中生成与发展,也只有根植于生活才能传承下去。在黄河文化备受关注的今天,政界、商界、学界等各界人士都摩拳擦掌,都在谈黄河文化,政界提战略、商界说产业、学界谈想法。但要时刻铭记,我们重提黄河文化,不是为了政治而文化,不是为了学术而文化,更不是为了产业而文化,而是为了观照黄河边上中国人的现实生活,探寻“文化,让生活更美好”的未来之路。

 【作者:褚金勇,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文为2021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BXW019)、2021年度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学科建设专项课题(21XKJS014)之阶段性成果。】


编辑:梁爽